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清穿)_第105章 驾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驾崩 (第1/2页)

    康熙六十一年来的格外紧张,似乎所有人都觉得近了,快了。都在等候什么,又都在期待什么,同样都在害怕些什么。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春。正月。丁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昀遣陪臣李健命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宴赉如例。

    ○戊子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六十五以上者六百八十人宴于

    ○乾清宫前。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闲散宗室等授爵劝饮。分颁食品。

    ○辛卯。祈谷于。上帝。遣多罗贝勒满笃祜行礼。

    ○召汉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六十五以上者三百四十人宴于乾清宫前。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闲散宗室等授爵劝饮分颁食品如前礼御制七言律诗一首命与宴满汉大臣官员各作诗纪其盛名曰千叟宴诗。

    康熙似乎现在越来越珍惜和这群老臣子在一起的时光,千叟宴成了康熙六十一年开年里的最热闹的一场盛宴。康熙与昔日的老臣子一起把酒言欢,有时提起已经去世的人,便一同唏嘘。

    而宴会结束之后,康熙便彻底离开了紫禁城搬去了畅春园。

    而十四阿哥也就是大将军王刚过了年便被下诏回到了军中,准备接下来的战役。德妃对此颇为不满,不对,或许是从胤禛去祭天之后就不满了,只是胤禛对她躲着,康熙也对她视而不见。由得她自己一个人生着闷气。

    康熙在这一年里,似乎都没有再出过远门,最多也就是是在京郊转转。马佳咏筝一直陪在康熙身边,有一天晚上,康熙让李德全在门外守着。交给马佳咏筝一个金镶嵌玉双环,玉环上雕刻这缠枝纹,辅以金线,格外美丽精致。“丫头啊,这个你拿好。日后若是你与你四哥有什么万一,便将这个拿出来。”

    马佳咏筝听着便知道康熙也知道自己是没有多少日子了。但是面上却是打趣道“皇阿玛这就是要怎么折腾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四哥那样的男子便罢了,皇阿玛可还是放过我一个小女子好了。”

    康熙对着马佳咏筝永远是宠溺的“你这傻丫头,皇阿玛不过是要去找你皇额娘了。”

    “切,皇额娘才不想念皇阿玛呢,昨晚皇额娘还与儿臣说不想见到皇阿玛。”

    康熙听了这话似乎是来了兴趣的“哦?你皇额娘怎么说的?”

    马佳咏筝眼睛一转,笑嘻嘻的说“皇额娘啊,昨天晚上托梦给儿臣,说她等皇阿玛等烦了,不等了,生气了,叫皇阿玛别去找她了,留着好好照顾女儿。不然她不放心。所以啊,皇阿玛要好好照顾咏筝。皇额娘已经不要您了。”

    康熙听了大笑“你这丫头。”转而却又是叹了口气“是啊,朕让你皇额娘等了很久了。”

    马佳咏筝坐在康熙的脚边,靠在他的膝盖上。“阿玛,别离开女儿好不好。女儿还没有闹够。没了阿玛,女儿就没人宠着,没有后台,不能仗势欺人,不能骄奢蛮横了,女儿还不想长大,就想胡闹,想有阿玛照顾,天塌下来也有阿玛顶着,阿玛,好不好,额娘不会怪您的,再陪陪我吧。”马佳咏筝说着说着便哭了。

    康熙摸着马佳咏筝的脑袋。叹道“丫头啊,阿玛对不住你。也对不住你额娘。你要记着,阿玛只有去了,才能真的只是你的阿玛,不然便终究是一国之君。丫头,阿玛身不由己,也有无可奈何。”

    马佳咏筝点头“阿玛,女儿都知道。阿玛再陪陪女儿好不好,就十年,女儿不贪心,就十年好不好,阿玛我答应嫁人,您看着女儿出嫁,生子。您就像带弘历一样,也带带女儿的儿女好不好。”

    “傻丫头,这天下该是交给你四哥的时候了。”

    “阿玛。。。。。。女人以前只是戏言。女儿没有。。。。。。”马佳咏筝还没有说完,便被康熙打断。康熙叹了口气说“阿玛知道。阿玛更知道这个江山要交给谁才是最好。阿玛这些年太想图个好名声了,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魄力,国库虚空,百姓受苦,军事紧张。这些阿玛都知道。这些也只有你四哥可以完成了。”

    “可是阿玛,女儿都以为您或许更属意的是十四弟。”

    康熙慈爱的笑了笑“老十四啊,或许他当皇帝对所有人都好,但他不适合现在的江山,若是放在以前,或许会选择他吧。阿玛将他远调,一是让他远离,二是迷惑众人的眼睛,三也是想看看你四哥的耐心。”

    只是这些话,只有他们二人知道罢了,或许马佳咏筝也有私心,对于胤禛她已经帮的够多的了,她现在只想要对的起她的阿玛,那个从来没有对她半点不好的阿玛。康熙在她这里从来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慈爱的父亲。

    清圣祖起居录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庚寅。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代。皇四子胤禛以圣躬违和恳求侍奉左右。上谕曰郊祀上帝。朕躬不能亲往。特命尔恭代。斋戒大典必须诚敬严恪。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皇四子胤禛遵上□日于斋所致斋。

    ○辛卯。皇四子胤禛三次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壬辰。皇四子胤禛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癸巳。皇四子胤禛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甲午。丑刻。上疾大渐。命趣召皇四子胤禛于斋所。谕令速至。南郊祀典著派公吴尔占恭代。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礻我>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遗诏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祐非朕凉德之所致也。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此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尽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