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火之晶石 (第1/2页)
“人物降临卡,使用吧!” 在八翼天使的进逼下,李毅虽然被全面压制,但挨揍的毕竟是“小克”,他并不是没有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这边兑换出了人物降临卡,李毅反手就是一个使用。 下一刻,人物降临卡如常化为一道流光,射入了李毅体内。 身体被cao控的感觉再次出现,但李毅马上发现,这次召唤的人物和炮姐或者埼玉老师不同。 在末法时代,超凡之力是非常微弱的,所以被召唤而来的狂君并没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但同样,在末法时代里,平时隐而不见寻常人难以接触的各种法则,或者叫“道”,却会因为力量层次的衰减而变得清晰,变得容易被掌握。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类似于在太平盛世的天朝,官方有力量强大,足以镇压一切魑魅魍魉,所以民众不要说持枪,手掌长的利刃都会被管制。 而在被某国搞得乌烟瘴气的中东,有ZF等于没ZF,几岁的小朋友甚至都能拿AK当玩具…… …… 而从末法时代走出来的狂君,他所掌握的便是,武道! 换成系统说法就是,战斗技巧评价:神级! 因为人物角色的特殊性,这张人物降临卡的效果也和正常的人物降临卡不同: 不是召唤人物虚影降临,一发大招解决问题;而是召唤人物附身,在一定时间内提升你的战斗技巧。 情况倒是有点像当年召唤死神小学生的特殊人物降临卡有点像。 只不过召唤柯南,李毅是主体,只是能获得柯南能力的加成;但召唤狂君,对方是主体,李毅反而成了旁观者。 不过这个旁观,却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绝世机缘。 因为这相当于有个绝世高手亲自给李毅做了一场实战教学。 真手把手教那种! …… 就在狂君接管李毅身体的一瞬间,战局直接逆转。 李毅的力量没有增加,四维属性也依然是被压制的水平,但他的战斗力却一下子飙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彻底压过了八翼天使。 其中的关键,便是狂君的战斗技巧! 那是一种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技近乎道的战斗艺术。 李毅原本的近战风格核心理念是“掌控”,掌控自己的力量,掌控自己的武器,还有掌控战局的一切变化…… 这也是他教给学生的东西。 只要做到了他说的这些“掌控”,一个人的近战能力再弱也弱不到哪里去,真正做到极致“掌控”,那就是李毅所处的水平: 宗师级战斗技巧! 但这也就是李毅的极限了。 更高一级别的战斗技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已经不知道。 连想都想不到,何况是做? 这也是为什么系统给他兑换的技能最多去到宗师级的原因。 最后一个境界,神级,或者说“道”,那就不是外力能给予的。 只能自己领悟。 但问题是李毅是条“咸鱼”,虽然他的一些作为有时候似乎有违“咸鱼守则”,但精神内核上,他就是条彻头彻尾的,只想“闲”着的咸鱼! 让李毅自己去领悟“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系统才会提前给他准备好一个已经悟道了的“老师”,给他一个领悟“道”的机会。 当然,系统依然只是尽他辅助的职责而已,并没有干预李毅的发展。 毕竟秘籍、老师都给你准备好是一回事,但你用不用又是另一回事…… 而“狂君”这张人物降临卡之所以没有使用惩罚,很简单,领悟不了道,战斗技巧晋升不了神级,这本身就是最残酷的惩罚! 至于说成功领悟了“道”的情况…… 系统又不是为了惩罚李毅而弄出来的惩罚,没所谓啦! …… 回到狂君的战斗技巧上。 李毅的“掌控”理念本身是一个极致,所以他走不出这个极致,自然也就无法再进一步。 而狂君给他展示的思路是: “掌控”是有尽头的,总有你“掌控”不了的存在,所以追求极致“掌控”的终结反而应该是,不再想着“掌控”! 这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三重境界论是一致的。 战斗技巧的极致,反而像是没有技巧。 但又不是真的胡乱出招,而是每招每式都合乎于“道”! 什么是“道”? 石头扔起,升到极处会下落,是道; 流水往下,汇聚成江河,是道; 我出刀,你死,是道! …… 也不知道狂君是不是本来就是过来给李毅当老师的,明明他有直接击杀八翼天使的能力,但就是不出杀招,而只是通过战斗把他的“道”一点点展现给李毅看。 直到人物降临卡的效果过了,狂君的虚影消失,八翼天使依然活得好好的! 这样,当李毅拿回身体的控制权后,除了八翼天使被虐了一通外,战斗似乎又回到了之前。 也就是说,假如李毅没领悟到点什么,他的人物降临卡就算是白用了。 他也将继续回到被八翼天使暴揍的局面! 那么,李毅悟了吗? …… “领悟个毛线!” 李毅撇了撇嘴,随意的转身一个“回首掏”挖出了八翼天使的核心,然后扔进随身空间,喂创世树了! 创世树对天使核心这种高密度能量结晶还是很喜欢的。 而失去核心的八翼天使则是身形一顿,然后便化为了一阵光点消散。 原本能把李毅虐成狗的八翼天使就这么被他轻描淡写的抹杀,要说他没领悟到点什么,谁信? 不过,他也不算说谎。 狂君的道他确实是学不了。 那种“我负责出刀你负责死”,“菌要橙死,橙不得不死”的狂傲霸道,李毅这条咸鱼怎么可能学得来? 事实上,“道”这东西,别人的你也是永远学不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但李毅也不是没有收获,所谓触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