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71.违和感 (第2/2页)
就是天文数字。其中有多少泡沫,有多少进了医疗体系外的口袋,当局者很清楚,但就是没法管。 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戳到医疗这个泡泡,但却把它周围其他泡泡戳了个遍,医疗这个庞然大物坐在其中自然要受到影响。 莫顿这家已经算很幸运了。 祁镜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安心等着吧,我们也会在这儿一起等的。” “谢谢。” ...... 夜晚的等待异常漫长,比起闭目养神的祁镜,一旁的徐家康更关注这家医院的运营模式。 不得不说ESI的分级制度确实能节省许多医疗资源,也能让护士简单而快速地分辨出哪些病人急需救治,哪些等上一会儿也没什么问题。 徐家康以前也在西雅图的医疗中心急诊待过半年,肯定知道ESI。但只有亲身体会过轻症病人的难处,才能意识到这个分级分诊制度有多么浪费时间。 一个四级病人能在公立医院等上三四个小时,五级更是要等上五六个小时。 作为国内外都工作过的急诊医生,徐家康不得不叹服米国医疗硬件水平的强大。检查仪器如此完备的乡镇医院,在国内很少见,就在刚才收治了一名车祸外伤,应急处理做得还不错。 但同时,他也得吐槽国外医疗效率的低下,明明一个病人从询问到开设检查只需3分钟的时间,在这儿却会被拉长到10分钟,甚至半小时。 而且从上次去西雅图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对一件事感到奇怪。 “哎,我说......” 徐家康下意识地推了推身边的祁镜:“刚才来的一个肠胃炎,为什么医生只查了血常规,没查电解质?” “什么血常规电解质......”祁镜胡乱挥了挥手,没心情和他聊这些,“我要睡觉!” “我就觉得挺好奇的,肠胃炎查电解质在我们那儿可是常规项目。” “......” 徐家康叹了口气,起身在整个急诊大厅逛了一圈,结果让他非常意外。因为那些看了病的病人,手里往往只有一张血检单,勾选的项目一般只有1-2个,很少有2个以上的。 这在国内的急诊中很少见,因为就算是普通的肠胃炎,也得查血常规和血电解质两种。谨慎起见,很多医生还会安排做一个腹部B超,主要排除掉肝胆胰的问题。 所以这种胡乱开的单项检查,简直就是在胡闹。 等徐家康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心中的疑虑更重了:“哎,醒醒......” 祁镜努力地睁开眼睛,尽量保证自己的心平气和:“怎么了?轮到莫顿了?” “不是,我是想问......” “啊呀,怎么又问,有什么好问的,我要睡觉!” 说罢,祁镜便换了个坐姿准备再眯一会儿,没曾想徐家康有些忍不住了:“你刚用了我沐浴露还没找你算账呢,问几个问题怎么了?” 祁镜理亏在前,拗不过他,只能长吐了口浊气,坐直身子:“问吧问吧。” 徐家康的问题其实并不难答,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什么医生给的检查那么少,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这儿的医生会和病人聊那么久。 “就问这?” “是啊,就这两个。” “你不是去考恩特老头手里做过一段时间么,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什么门道?” 祁镜被他的单纯和天真打动得来了精神:“你......你不会还以为检查少就是给病人省钱,聊得久就是在尽可能地掌握病人的病史吧?” 在去西雅图之前,徐家康还真是这么认为的,可自从去了那儿之后,有些感觉就变了。 他也不知道当地医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去的那家医院是全国顶尖,接手病人的病情也大都很重很麻烦,所以在这两点上做得并不明显。 可勒恩医院却让徐家康充分感受到了一种违和感。 “这儿是资本主义国家,什么叫资本主义?”祁镜搓着手指,“钱!” “这,这我知道啊,可和医疗有什么关系?” “你在西雅图那段时间,有没有问过病人,他们看一次急诊要花多少钱?”祁镜问道。 “没有,都是看完之后寄的账单。” “那医生收入总知道吧。”祁镜笑了笑,“考恩特一年多少钱?” 徐家康还真问过,而且考恩特也不避讳:“我记得有30万。” “30万折合一下,在国内就是200万左右,高么?”徐家康皱着眉头,明知道这问题肯定有坑,但他还是抵不住百万年薪的刺激,点了点头:“都两百万了,肯定高。” “那何天......哦不,何主任他老人家一年多少钱?” “满打满算大概15万左右吧。” “那你觉得这两人的年薪对等么?” “怎么可能对等!”徐家康想了想又补充道,“而且何主任比考恩特老师忙多了,几乎天天都来急诊,早8晚6的。” “考恩特的收入是何主任的13-14倍,但工作量估计只有他的1/3,收入付出比根本不对等。”祁镜说了一个全华国医生都坚信的事实,然后话锋一转,“但是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 “前提是这些收入全进了考恩特的口袋。” 徐家康:??? “喂,你不会以为米国和我们国内一样,到手的钱就是最后收入吧。”祁镜笑着说道,“他们和医院是分开的,我们出了事儿有医院出面搞定,赔钱也是医院和科室支付大部分费用,可他们出了事儿只能自己解决。” “你是说医疗纠纷的保险?” “对啊,他们必须得自己支付医疗事故的保险金和诉讼费,最低的家庭医生每年也得往保险公司投上好几万才行。以考恩特的地位,年薪的一半都得交给税收和保险。” “那么夸张!” “这样一比,是不是就差不多了?” 徐家康没想到里面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可如果这样的话,医生不是更应该多赚钱么?米国医生收入都是诊金,一个病人一份诊金,多看几个病人收入也就水涨船高了。” “呵呵,单纯。”祁镜摇着头,“好好想想米国人民是如何付医疗费用的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