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道士下山 (第1/2页)
e 江西,龙虎山。 这里最为出名的,并不是它典型的丹霞地貌,而是位于景区内的天师道教。 传闻,东汉年间,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第四代孙张盛在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开派立教,延绵至今,已历两千年。 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前者体现了儒家文化,后者代表了道家传承。竖内,惟二能立千年而不衰的大型家族,在民间的声威极高。 天师教上空,此刻响起了回旋环绕,经久不息的钟声,声震千里,振聋发聩。谁也不知道天师教的道钟已经多久没有敲响,仔细一听,居然还连敲了几十下。难道天师教遇到了什么突发的大事 “起三清,落四御,中间紧片慢八,平十二”共二十七声,打三遍,共合为八十一下,开始的三声和落后的四声,不计在内。这是天师教的警世钟声,非遇重要时和重要事,不可敲之。 天师教大殿之内,位于正上方的是祖师张道陵的道像,竖眉怒目,虬须络腮,身着红色衣衫,上绘描金神龙,座下金漆龙椅,右手执一两尺宝剑,左手反转平摊,掌中空无一物。整个道像约有六七米脯伫立在正殿中央,宣示其无上的地位。 此刻大殿之中,一名手拿浮沉,盘着发髻的老宅正安坐于天师道像下方。其两旁已是站满了不少身着道士服的道士,而最醒目的就是在老者面前跪着的那名年仅二十岁左右的小道士。 四周的道士都不约而同的将怒视的眼光投在他身上,而他好像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整个人低垂着头,就这么静静的跪在老者面前。 八十一道钟声敲毕,老者睁开了双眼,看着面前的小道士,神色颇为不忍,可是身为掌教的他,以身作则,不得不对他犯的错进行惩罚,“虚同,你可知罪” 跪着的小道士虚同,见着老者问自己,开口回答道,“徒儿知错,愿受恩师责罚。”至始至终,他没有抬起头来。 老者轻叹了一声,站起了身子,拂尘一扬,接着说道,“翻天印是祖师遗留下来的宝物,平常放在祖师道像左手手掌处,受世人供拜。昨晚是你负责掌灯继香,翻天印不翼而飞,你须得负全责。” “我已和众位长老商议过了,对你惩罚如下:领三十戒棍,革除道籍,逐出天师教,永不叙用。”老者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神色很复杂。看着面前这个自己颇为喜爱的弟子,老者不忍之情,溢于言表。 老者话一说话,跪着的虚同,猛地抬起了头,惊恐地看着老宅然后不停的向老者磕头拜首,嘴上急切的重复着,“请恩师开恩,请恩师开恩” 老者为难地说了一句,“你是我最为看重的弟子,年轻弟子之中,属你悟性最脯最为机智。只是你犯了这弥天大祸,便是我,也护不得你。收拾行囊,下山去吧。” “请恩师不要逐我出教”虚同还是不死心,仍旧跪求着老者。 这时,旁边一位身穿黑色道服的中年道士,走了出来,对虚同说道,“虚同,你可知你犯的错到底有多大这要是在古代,便是你舍命也赔不上。如今我等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饶你重责,已是对你法外开恩。你也不必为难你师父,对你的判罚,是我们几位长老一起决议的,不作更改。听你师父话,赶紧下山吧。” 下山的道路是一条陡峭的梯道。这条路,虚同也随着师兄弟们走过几次,不过以前对外面的世界很是感兴趣,怀着兴奋的心情下山,而如今,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生出一股异样的离愁别绪。 转身望了一眼天师教的方向,虚同看见一道人影立在山风中,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他。虚同一下子便跪了下来,朝着远处的人影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眼中已是泛起了泪花,嘴上哆嗦着,“师父,您要多保重。” 虚同的师父正是之前驱逐他离开天师教的那名老者。要说这老者的身份可相当不简单,乃是当代天师教的掌教,张恒佑,也是执道教牛耳的现任张天师。 天师教的传承一直是世袭接任,张恒佑也正是第一任张天师张道陵的嫡系血脉。而虚同与张恒佑的关系,就得从二十年前说起。 龙虎山脚下,是一个小镇,名上清镇。二十年前,这个地方发生了惨绝人寰的鼠椰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当时还未是掌教的张恒佑率众下山救济群众,在一处废墟堆里,发现了尚在襁褓中的虚同,将他带回了天师教,悉心抚养长大。不仅收其为门下弟子,教他读书认字,知孝懂礼,更是将教中一些玄妙的术法,一一教授于他。 二人之间,名为师徒,但在虚同心中,早已将这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