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94 木盒子 (第2/4页)
咚咚! 木盒子又响了两下,咚咚咚的,恍若来自天外。 舞魅浑身一抖,更加紧闭了眼睛,不敢看接下来的一幕。 “小娘子,莫要害怕,我们这就打开盖子,放你出来,你且再忍耐片刻!” 隐约有个声音在木盒子外响起,模模糊糊,听不太真切。 不过,舞魅因心里紧张,早已打起十二分精神,竟也大概听清了话中内容。 她没有回答。 刺啦! 木头相互摩擦的声音传入耳中,很是刺耳。 紧随而来的,是零碎的人声。 以及呼呼的风声,一片嘈杂。 同时,一抹火红的光亮,透过眼皮子,被她眼睛感知到了,那应该是火把发出的光线,在跳跃着。 舞魅不由再度紧咪了眼皮,用力的紧闭着。 她心里怕得厉害,怕见到这个木盒子,也怕见到这野外。 就连打开木盒子所洒下的尘土与木屑等,落在她脸上,舞魅都无暇顾及,两手紧紧按着心口,两个鼻孔急速出气。 “挖到了,哈哈,运气不错……人看起来还好!” “诶你们还别说,这小娘子穿上这一身,貌似还挺好看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不是衣服好看,而是人好看。入殓之前,都要化妆的,看起来自然好看咯。” “小娘子莫要害怕,我们是县令大人派来的……” 正上方的位置,传来嘈杂声,貌似是些糙汉子,粗声粗气。 他们的议论声,让舞魅心里无法平静。 只是她心里害怕得厉害,无暇去顾及这些了。 “抱……抱我出去!”舞魅用了很大的力气,磕碜的说出这句话。 “好嘞,小娘子小心……”一个糙汉子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噗”的一声响,他应该跳了下来,随后舞魅眼前的光线一暗,两个有力的手,已经她抱了起来。 一阵天旋地转,外加爬坡上坎。 “小娘子莫要怕,我们走远一点。小娘子没有睁眼很好,这地方我们会马上处理掉……” 那人抱着她飞奔一阵,边跑边说。 舞魅心里稍安,捂着心口的手,不由松了开来,但两眼还是不敢睁开,也不说话。 不一时,那人停下,将她平放在一个凹凸不平的地方。 身下应该是一块石头,硬邦邦的,硌得她的背隐隐作疼。 “老大,这娘们真带劲儿啊,你看那脸,那手,那眉毛那鼻子……” “老大,此处夜黑风高,要不……嘿嘿,先让兄弟们爽一爽?自然,是老大您先来,嘿嘿嘿……” 刹那,各种起哄声此起彼伏。 舞魅感觉身周,都围满了糙汉子,正对她的身子冒绿光,舞魅心里不由一沉。 “不……” 舞魅哭着喊出声,想爬起来逃跑,但不知怎的,或许是在那木盒子中待得久了,她竟一时提不上力,无法动弹。 同时,一行清泪自舞魅眼角流出。 她心里十分不解,既然是县令大人派人来挖她,那么这些人……应该就是县令大人的手下才对。 而她已经是县令大人的女人了。 那么这些人……不应该如此行事啊! 行径犹如强盗劫匪,难道就不怕事后她在县令大人面前告状? 舞魅终究不是三岁小孩了,这些人如此肆无忌惮,口无遮拦,想必必有所持……这其中,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 这一刹那,舞魅心中,“依附县令大人过活”的想法,已经如瓷器般出现了裂纹。 “住嘴!” 舞魅胡思乱想的时候,抱着她跑了这么远的那个人,忽然呵止了众人。 语气十分严厉,冰冷刺骨。 那些人有没有被吓到,舞魅不知道。 她知道的是,她自己反被吓了一跳。 “这位小娘子,是这数年以来,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个,将派上大用场!你等想死么,竟想坏了大人的大事!” 那人又冷声说了一句。 “不敢,不敢……” 周围的人皆郁闷,不敢再造次。 “小娘子莫怕,那县令大人,已将你卖给了我们。但小娘子放心,你以后啊,再也不会遭受任何苦难。相反,还会锦衣玉食,前呼后拥,过上那无比尊贵的日子!” 那人声音柔和了下来。 又笑道:“不过,小娘子需要先知道,在那之前,我们会着重培养你的。你可莫要反抗,乖乖听话就好了,以后啊,总有你的好处!” “时辰不早了,你等速去处理掉那座新坟,然后赶紧回去!”那人又说,却是对他的手下进行吩咐。 那群人忙去了。 舞魅心里凄苦,她下意识认为,县令大人把她买给了某座青楼。 她清楚的知道自身的条件。 这人说要培养她,估计是培养成花魁之类的,然后用她去挣大钱…… 舞魅心里,想到自己即将沦落为风尘女子,将被千人骑万人跨,她心里就悲凉一片,不由小声抽泣起来。 不过,舞魅恐怕如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她的去处,其实并非青楼…… 现在已是深夜,漆黑一片的天空上挂着仅有的几颗星星。 呼呼! 夜风吹过,野外的树梢猛烈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有些渗人。 而此时,陈国,扬州,海安县城最豪华的客栈中,祝修远搂着娘子睡得正香。 祝修远已在盐场忙碌了数日,试验田的盐农,总算掌握了所有的流程,他们晒出来的粗盐,比祝修远预计的都还要好。 今天晚上是在扬州的最后一天了,明日天一亮,祝修远就将启程,返回京城。 无数的盐田,已在大批量的构筑之中。晒盐之法,也将由试验田的盐农亲自去指点,所以说,祝修远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等他们回到京城,已经是第二日的下午。 董淑贞她们先一步回府。 祝修远入城之后,直接就去了皇宫,求见陈皇和尤贵妃。 钦安殿。 “陛下,贵妃娘娘,请看,这就是我们在扬州的盐田中晒出来的粗盐!” 祝修远一边拱手,一边介绍。 同时,一个太监端着一个托盘,快速走上御阶,那托盘上就是祝修远带回的粗盐样品。 陈皇和尤贵妃一起站了起来,凑近了仔细查看。 宛若学究的样子。 祝修远的精盐之策,对陈皇和尤贵妃来说,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陛下,贵妃娘娘,通过晒盐之法晒出来的粗盐,与熬煮之法煮出来的粗盐相比,并无太大的差别。” “但两个方法所产出的粗盐数量,却是天差地别。我们的盐田,只需三五日,所出产的粗盐数量,熬煮之法恐怕得需要数十日才成!” 祝修远在下面介绍道。 “好,好一个三五日!” 陈皇放下那块凝固的粗盐,哈哈大笑,“如此一来,朕就放心了!” 尤贵妃接着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