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再次中蛊 (第1/1页)
李夜醒来的时候,全身像是被大象碾过一样,浑身没有一处不痛的。【】 “你醒了”赵老正坐在李夜的床边。 李夜摇了摇头,有些迷糊的问道“我睡了多久了” “你已经睡了整整两天了。”见李夜想要挣扎着起来,赵老连忙前将他扶了起来。 然后为了他安心,又对他说道“不过你放心,谷明旭昨天来的时候我给他说你要去外地几天,让他这段时间先不要来了,学校里面也让他帮你去请假了。你家里我也过去帮你打过招呼了,一切正常,你安心在我这里养伤吧。” “那司徒家的反应呢”其实这才是李夜最关心的。 “他们没有动静。” 听到赵老的回答,李夜这才重重的松了口气,司徒家没有动作那表明自己终于得到了难能可贵的喘息机会。 同时李夜也有充足的信心,依靠自己“绝命毒圣”的记忆,再次与司徒家开战的时候,弱势的一方绝对不会是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李夜都在赵老这里静养,准备等到伤势好得差不多了之后再回家。 同时在李夜醒来的第二天,他又开始接待前来求医的病人了。由于之前的病人们的宣传,李夜“小神医”的名号已经越来越响亮了。 来求医的人除了吉明市本地的之外,周边几个城市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而且在给人治病的时候,李夜也发现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元气的过程之,染血丹的虚弱期居然会正常情况恢复得更快。 当李夜以为自己接下来的恢复期也会这么平淡无的度过时,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而这个人正是之前被人下过蛊的那个男青年。 这次还是他的父亲带着他来找李夜的,不过有些不同的是,这回这男子却是连路都走不了了,是被他父亲请了几个人给抬过来的。 李夜也有些怪,按理说如果他按照自己的嘱咐,应该不会再蛊啊。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李夜向对方的父亲询问了他的情况。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这男子叫做隋磊,之前被李夜将蛊虫取出来之后,回家按照李夜说法,将海蛤蟆的粉末洒在家里的门窗附近,接着过起了足不出户的宅男生活。 其实在现代社会,做一个宅男,有饭吃有,根本不是什么非常难受的事情。 但是在昨天,他父亲有事出门,于是隋磊叫了外卖独自在家里吃饭。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等到他父亲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倒在地昏迷不醒了。之后他父亲连忙将他送到了医院,结果医院还是和次一样,一番检查之后告诉他父亲,说隋磊一切正常。 这个时候他父亲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了,果然,当天晚隋磊开始浑身长小水泡,并且水泡还越长越大,到最后水泡大到爆开的时候,居然会从隋磊的身体里面爬出一只只小虫子。 经过次的事情,隋磊的父亲一下子想到隋磊这可能是了蛊,于是天一亮找了几个人将隋磊抬到了李夜这里来。 看到隋磊躺在担架,全身长满水泡的凄惨样子,李夜却一点都不觉得他可怜。 首先他蛊全是因为他自己咎由自取,要是不是看在他父亲的份,李夜都懒得去救他。 其次李夜对于蛊这件事的兴趣要救隋磊的兴趣大,因为自己第一次突破练气期二层,是因为一只小小的蛊虫,虽然随后自己为了学习万毒真解而选择了散功,但是也可以看出蛊虫对于自己的修炼是有益处的。 最后是因为最近李夜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而且也隐隐已经触摸到练气三层的边了,但是却怎么也突破不了,这是在李夜以前的经历里面所没有的,所以他将主意打到了蛊虫的身来。 说做做,李夜立刻从赵老的店里,拿来一把小的手术刀,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隋磊身的所有水泡都划破了。接着将手按在隋磊的天顶盖,运起万毒真解。 要知道,想解除蛊之人身的蛊毒,有时候必须是要下蛊之人亲自来解的。
次李夜能够将隋磊的身的蛊虫拔出来,是由于次隋磊的蛊属于较常见的一种,而且李夜以前在天元大陆的一本古书见到过解法,所以才能那么顺利的帮隋磊解掉。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隋磊的蛊,李夜别说见过,听都没有听过,他自然也不知道正确的解法。 不过虽然李夜不知道解法,但是他却有万毒真解 在万毒真解很明确的记载了,蛊毒也属于毒物的一种,也同样可以被万毒真解分解、吸收掉。 果不其然,当李夜的万毒元气进入到隋磊的身体之后,无数的小虫子争先恐后的从切开的伤口里面爬了出来,那场景如果心理素质不好的人肯定会被吓得不轻。 虽然这些蛊虫从隋磊的体内爬了出来,而且没走几步僵死在了隋磊的周围,但是李夜并没有因为这样放弃元气的输入。 果然,等到所有的小虫子都爬完了之后,一只肥腻腻、胖乎乎青色的大虫子,慢悠悠的从隋磊的鼻子里面爬了出来。 看到这只虫子,李夜知道隋磊身体里面的蛊虫终于算是爬完了,于是这才停止继续运行万毒元气。 隋磊的父亲见状,也知道“小神医”李夜的治疗已经结束了,待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开始醒过来,连忙前对李夜千恩万谢。 接着他转眼看到,地那只大虫子还在那里慢慢的向门外爬去,于是出于忿恨,准备一脚将这个把他儿子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罪魁祸首给踩死。 但是他却被李夜给拦了下来,李夜对着满脸疑惑的隋磊父亲说道“你先别将它踩死,我留着它还有用。” 说完,冷冷的对刚刚醒过来的隋磊说道“你这次命大,我救了你,但是下次不知道你能不能撑得过去了。” 一听李夜的话,隋磊父子两人顿时脸色大变,连忙问李夜何出此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