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兄弟 (第2/3页)
危机面前,我决定亲自作为主帅,但真正指挥战争的,仍然是我的四弟,修格·兹特克。 拜占庭皇帝忙于传播东正教的教义,命令他的一名部下作为主帅,这家伙一直被认为既没有勇气,又没有谋略,还十分之贪婪,只有一些内政的才能罢了。 四弟笑着对我说:“如果这个人一点都不会打仗的话,那么拜占庭又怎可能复兴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是否隐藏实力,对于四弟来说,从来没有区别。 那些自称或者被别人称作“有勇无谋”的家伙,向来都是被四弟如同探囊取物一样摘下脑袋。 所以这次也不会例外。 敌人愚蠢的主帅发动了一次看似愚蠢的强攻。 却意外地找到了我军的薄弱点,杀死战兵千余人。 我军士气更加低落。 “很好,那就用两万人包围五万人。” 这看起来不可能做到,可是我们有雨神的帮助。 当汹涌的河水冲毁了敌军的军营,当配备了防雨技术的铁炮收割着拜占庭人的性命,那名愚蠢的将领才知道—— 四弟设下的陷阱,往往表现得格外坚强而非薄弱,也就是说,与他斗智,至少要算三步。 拜占庭大军一溃千里,战兵损失近万,民兵和民壮五万以上,抛下物资钱粮数不胜数。 而四弟似乎并不因此显得骄傲。 可能是他性格比较平和,也可能是—— 他已经习惯了。 六 下一个敌人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这家伙身体肥胖,绰号“德意志之熊”。 他和我们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混乱的德意志各诸侯被他一手统一起来。 拜占庭人试图阻挠他的统一行动,屡次发动sao扰,却全部归于失败,忍无可忍的拜占庭皇帝派出自己的亲弟弟率领战兵两万余,号称六万,向着维也纳猛扑而去,而著名的拜占庭双璧,也作为副将随行。 当时那头胖熊并没有完成他的统一大业,所能抽出的只有战兵5000人,固守维也纳城。 孤城旷野,外无援兵,更可怕的是,之前暂时臣服于他的德意志诸侯们,许多也加入拜占庭军队,试图分一杯羹。 守城数月之后,城中粮尽,杀马为食。 此人与自己的参谋商议之后,决定以最后的五百精锐轻骑兵,发动奇袭。 经过一场我们尚无法了解的谋略交锋,拜占庭主营被袭破,阵亡战兵两千余人,主帅当场战死。 后来拜占庭又在加龙河被我们重创,附庸民族纷纷离散,此人趁机崛起,取代了拜占庭在西极的霸权。 “仍然是防御反击?”我对四弟修格问道。 “不,那就太慢了。”四弟微微一笑:“既然他还没有和我们的疆域接壤,那我们就与即将被他侵犯的小国结盟吧。” 战端在勃艮第开启。 那头胖熊出动了六万战兵,而我们也举倾国之力,加上勃艮第人,合计战兵两万。 但在这一带战线拉得太长,如果说主战场的话,战兵比例则是六千对一万八千人。 那头胖熊试图从战斗力薄弱的勃艮第人着手,但他敏锐地发觉,经过四弟的鼓舞,这群人早已被鼓舞起了保家卫国的勇气,很难对付。 他压根没有中计,而是如同一头恶狼一样继续窥伺着。 数轮交锋之后,他发现四弟实在是个难缠的对手,而且由于扩张太快,他麾下的士兵战斗力虽强,却都已经难耐其苦。 毕竟,生性残暴的他,是战场上的名将,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不愿意撤兵又不想冒军队自行崩溃危险的他,决定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数——奇袭。 这一招他曾对拜占庭多次使用,每次都让赫赫有名的拜占庭双璧头破血流。 “所以我依然使出水攻之策。”四弟在写给我的信件中说道。 他并不能具体确定那头胖熊的奇袭路线,只能模糊判定,于是他掘开大堤,将那片区域变成了一片沼泽。 而后经过一番搜索,四弟终于在一条小径上捕捉到了在泥泞中艰难移动的胖熊,一枪打爆了他的脑袋,德意志五大名将也全员战死,只有胖熊的总参谋得以逃脱。 七 德意志已经投降,而拜占庭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这座都城,以及附属的几座支城。 “欧陆即将统一。”我感慨道:“只要夺取君士坦丁堡的战船,再联合突利同盟的残余势力,我们便有与那个魔王较量的实力了。” 吴锋的领地虽大,却极为不稳定,而且剑南王家仍在,北莽的魔门伊政宗也绝对不是庸才,如果在西方战事拖延太久,一定会有内乱的危机。 “急信!” 二弟多多罗慌张地冲了进来。 我很少见到刚勇如同铁石的他显得如此紧张,全身的肌rou都完全绷紧,额头上带着冷汗。 但当我看完这封信的时候,我也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土耳其人的都城安卡拉已经沦陷于吴锋的奇袭之策,斯库里的后人们集体殉国,罗德岛水军向吴锋投诚。 一代西漠孤主的后人啊,他们为何如此不堪! 神啊,你为何如此不庇佑西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