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2/2页)
不耐烦的样子,等王伏胜说完,才淡淡道:阿胜你说的有道理,孤日后会注意的…… 王伏胜也不是不会看眼色的,既然已经尽到本分规劝了太子,也就不会再多说废话自讨没趣,便对李治道:老奴去看看茶点准备得如何了…… 李治点点头,没说什么。 王伏胜朝小顺子使了个眼色:过来替郎君更衣……说完就慢慢退出了丽正殿。 小顺子不敢多话,拿着衣衫上前,伺候李治更衣。 太子的衣饰比藩王的略繁琐些,小顺子花了比往日略长的时间,才帮李治换好衣衫。 李治微微张开双臂,让小顺子帮他围上腰带,然后再把配饰一一挂上去。 小顺子很仔细把荷包、金鱼等物一一挂上去,最后再检查了一遍。 结果却发现少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小顺子手都抖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着嗓子道:太子,您、您的信鉴不、不见了…… 那个啊……李治微微仰着头,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半晌才道:孤记得好像掉进太液池了…… 这样轻描淡写的回答,让小顺子几乎昏死过去。 太子殿下啊…… 那可是你的信物啊! 这么可以随随便便弄丢哟! 万一圣人发现了可肿么办啊?! 这件事你不许告诉王翁,听到没有?李治淡淡对小顺子道:否则,孤就把你送到承恩殿去! 承恩殿如今是太子妃王氏的寝宫,现在正好缺个总管内侍呢。 小顺子闻言不由一抖,忙不迭保证:奴谨遵太子之命……
承恩殿。 王氏一身正装,端坐在正殿之上,就像是一尊华丽的偶像(注1)一般。 阿芙,郎君今夜还是歇在丽正殿么?王氏问她身边的一个圆脸的侍女。 那圆脸侍女盈盈走到王氏面前,首先向她行了一礼,这才恭敬地回禀道:启禀娘子,郎君说了,这两日政务繁忙,就一直歇宿在丽正殿…… 王氏点点头,脸上不喜不怒的,半晌才道:你传我的令,让丽正殿的侍人好生照顾郎君,有任何事立刻报来…… 圆脸侍女忙应了。 王氏又问承恩殿的杨尚仪道:北苑那位近日如何? 杨尚仪也如圆脸侍女阿芙那样先是向王氏行了一礼,才道:刘氏与郑氏尚在月中,都感谢娘子的恩德,俱言等她们能够下榻,就到娘子这里来磕头…… 不过……杨尚仪略顿了顿,有些犹疑道:这册封位份一事是不是与郎君商议一下? 不过是两个孺人的位份,我还是可以做主的,何必劳烦郎君?王氏略有些不悦道。 杨尚仪闻言也不敢多话,只默默退下。 原来,刘氏与郑氏先后生下李治的长子长女后,王氏就提议给两人一个名分。东宫妻妾的名额参考前朝,除正妃外,还可配备两名侧妃,四名良娣,六名孺人,其余良人数量不限。这些妃妾都必须是出自良家的清白女子,而孺人以上位份的女子还必须是官宦出身才行。 刘氏与郑氏不过是掖庭出来的普通宫人,能怀上孩子并被王氏所容已是侥幸,若能册封为孺人,那简直是天大的恩宠了。而这一提议又是太子妃王氏所出,两人对王氏自然是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杨尚仪是宫中的老人了,只听王氏的话就明白了她的心思。 如果李治只是个普通藩王,王氏这样做倒是显得贤惠大度,可如今李治贵为太子,如果纳两个普通宫人为孺人这样位份的贵妾,实在是大大不妥! 王氏应该不会想不到这点,但杨尚仪认为她是有意这样做的。 王氏想要用位份拉拢刘氏和郑氏,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最重要的是,王氏想利用提升刘氏和郑氏的位份来打击后进。 要知道孺人以上位份的妾室是有数量限制的,如果让刘氏和郑氏先占了两个名额,那么接下来进东宫来的官宦女子甚至是世家女子的数量就会减少两个…… 而刘氏与郑氏两人身份低微,即使已经生了李治的长子、长女,到底还是庶出的,最终要依靠王氏这个嫡母。刘、郑二人为了子女自然要讨好王氏,到时王氏有势,两人有子嗣,联盟坚不可破! 杨尚仪不由暗叹他们这个太子妃颇有几分手段,但他们的太子殿下似乎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太子妃再有手段也掩盖不了她目前最大的硬伤——无子。 成婚已经一年,王氏还是未有喜讯,太子殿下倒是没什么怨言,他爹李二陛下却是急得不行了,决定在小儿子生辰那天再给他送三两美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