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2/2页)
李世民脸上的惊愕神色看起来简直蠢极了! 李治都不敢多看,直接说明情况。 阿爹怕是忘了,您曾赐了两个宫人教导儿,结果……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吧。 原来如此……那两个宫人倒是有福的,哈哈哈……李世民尴尬地笑了一阵,发现小儿子的情绪还是不太高,不由奇怪。 往日只要一提到儿女之事,他这小儿子就会窘得面红耳赤,今天他家九郎不但没有羞涩地红了小耳朵,还一直板着个脸,实在太不正常了…… 雉奴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李治勉强笑了一下,否认道:儿贵为皇子,深受大人喜爱,详尽人间富贵,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不对,不对……李世民摸着唇上的短髭,很肯定地道:你一定有事瞒着朕,不妨说出来,阿爹为你做主! 这……青年犹豫了一下,道:今日四哥来到千秋殿,对儿说了一些话,儿因此甚为忧虑…… 哦?四郎他对你说了什么?李世民有些奇怪。 四哥得知儿的晋王府初成,特来祝贺……青年垂头,低声说道。 就这样?李世民挑眉,这是件好事啊,九郎为什么要忧虑呢? 难道是嫌保宁坊离太极宫太远了不成? 四哥还说……李治小心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他说儿与汉王亲善,汉王谋逆被诛,儿亦难避嫌疑……青年咬着唇,十分委屈的样子。 李世民听到这话,他的脸果断黑了。 四哥也是好心提醒儿,怕大人迁怒与我……李治说着,就把今日李泰在千秋殿对他说过的话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李世民。
竟有这等事?!李世民是什么人啊,一听李治的话就判断出说话之人的险恶用心,可是这个人偏偏是他宠爱的儿子…… 四郎为什么要恐吓九郎? 四郎又是怎么知道九郎与元昌的旧事的? 那么四郎又知不知道逼宫当日是谁领兵冲击太极殿的呢? ………… 这里面的信息量略大,李二陛下一时有些消化不了。 眼见李世民面色阴沉,李治忙避席跪伏在地,以额叩地,道:儿自知少不更事,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何况勾结藩王,行谋逆之事?请大人明察!否则,儿实在是寝食难安!青年说到这里,嗓音中已经隐隐带着哭腔。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上前扶起儿子,将他搂在怀里,安抚道:九郎不怕,阿爹怎么会怪罪于你呢……李元昌什么的,不过是个已死的藩王,他怎么会为了一个外藩怀疑自己的爱子呢? 九郎素来温柔孝悌,与宗室皇亲都相交甚好,就是真跟李元昌有过亲密交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跟涉及谋逆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 而且,承乾谋逆一案本来就是笔糊涂账,李世民现在根本提都不想再提起,所以才会雷厉风行地做好扫尾工作,哪会再搞什么株连朋党、秋后算账? 既然阿爹这么说,儿就放心了……李治以袖遮脸,好像是在抹泪的模样。 其实在李世民看不到的角度,青年的脸上根本就没有半分惶恐之色…… 好容易安抚完儿子,李世民就跟李治两人父慈子孝地继续吃晚饭。 因为李治本来就住在宫中,也就不担心宫门下匙的问题了。 陪着亲爹吃完晚饭,李小九又继续提供陪聊服务,两人一直聊到掌灯时分。 李世民心里有许多疑惑,有意无意问及李治对他家四哥的看法。 而李治对他家四哥的评价没有说不好的。 李治首先称赞李泰文采风流,颇有名士之风…… 众所周知,魏晋以来的名士啊,那就是风流不羁,恃才傲物的代名词。 名士们整天只知道吟诗作画,听曲唱歌,偶尔喝酒嗑个药,议政闹个事什么的,就是不务正业…… 李治又说李泰麾下学士众多,人才济济,百官(?)莫不仰慕魏王风采,以进魏王府编书为荣…… 这话说得略夸张,但李二陛下一开始准许四胖召开时,就存着把做大做好的心思,为此还特地把岑文本、马周、刘洎这些一流人才丢去去挂职,帮儿子撑场面。结果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为李泰招募了一大批追随者…… 李二陛下当时见有人拥护自己的爱子还觉得很高兴,现在想想,这不是结党是什么? 李小九该上的眼药都上完了,就恭恭敬敬告退,拍拍屁股走人了~~ 徒留李二陛下在甘露殿消化不良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