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追凶_第九回 白兔戴冠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回 白兔戴冠九 (第2/2页)

,死了男人的女人留在军营给战士当老婆。士兵按年纪大小、军功高低,分配女人成家,女人在家里搞后勤生孩子带孩子,男人上前线杀敌。这就是戚继光特有的“戚家军”军规。

    比起戚继光的军队,俞大猷的军队可野蛮多了,他们不但抢老百姓的粮食,还敢无法无天地杀人。杀一些不愿意资助他们的富人,杀一些不配合工作的老百姓。他们的理由是为百姓杀敌,当然要吃百姓的。为富人看家护院,富人当然要付工钱了。所有俞大猷的军队名声没有戚继光的军队好,一些军队的士兵没仗打的时候,经常滋扰地方。不但欺负老百姓,而且经常抢大户人家的女人过夜。俞大猷一来管不住他们,二来要这些士兵打倭寇,只好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这些人知道自己要上战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在了战场上,所以都变得一个个要钱不要命,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敢做的人。如今的福|建不再是鱼米之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间地狱。特别是对于有官方背景的人来说,这里绝对不是一个好地方。

    石雄劝秦泰不要去福|建,福|建现在是一个大火炉。秦泰去了不是被倭寇杀死,就是被地方上的老百姓困死,再不然就是给无法无天的俞大猷的士兵们做弄死。秦泰才二十岁不到,不能这么早就离开人世,家里还有父母要照顾。

    秦泰以前是有点犹豫,是不能决定去还是不去福|建。可是听了石雄的话之后,他的心越来越坚定。福|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后,倭寇侵扰他们,破坏他们的家园,俞大猷的士兵更是不把他们当人看。看来福|建真的需要法治,需要一个敢于出来稳定民心的官员。自己的父母是人,那里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也是人。就算不是为了皇帝,不是为了朝廷,不是为了国家,为了那里的老百姓也要去。

    石雄是知道秦泰脾气的人,知道自己来错了,不应该把福建的实情告诉秦泰。秦泰是一个不怕死的官员,一个把低贱的老百姓看做比皇帝还要重要的另类官员,这样的人怎么能坐视老百姓受苦呢?当年在京城刚刚遇上的时候,几个人在一起闲话家常。石雄说了一句“江山为重。”马表说了一句“君民同心,其利断金。”沈青云说了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泰却说“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当时大家就知道秦泰是一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人,他心里只有众多人都看不起的黎民百姓。石雄的意思,只不过是一种规劝皇帝要振作的软话。马表的思想停顿在皇帝重视老百姓,双方合力抗敌,一起发展壮大大明的层次。沈青云算是大胆了,说出了当年魏征劝告唐太宗李世民的话,要皇帝注意民间动向,善待老百姓。千万不要让老百姓对朝廷和皇帝失望,不然的话大明就会得不偿失。秦泰的思想简直忽视皇权,老百姓的意愿就是最大的要求,老百姓觉得明朝不好,就可以换了这个朝廷,更不用说是一个嘉靖皇帝个人了。这种理念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提了,特别是嘉靖皇帝当政的几年里,多疑、猜忌心很严重的嘉靖皇帝绝对不能容忍这种观点。

    石雄知道自己不能说服秦泰了,就默默地离开了秦泰的房间,没有打搅正在思考的秦泰。临走的时候,石雄留下了两张纸条。一张是一千两银子的银票,是石雄对于秦泰的最大的援助了。石雄觉得自己不应该叫“石敢当”,比起秦泰石雄只是一个懦夫,一个只顾着妻儿的无用之人。他已经准备离开南|京,弃官不做回家务农,终生不再经历官场。另外是一张建议书,建议秦泰要去福|建的话,一定要做好所有准备。石雄也曾经担心秦泰不会听自己的话,所以做好了为秦泰最后出一点力的想法,把自己对于当地的一些建议和看法提前写好准备给秦泰做参考。去福|建必须准备三件事情,第一,带上足够的人手,不但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稳定地方。第二,带足所要的银子,有了银子就可以买武器,招收人手,恢复地方经济。第三是带足粮食,福|建经过倭寇抢劫和俞大猷部士兵的清洗,已经没有粮食了。石雄离开福|建的时候,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吃人了。一些人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把别人刚埋下去亲人挖出来吃。估计不用多久,死人吃完了,就会出现活人吃活人的现象了。所以有了粮食才能稳定民心,才能使老百姓听秦泰的话。士兵、银子、粮食缺一不可,哪一样没有准备好的话,都不能上路去福|建。

    反正秦泰现在兼任着福|建兵备,管招兵工作,职责允许秦泰可以带上足够的人手去上任。兼任着福|建粮道,管征粮管运粮去前线。兼任着布政副使管银子,可以调动部分物资。兼任福|建按察副使管刑狱。可以让一些罪犯充当脚夫或者搬运工,让他们戴罪立功。等召集了人手,有了足够的粮食,带上足够的银子,就能正式上路了。只有手上有兵,口袋里有钱,身后有粮食,秦泰就是福|建的“土皇帝”和救星。福|建的老百姓才能认秦泰这个“父母官”,才会认可秦泰这个额大人。这就是现在福|建老百姓“有奶便是娘。”的现实情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