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八章立储 (第1/2页)
大明城。 王秦与内阁对蜀地设省改制进行了多次讨论。 蜀国本就地狭人稀,经历了亡国之战,人口更是锐减,多地十室九空,且大多都是老弱妇孺,粮食匮乏,饿死人是常有的事,易子而食更是稀松平常。 大汉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就必须全力改善蜀地民生,推行汉策与帝德。 三川设为三省,三省的各部官吏人选,也早就有了预选。 因此,当韩翼攻破天府城后,汉廷能迅速派遣出官吏接管蜀地治务,快速稳定了蜀地。 随着蜀国的灭亡,昔日的军事重地鱼腹,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王秦将鱼腹的军事力量,迁往天棋关。 日后,天棋关将成为伐魏的重要前沿,韩翼、倪俊等人不必回京述职,直接驻守天棋关,整顿军备。 陈寻和杨明等人则率大军回京,他们的军队数量庞大,如何安置他们,对王秦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理论上来说,拥有这么多兵马,可以为日后进攻魏国打下基础。 但实际上,无战状况时,兵力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赵蜀相继灭亡,大汉的五大军事机构,都将改变。 大宁的都督府,京畿的都督府,暂时不动,河州、鱼腹、广惠,都要重设。 鱼腹的都督府迁往天棋关,河州的都督府迁往了燕都,同时在邯州增设都督府。 南方地区平稳,各地官府都在朝廷的牢牢控制之中,广惠的都督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此,王秦改广惠的都督府为将军府,另派将领前往镇守,同时将蔡鲶调回。 王秦道:“蜀地改为三省,我们大汉的版图上又多了好大一块地方,相应的,各部的工作增加了,所以,各部扩增人手,十分必要,可在此次去年的科举进士中挑选,选优选良,填补进各部。” 程理道:“老臣会立即安排的。” 马践和韩淝已从燕都返回,参与了这次内阁议事,待各项事务讨论的差不多时,马践和韩淝突然对王秦说道:“陛下,我大汉建国至今,已有六年,然国家还无储君,虽陛下年富力强,但储君一事,必须早立,如此,可稳天下民心,可固江山社稷。” 程理:“……” 王秦诧异的看了眼两人,顿了顿道:“皇后只生了两个女儿,还没有诞下皇子,怎么立,待皇后生了皇子,我会立为太子的。” 韩淝道:“陛下还有一子,王恪,虽是顾妃所出,但也是陛下的子嗣,且是长子。” 马践附和道:“臣附议!” 程理:“……” 王秦脸色有些难看,“我说了,只要皇后诞下皇子,我就会立为太子,王恪虽是长子,却不是嫡长,于理于法,皆不合适。” 内阁议事,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王秦温怒的回到寝殿,管彤就带着王恪来了。 “陛下何事如此生气?” 管彤问道。 王恪小心翼翼的看着王秦,躲在管彤脚后,怯生生的喊道:“父皇。” 王秦瞥了眼王恪,道:“没什么,有几个人咸吃萝卜淡cao心想插手朕的私事。” 管彤道:“陛下是九五至尊,大汉天子,您的私事,于天下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说完,管彤拉着王恪的小手,对王秦道:“今天恪儿一口气背熟了三首诗,来,背给你父皇听听。” “是,母后。” 王恪答道。 王秦眼睛中掠过一丝狐疑,“朕今天有些乏了,想小憩一会,管彤,你带恪儿先下去吧。” 王秦态度坚决,管彤有些失望,只好带着王恪,向王秦告退。 待管彤、王恪走后,王秦立即喊范如意进来。 他敏锐的察觉到,今天内阁讨论的某些事,可能不只是马践、韩淝的个人主张,而是有人在幕后推动。 难道是管彤?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秦何等的精明,但凡有一丝阴谋的味道他都能嗅出来。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