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被关小黑屋 (第2/2页)
中占据55%的市场份额,岛国也有三分之二的大豆蛋白是从中国进口。 猪rou的情况更夸张。 此前岛国45%的猪rou依靠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进口量达70万吨出头,但这与嘉谷猪**本不是同一性质。 美国进口猪rou在岛国售价才30元/斤左右,嘉谷猪rou呢,进口价都达到了29元/斤,在岛国的售价更是与国产猪rou一样,达60元/斤。 坑爹的是,同等价位下,质量更优的嘉谷猪rou,愣是强压岛国国产猪rou一头;一向更青睐国货的岛国消费者,在嘉谷猪rou上破功了——毕竟,味蕾是不会骗人的。同等价位下,对国货的拥戴也扛不过吃货对美食的追求。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对日贸易的利润大概在36亿元左右吧。”齐政突然问道。 “36.3亿元。”钟华志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30多亿元,起码有三分之二是属于超额利润。 问题是,超额利润不是凭空产生的,嘉谷赚了,岛国方面肯定是吃亏了。 岛国的利益集团不是无所作为。一直以来,对嘉谷农产品的抽检都是最严格的。只是,常常成为岛国拒绝中国农产品进口的最大理由——卫生质量问题,对嘉谷根本不好使。 眼下,中日关系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对于嘉谷出口的遏制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齐政沉吟片刻,又问道:“你们预计的损失有多大?” 钟华志rou疼地说出了嘉谷国际的推测:“如果针对我们的贸易壁垒没有改善的话,今年对日出口规模起码直降60%,利润下降的幅度只会更大……” 以嘉谷猪rou为例,岛国在原来425项检测项目之上,还丧心病狂地增加了25项,导致检测成本上升至7万元;这样也就算了,更狠的是关税升级,嘉谷猪rou的进口关税已经上升到最高的482日元/公斤,让嘉谷猪rou凭借更优品质建立起来的性价比荡然无存,嘉谷在岛国的合作方也扛不住了。 对于嘉谷的非转大豆,更是关税升级与关税配额双管齐下——从美国进口的非转大豆关税税率比嘉谷要低15%,而岛国大豆协会等三个团体甚至发出通知,要求控制进口没有任何安全质量问题的中国大豆数量——简直是歧视性壁垒。 当然,在管制最严格的大米和奶制品上,岛国对嘉谷的仙茗大米和嘉谷牛奶没有设置任何壁垒——虽然设置了也没卵用,嘉谷就没有大规模开放这两项资源的对日出口。 齐政“啧”了一声,有点心疼了。 虽然说,能让一个国家对一家公司制定了针对性的贸易壁垒,哪怕是在特殊的形势下,也够他自豪一分钟了。 但是,几十亿元的肥rou呐,就这么被岛国人“咔嚓”了,换谁都要痛不欲生了。 齐政却没心痛多久。 不是因为他视金钱如粪土,而是他知道,既然选择了攫取对日贸易的超额利润,就要相应承担两国摩擦所带来的风险——说到底,国际贸易从来就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的问题。 但是,能理解,不代表着嘉谷就能吞下这口气。 既然不纯粹是经济上的问题,那就更好了。嘉谷瞅着日系粮商在国内的势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齐政将目光转向另一边的大管家王昱业:“公司的反击方向是什么?” “日系粮商的进口大豆。”王昱业吐出简单的几个字。 齐政会意地笑了起来。 当国产大豆振兴计划顺利实施之后,有一个问题被摆上了前台。随着国产大豆自给率的提升,进口大豆的数量肯定有所下降。 那么,最大的受害者会是谁呢? 而这个问题在中日关系全面恶化之后,已经自然而然地有了答案。 如果由国家出手,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但如果是嘉谷出手,谁又能对一个“受害者”说什么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