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9 累卵 (第16/19页)
? 待他站直身体,面朝陈皇的时候,他心中已有了腹稿。 “陛下,以臣之见,当下的京城,腹背受敌,已然没了退路,我们只有背水一战!聚合城内所有人力物力,据城而守,与燕人和叛徒们拼死一战!” 祝修远慷慨激昂,洋溢着一种激情。 不过……貌似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南北皆敌,不背水一战,难道开城投降吗? 这其实是一个“万金油”的主意。 硬碰硬,或许是以卵击石,反正没有任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的妙策。 “陛下,臣附议!” 韩清山主动冒了出来,看向祝修远的眼神很亮,与之并肩而立:“江城伯说得不错,为今之计,我们已别无退路,唯有一战!” “臣等也附议!” 紧随其后,京营十个副将也并排站出:“京营还有十万精兵,可在城外阻敌,另外京城的四面城墙上,都有御林卫驻防,总共就是十四万精兵。” “再在城中征调民夫等,预估总人数可以达到二十多万!有此二十万人,据京城坚守,相信一定可以等到南边诸州县的援军!” 京营副将们,各个顶盔束甲,像是一座座铁塔似的,他们的豪言壮语,竟是比祝修远和韩清山的霸气了许多。 “臣等也附议……” 接着是御林左卫、御林前卫、御林后卫的大将军,也纷纷出来附议。 至此,整个大殿中,武官这边几乎都出来附议了,他们都是主战派。 而文官那边,还在你看我我看你,不为所动。 最后,也有数十个有血性的文官出列附议,诸如少司寇等,支持一战到底。 但以国相大人李忠为首的大多数文官,还是没动,像是局外之人似的。 “国相大人,你意下如何?”陈皇直接看着李忠。 直至此时,李忠好似才醒过来似的,他稍稍抬头,往御阶之上的尤贵妃看了一眼,然后举步走到大殿正中间。 “陛下,当下别无他法,唯有一战,才能有一线生机。请陛下放心,老臣会全力督促征调民夫、物资等事,力保京城可以坚持更久!” “不过……” 李忠刚才是拱着手说的那段话,现在,他站直了腰身,仰着脑袋,视线轻轻扫过御阶上的尤贵妃。 “江阴王,乃一顽劣之童,少不更事,如何会想到造反呢?陛下,这其中恐怕另有缘由,还望陛下明察!” 这话一出,众臣都从大殿的空气中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陈皇眉头一拧,他心里知道李忠要说什么,但还是问道:“有何缘由?” “禀陛下,具体是何缘由,老臣不知。但此事透着诡异,陛下不可不察。老臣此言,只是尽人臣的本分……” 李忠又淡淡的瞥了眼尤贵妃,却是没有明说“背后主使就是尤贵妃”的话。 陈皇与尤贵妃对了下眼神,然后陈皇看向李忠:“国相大人提醒得对,此事……朕自当派人查明!” 然后陈皇俯视着大殿下面所有大臣:“如今,京城已是危急时刻,望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待南方诸州的援兵一到,解了京城之危,诸位爱卿都是有功之人,事后必有重赏!” “臣等多谢陛下!” “事不宜迟,众爱卿都下去忙吧,退朝!” 陈皇靠在龙椅的靠背上,挥了挥手,这次却是没有第一时间离开。 众臣行礼毕,依次快步离开大殿,往宫门口走去…… 不一时,这偌大一个谨身大殿中,就只剩下陈皇及尤贵妃两个人了,他们分别坐在龙椅和凤椅之上。 除此之外,空空荡荡,就连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被撵了出去。 大殿中安静下来,没有一丝声响,安静得可怕。 虽有熊熊烛火,将大殿照得一片明亮,但尤贵妃始终觉得,这君臣议事用的大殿,显得非常阴森…… “陛下,众臣都走了,我们也回去吧。”尤贵妃侧头,看着靠在龙椅上的陈皇。 “爱妃,扶朕一把。”陈皇两手攀着龙椅扶手,手背上青筋浮现,看起来很用力,但他就是起不来。 尤贵妃秒懂,忙起身搀扶陈皇。 “陛下,那个逆子……都是臣妾的不是,教子无方,臣妾甘领责罚!” 尤贵妃搀扶着陈皇,也不用太监宫女伺候,两人就这样往后宫走去。 “爱妃啊,这不怪你,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就算要怪罪,也该怪在朕的头上,与爱妃无关!” “陛下,可是……” “爱妃放心吧,国相那边,有朕为你做主!除了朕,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你!” “臣妾多谢陛下……” 尤贵妃缓缓舒了口气,提着的心终于落地。 与此同时,宫外。 散朝后,祝修远第一时间就赶去了神雷军临时驻地。 这大营中,也是一阵热议,因京城南北皆敌的消息,已然传遍了整个京城。 莫说神雷军了,就连普通贩夫走卒都已知晓。 京城城内,已经乱得不可开交。 还有征调民夫,征调各类物资等事,也已经展开,进一步导致混乱…… 祝修远在临时的中军大帐中,对林伯昌、黄志高等人进行了一番谈话,并让他们做好准备,本次他们神雷军应该也会上战场。 他们在中军大帐中秘议一番,然后林伯昌他们就行动起来,紧锣密鼓,做着一切可以做的准备。 祝修远则在神雷军大营及神雷坊之间出没,查漏补缺…… 另外一边,那国相大人李忠,自下朝出宫后,并未回到国相府邸。 而是转转悠悠,去到了一个隐秘的所在。 那是一个残破的民居,在一个地下室中,他稍等了片刻。 很快,御林左卫大将军、御林前卫大将军、御林后卫大将军,前后脚都来了。 御林四卫,总共有四个大将军,这小小的密室中,竟一起来了三个,与国相大人私下见面…… 自然,没有来的第四位御林卫大将军,就是那新晋的御林右卫大将军韩清山了。 不过韩清山也不清白,因为此时此刻,他正在某茶楼的地下室中,与金陵王府的谋士陈东义密谈。 密室幽火,一点烛光,将所有人的影子都映照在密室的墙壁上,并随着火焰的跳跃而晃动。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他们似乎谈完了。 三大御林卫大将军,陆续分批离开。 这密室之中,又只剩下李忠一个人。 半个时辰后,这密室再度迎来客人。 这次来的两位客人,非常不一般,他们竟是金吾左卫与金吾右卫的两位大将军…… 待两位金吾卫大将军先后离开,李忠又在里面待了一会儿,待手下确定安全后,他才晃晃悠悠离开此地。 李忠前脚刚踏进国相府邸,后脚就有下人前来通禀,说是宫里的李皇后,遣来了太监,请国相大人入宫一叙,说是有事相商。 李皇后,李忠的女儿,虽然被尤贵妃排挤得就像是打入了冷宫,但她终究还是皇后,身份在那里摆着。 所以,她想见见自己的亲爹,还是可以的,只需派出个太监递话就可以。 不过,李皇后也知道厉害,她极少派人出宫来请娘家人。 所以当李忠听到这个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