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兵至吴淞口 (第1/2页)
吴淞口,进出长江之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廷设有吴淞总兵一职,军城便在吴淞口西岸。陆军水军皆有,合计有军兵六千众,水师战船百余艘。 当然,他这战船就不能同宋国战船相比,最大者不过四百料,也即宋国一中型福船大小,而且数量极少,不过十余艘模样,其他战船皆不足提。 统兵之人总兵董世英,负责江岸巡防,拱卫长江门户。 两月之前,有旨意前来,令其汇同金山卫围剿外海两百五十里的四海驻地花果山。 为此,还破天窗的划拨三艘四百料战舰与他,都是刚刚下水的好船。 可这厮非但不喜,反而愁的牙龈出血,口腔溃疡。 那花果山他曾亲自探查过,虽是未曾登陆,只在海上远远观瞧,却也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那炮口足有腰粗,只一侧的城墙便有十六门火炮,莫说登岸,二里外便会被打成齑粉。 话说这厮平日里也拿了四海诸多好处,四海商船多有进出长江,吴淞江,或明或暗,就不可能不拜码头。 也不单单董世英,近佐的州县文官武将就没有几个是干净的,或多或少都有拿四海的好处。 对自家的金主下手,就有些不地道,关键是四海拳头够硬,他也惹不起。 那金山卫的指挥使也是一个德行,各种借口推诿,直至今日,这兵也未曾出得一人。 这不?南京的兵部尚书吕维祺又书信来催了,真真是令人不胜其烦。 正在熬糟之时,一名老仆躬身入偏厅,低声言道“老爷,四海来人!” 董世英不由手抖,茶杯差点落地,这特么还没寻这冤家呢,结果却是自己亲自送上门。 “不得声张,带偏厅来问话!” 俄尔,一中年书生昂然而入,笑咪咪拱手问道“总兵大人,别来无恙?” 这人他却是认得,年节送礼,十次有六次是此人前来,姓洛,名秉堂,表面上是一个商人,实则就是四海在松江一地的负责人。 “不好!你来作甚?就不怕本将砍了你的狗头?” 董世英横眉言道“尔的东家造反立国,乃是诛九族的大罪。某劝尔等还是及早收手,莫要自误!” 洛秉堂不以董世英的威胁之语为意,拱手笑道“总兵大人此言差矣,某只是一介商贾,不涉政事,今日之所以前来,是有人托某传话而已。 不知将军可否听在下一言?” “尔试颜之!” 洛秉堂对东北向拱手言道“宋国少主有言,三十万大军不日将会猎江南。 凡江南大明诸军将,从者相安,若是举兵相投,不吝富贵赏赐,逆者阖家发配万里海外,若是死硬抵抗,则视其罪行大小予以审判,重者绞刑!” “嘿嘿!” 董世英摩挲着茶杯,阴阴笑道“三十万,你怎的不说是百万,千万?就凭那济州,大员弹丸之地? 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本将今日留你一条性命。 滚! 我董世英贪财不假,却不是背主忘恩之辈,再啰嗦一句,小心尔的狗头!” 洛秉堂仍旧是笑脸相迎,一副唾面自干模样,拱手道“宋国少主之令已然带到,告辞!” 洛秉堂忙的很,侍从室官员几乎倾巢而出,前往各地晓瑜宋国优抚之策。 不指望有人举兵来投,但起码可以令各方势力知晓宋国的存在,真正枪指脑门之时,也不至于拼命死磕。 不出海就见不到宋国的真正实力,这年头消息闭塞的紧,十中有九人县城都未必去得,谁又能知晓海上的风动云聚,轻易就舍明而投宋呢。 那洛秉堂告辞而走,董世英却是脸色难堪,他虽不信四海有如此实力,但空xue不来风,嚣张如斯,必然有所屏障,却是不可等闲视之。 一面遣人前往南京陈情,一面整顿军备,加强近海巡查。 尚不待这厮有所行动,一艘哨船如飞而来,报曰:长江口五十里外海发现宋贼舰队,舰船多不可数,军兵多不可数,航向长江口。 卧槽~这是真的! 这赵氏还当真有胆子进攻大明,董世英再没有之前的从容淡定,当即遣出快骑奔赴各处聚拢兵马,晓瑜州县。同时向南京发出求援急报! 当夜,又有探报至,言舰队已然入得江口,距离吴淞口已不足六十里,由岸上观之,舰船当在三百艘之上,泰西制式炮舰过百,算之火炮超过三千门! 额滴个亲娘,董世英不由手软脚软,这宋国器械当真如此精良?不是他少见多怪,寻遍整个大明,大炮小炮加起来也未必有三千之数,那可是铁!是铜! 这特么要多少银子才能堆出来? 若是所言为真,他又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