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第6/6页)
腿,儿子则歪在他怀里,阳光洒在身上,一切都是美妙极了。 他微微笑着,手里还捏着封短信:王子腾的投诚信。 孙家、容家、再到二皇子,不得不说王子腾每次都在危急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如此一来,这场透着仓促和莫名其妙的反叛,随着容敬自尽和太子被押解回京而彻底落幕。 六皇子没回京城,而是带着彻底腾出手的边军追击西狄~骑~兵……西狄没抢成大梁,但六皇子围剿容家的时候,趁机从甘肃境内的关口袭杀而入,捞了不少粮食和金银便迅速远遁…… 六皇子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西狄人赔个底儿掉。靠着林海早就准备下的补给,六皇子一路北上,让西狄的王帐不得不撤后将近一千里。 战果卓著,同时伤亡不小……边军之中的精锐~骑~兵伤亡超过三成,但至少换得了西北数年的安定。 大军凯旋,便是盛大的庆功宴。圣上看着精神奕奕,但整个人还是瘦了一圈儿。 六皇子回到家里,王妃、方侧妃和三个人各自抱着或者领着儿子迎他回府。六皇子先抱过方侧妃的儿子,又伸手领住长子的小手。至于宝钗的儿子,他也不忘腾出手捏捏儿子的脸。 但终归比不得其余两个,一个在父亲怀里扎根,另一个随意地靠住父亲的腿边。 话说太子……当时改叫废太子,再回京城父子相见,不知他们之间说了什么……总之圣上之后的几天就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势必人强,太子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和势,都会顺从。顺从他这个父亲,后来自然也会顺从他那个岳父。 圣上考虑了许久,还是没有再立储,却不再让六皇子离京,而是跟着他处理政务。 圣上的意思谁又看不出来? 因为太子容敬~造~反,二位阁老黯然致仕。户部尚书的吏部尚书全部空了出来,林海任劳任怨苦哈哈地筹措兵饷之中,当了两年多户部侍郎,如今又一跃成为户部尚书。 林海刚好四十五岁。其实工部尚书年纪比林海还小两岁,但那是鲜少能入阁的工部尚书。 正是因为升任户部尚书,林海便由圣上钦点入阁。此时周阁老也往前挪了两位,直接成为了首辅:谁让原本排名第三和第四的两位老大人在该表态的时候,一个倾向于五皇子,而另一个则一直在看热闹。 那么论功行赏的时候,自然也轮不到这二位。叙功完毕,就该清算一下了。 只说宁府因为涉及铁~矿~走私生意,贾珍被除了爵。一家子不得不搬离已经居住了数十年的宁府,至于贾赦则因为心向废太子而被勒令把爵位传给儿子……如今赦老爷也成了白身。贾政当年不曾科举便荫封做官,去官后便也无甚功名,于是只判他交一笔银子赎罪。 最后这笔银子还是贾珠出的——当时贾珠已经要带着家小启程,到江南做官,这个官儿他挺熟悉:泰兴县令。 荣府的老对头忠顺王府也曾被波及,如今没了官职只能关起门来过日子,比起贾赦贾政兄弟,也不好说究竟哪个更为郁闷。 立下“大功”的王子腾也如愿以偿地调离宁夏,而……转任甘肃巡抚。个中悲苦与无奈无须细表,王子腾也有自知自明,三易其主,圣上会喜欢他才怪。只是这一生纵然到此为止也不冤枉。没了上辈子的顺风顺水,王子腾倒也挺知足。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等到局势彻底平定,已是两年之后。圣上感于自己不知何时要去见先帝,便退位把皇位传给了六皇子。 就在新帝登基,普天同庆的那一年,水溶终于在一个吉日迎娶了如意娇娘。 林珝背着jiejie出门,望向脸和衣裳一样红彤彤的北静王,觉得jiejie嫁得良人的同时又觉得姐夫这张无懈可击的喜滋滋容颜,有点让人莫名厌烦。 林海与贾敏目送女儿上轿,贾敏忍不住边笑边落泪。林海还劝道:“虽然舍不得,可是黛玉可以常回来。女婿保证过呢。” 贾敏闻言也不由赞了一声,“老爷考虑得可真周到。” 而新婚第二日,黛玉便发现水溶身边那些莺莺燕燕已经早就被他打发出去。 黛玉很欣慰:至少不用为那些“姐妹”再心思。“人少,省心。”黛玉扭过头望向水溶,“王爷有心了。” 娇妻的喜色水溶看在眼里,他不由凑得近了,“我不是有心,我只是总想把你放在心上。” 实话实说,新君尹灏对于~政~务和人事上并不那么擅长,可他有跟他几乎一条心的二哥在,用人正是二哥的长处。 不过有太上皇在,更有值得信任的二哥以及几位老臣辅佐,尹灏彻底摸清上下情况,对~政~务有所心得,也了约莫两半年的时间。 这时首辅周阁老满了六十五,上折子乞骸骨……他早早致仕也是因为位极人臣,几乎无欲无求,而人老成精的他早看出学生林海如今更为“简在帝心”。 老人家果断决定让出位子,这份香火情值不得哪天就能得到丰厚回报。 周阁老回乡,内阁空出了首辅。 本该由当初看好五皇子的那位阁老递补,怎知~攥~住~了兵权,足能震慑住群臣的圣上忽然开口,直接点了林海。 这一年林海不到五十,但也差不多了。 昔日的五皇子如今的平亲王不服:太子被废,亲近太子又并无可追究的过错的臣子有相当一份投靠了他。用心经营至今,他的势力也不容小觑,虽然无法跟圣上叫板,但他说话总是有些分量的。 须知就算轮流和排资历,也该是那位当年一时失策看了许久热闹的阁老。这位当年或许不妥,但如今已然公允了数年……再做不到首辅,这辈子也就彻底没戏了。 哪怕出于邀买人心,这位摄政的平亲王也开口替这位阁老说了几句好话。 圣上沉默片刻,方道,“陕西关外的商队。五哥,你有没有什么可说的?” 平亲王立时闭嘴。 曾经的二皇子笑得云淡风轻,“圣上已然抓过一位兄弟,并不想再抓第二个。” 当年导致容敬谋反的起因,正是平亲王的杰出手笔。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林海也不谦虚,他也终于在知天命之前拿到了自己的“天命”。 成为首辅,林海镇定依旧,回到家里……他就破功了。 因为女儿见他归来,满面红光地扑上来抱住他的胳膊。林海瞄向屋里坐着或欣喜,或兴奋,或满足的媳妇女婿以及三个儿子,比了个口型,“有喜?” 黛玉立即说道:“爹爹,女儿就是有喜啦!” 林海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嫁入北静王府三年,女儿终于有了好消息。 成为首辅和添丁之喜,两大喜事迎门,这一顿饭自是吃得尽兴和乐。 晚上,女儿女婿回府之后,贾敏忽然拉住林海,“老爷可知道咱们这些年为何能如此顺遂?” 当然是老爷在陕西的所作所为! 也许对林海而言,他只是尽职和多为未来准备而已,但他此举的确让无数百姓获益。前世因为陕西粮草不足,江南又不安稳,对付容敬虽然依旧只了一年多,但代价可比这一世大了许多。 正因为这场~叛~乱,不曾让大梁伤筋动骨,圣上登基初期的太平景象也是顺理成章。 林海见媳妇问得认真,他略一思量,便正色道,“带人在陕西兴许水利,铺路修桥,好生种地?” 夫妻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全文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