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 借尸还魂二 (第1/2页)
当时嘉靖皇帝一时兴起,问身边的太监,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合不合适。其实这种事情嘉靖皇帝很少这么问身边的太监,这次他也是难得的有些犹豫。没想到一边的太监异口同声说不合适,理由是这个胡宗宪平时刚愎自用,排除异己的时候绝对是心狠手辣。要是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的话,将来绝对不受朝廷中央的指挥,迟早会成为尾大不掉的祸患。 嘉靖皇帝虽然是一个多疑的人,但是他对身边的太监,特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还是相信的。他就没有直接下达命令,要内阁和司礼监再多选几个人选出来。 胡宗宪知道这件事情后极为恼怒,但是也觉得无奈。他再三想也想不通,为什么吕芳他们这些太监会这么激烈地反对自己出任江南总督。胡宗宪知道,要是换上了一个和自己不对路的人当这一职务,不但自己现有的地位不保,而且会使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地盘和势力也会被破坏。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未来,他一边努力缓和局势,一边加大对严嵩和徐阶两方势力的联系。为了万无一失,他准备暗地里给吕芳制造一些麻烦,让吕芳无暇管自己的事情。 这个捅娄子,得罪人的差事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这个没有任何党派基础的秦泰身上。胡宗宪故意排除自己最得力的手下,保护秦泰他们一行人。但其实有好几层意思在里面,首先胡宗宪想第一时间知道秦泰他们的调查范围,生怕自己的亲信撞到秦泰手上,影响了自己在地方的势力。第二,胡宗宪不相信秦泰他们发现宝藏后,一点宝藏都不拿。他派李立暗中查找,只要一发现宝藏线索,带回所有财物的同时就地拿下秦泰一行人。把人和宝藏一起押送到胡宗宪的衙门里,但要保证保密。可李立渐渐发现秦泰他们不但没有拿宝藏里的任何财宝,而且对所到之处秋毫不犯,绝对是一些正直清廉的好官。第三,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将秦泰他们引去太监的地盘千秋阁。秦泰是一个什么后台都没有的人,又是一个什么都敢做的人,他绝对会把千秋阁里的一切查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这里的秘密就会暴露,吕芳将不会有精力去管胡宗宪的事情。当然为了保密,也为了大家的利益,秦泰他们将作为这次事件牺牲品,彻底解决秦泰一行人才知道秘密。只要秦泰死了,秦泰他们支援胡宗宪的宝藏也就没有知道真相了。这笔钱就成为了胡宗宪自己想办法筹集来的钱,不但可以自己贪污不少,而且可以夸大自己的成绩。这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胡宗宪决定这么做了。 虽然秦泰他们死里逃生,在危急关头识破了陷阱,也找到了突破口。性命是保住了,可彻底得罪了安|徽官场和内宫中人。不但断了皇帝一家人的一笔非法收入,也彻底暴露了一些太监们的真实情况。这等于给了内宫总管、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一个大大的耳光,为此吕芳不但要安抚脾气暴躁的嘉靖皇帝,更要面对一系列的内部人员清理。看来吕芳的好日子到头了,等他忙完这些事情后,他也应该下台了。多疑又凉薄的嘉靖皇帝朱厚骢不会让这么一个有前科的人继续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继续胡作非为下去的。对于他来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吕芳已经被嘉靖皇帝朱厚骢给彻底否决了,哪怕这个吕芳曾经是嘉靖皇帝朱厚骢最信任的奴才。 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只有一个人,他就是老谋深算的胡宗宪。胡宗宪利用这件事情,打击了内宫势力,让嘉靖皇帝不敢再过度盲目的地相信这些太监。“原来这些没根的人,也是一些靠不住的人。”这是嘉靖皇帝看了胡宗宪写的关于这件事的奏章后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使所有的太监一下子乖得像小猫一样,一个个人人自危。本来嚣张得不得了的太监,不管在皇宫里还是在宫外,一下子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了。而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的命令也下达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本来反对最厉害的吕芳他们彻底哑巴了,第二胡宗宪自己想办法为前线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财物,大大缓解了朝廷开支。这令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朝廷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光是为了表彰胡宗宪这一点,嘉靖皇帝就决定让胡宗宪出任新建立的江南总督和前敌总指挥。胡宗宪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这个江南总督,成为了江南最大的官员。虽然他品级和爵位没有改变,但是无论是实权还是管辖范围有了绝大的变化。 得知自己很欣赏的李立他们不但背叛自己,而且差一点害死自己的时候,秦泰不得不决定驱散他们。看在李立他们帮过自己,又和自己同甘共苦过的情分上,秦泰没有将他们治罪,只不过是将他们赶回胡宗宪身边。李立他们其实也不想离开秦泰他们,他们从相处的这段时间里,知道了秦泰他们才是一批正直又为国为民的人。可他们也觉得自己对不起秦泰,秦泰当他们是亲人,他们却听从胡宗宪的命令陷害秦泰他们。最后李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