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追凶_第一回 安宁的小月村不安宁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安宁的小月村不安宁了 (第2/2页)

忙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小月村,说什么有再多的钱也没有自己的性命重要。后来据说不久之后这个采购商就疯了。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村长老王一家去村外的亲戚家喝喜酒。一家人因为不方便留宿在别人家,只好一起赶夜路回家。全家老小七个人,都在村口的小河边看见了皮毛采购商所说的妖怪。他们看见了恐怖的一个场景,一头驴身人头的家伙在小河边吃什么东西。虽然他们马上吓得连滚带爬回到了自己家,但是他们明确的看见这妖怪没有手,长得驴蹄一样的前肢。但它正在撕咬的是一只野鸡,一只活的野鸡。它活吃野鸡,连野鸡的毛也一起吞下去,吃得满脸是血。当这个怪物抬头看了这一家人一眼时,这种恐怖表情令这一家人终生难忘。事情发生后,老王一家再也不敢住在小月村里了,举家离开了小月村。

    小月村里有妖怪的事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而且大多数的人都相信是真的。渐渐的村里的人都说自己曾经听见过古怪的脚步声,也有人隐隐约约看见过驴妖。因为小月村里没有一家人养过驴,所以不会有毛驴在小月村存在过,哪里会有驴叫和驴子走路呢?流言越说越恐怖,相信的人也越越多。无知的村民甚至于为驴妖建立了一座小庙,在小庙里供养着一头毛驴的样子。但是好像不起任何作用,村里的怪事还是发生,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驴妖。

    再坚强的人也受不了这种慢性折磨,村里的村民渐渐搬出了小月村。使本来宁静的小村庄,变得个更加荒凉了。小月村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敢住下来了。

    一天,小月村迎来了近几年来第一批的外来过客。据说他们是路过这里的茶叶采购商人。他们一共五人,四个年轻人外加一个年纪比较大。当时国家对于一些生意管理得很严格,比如买卖食盐的要官方开出的盐引,买卖茶叶的也许要官府出具的买卖许可文凭。像一些小门小户因为缺少官方许可文件只有走小路,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官道,说白了也就是做走私生意。所以这五个人十有八九是第一次走私茶叶的新人,不然不会这么莽撞地来到小月村这里。

    村里本来就没有提供住宿的客店,现在更加不会有了。“瘸子李”的酒铺就成为了唯一可以落脚休息的地方。五个走私茶叶的商人来到酒铺的时候,酒铺里只有“瘸子李”一个人。他的老娘在后面收拾菜地,按照时间计算不久之后她应该去准备做午饭了。

    五个生意人中的一个,看上去是他们的头头,他也不过二十上下的样子。从面相上看这个人比较忠厚,不像一个老道的生意人。他一屁股坐在酒铺的长凳上,对“瘸子李”说:“这个兄弟怎么称呼?我们错过了行程,迷了路来到这里。能不能借住一晚,明天我们就离开。”

    “瘸子李”在村里的名声不太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小气鬼,所以在背后都叫他“死瘸子,死要钱。”他虽然知道村里人没有什么收入,但是他依然不愿意白给大家喝酒,村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欠着他的酒钱。一些人逃离的时候,他一定要让对方算清楚酒钱才能离开。结账的时候不但一分钱也不愿意减少,而且对对方的态度十分不好。大家都说这个人不会做生意,但是又不得不喝他的酒。

    他不太情愿地说;“不要乱认亲戚。我没有你这种兄弟。要住可以,白住不行。有钱的话,有房间住,没有钱的话,滚到一边去,自己去找挺尸的地方。”说话不但没礼貌,而且很伤人。

    一边的两个生意人已经变了脸色,一个生意人甚至于准备发火了。先开口的一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右手,递到“瘸子李”面前,说:“我不能做你的兄弟,它总可以了吧?给我们准备住的房间,还有吃的。这都是你的了。”

    “瘸子李”并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对方手上的一个大元宝。“元宝”也很就是银锭,是当时的官方发行的主要货币之一。官方发行的货币当时有这么几种,第一种就是最常见的铜钱;第二种就是银锭也就是俗称“元宝”的东西,还有一些有一定尺寸规格的银饼;第三种是银票,上面有钱庄特有的标记和密语,防止出现涂改。银票规定模糊不清者不能使用,不得涂改,不得涂鸦,不然的话后果自负;第四种就是金子,什么金元宝、金锭、金条、金豆子等等,但一般的老百姓根本看也没有看见过这种东西。“瘸子李”看见的元宝是银锭中比较小的,俗称为五两元宝的小元宝。但就是这种小元宝,也可以令“瘸子李”心动不已。因为当时一个堂堂七品知县大老爷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区区六七十两银子。五两银子是一个知县一个月的工资,怎么能不吓人。换句话说,这个五两银子的小元宝可以买下“瘸子李”这里所有的酒,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瘸子李”虽然爱钱,但也不是只想着赚钱,不顾自己家性命的人。他一边马上抓过元宝,把它仔仔细细的拿在手里看清楚,一边说:“原来是贵客。那就请坐。小的马上为各位大爷上酒。刚好家里还有一只老母鸡,马上杀了。晚上就可以吃到鸡汤了。不过几位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来到了这荒凉的地方?”看来他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也想打听清楚这些人的来历,免得将来有事说不清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