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天灾 (第1/1页)
政变结束,繁华的西京城,已经被摧毁了一大半,百姓们在街头嚎啕大哭,还有一些囚犯,没有被抓住,仍在四处作恶。 曹炎被联合军胁迫,下了多道旨意,什么诛成水华九族,逮捕成水华一党的成员等等。 但这些旨意都没有送出宫门就被拦截了。 刚刚抢占了皇宫的联合军,就被禁军给杀的落花流水。 曹炎又重新回到了成水华的掌控中,惊魂未定的曹炎,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让大魏挺过这一难关,至少不能在他手里亡了。 没有一个皇帝,是愿意做亡国之君的。 毕志调动各部,以最大力度恢复秩序,维持治安,全力使西京走回正常轨道。 可摧毁容易,恢复就太难了,尤其是在这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 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都优先支持前线。 毕志苦苦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转,身心俱疲,每日都睡不好觉,睁开眼闭上眼都是在桌案前,头发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花白,整个人都憔悴消瘦。 他感觉自己离过劳死没多远了。 西京的政变,致使两万多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使整个魏国震荡,民间惶恐更惧,影响极为恶劣。 后方遭受如此大的变故,对军心来说,亦是重创。 成水华接获校事的详细密报,大为震怒,天狼卫竟然阴谋鼓动政变,目的就是破坏魏国当下的紧绷环境,是魏国彻底崩坏。 用心何其险恶,用意何其歹毒! 然而,成水华除了痛骂,却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命各部,各地官府,严厉打击国内的细作活动,尤其是针对大汉的天狼卫。 因为打击细作,魏国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暴,但除了扰民以外,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度过寒冬,大魏进入了第二个保卫战的年头。 成水华越发感到心累。 虽然魏国有大仓作为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但若是整个魏国都因战争而荒废了生产,仅依靠大仓,也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对比大汉,魏国逊色了太多。 毕竟现在的大汉,相当于原来的三个国家,整体实力太强了。 陈寻每日都亲自巡察防务,风雨无阻。 他知道,这场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拉开双方的差距。 时间越久,魏国的实力会被削弱的越严重。 而大汉,虽然各方面消耗巨大,但还算平稳。 北面的忽雷,猛攻河陇受挫,部众人心浮动,后方有大部开始蠢蠢欲动,打算趁机偷袭狼丘,吞并忽雷。 毕竟忽雷最强有力的靠山,大汉,此刻正与魏国交手,无暇顾及草原。 倘若等魏国被灭了,忽雷就可以借着大汉之势,在草原上肆意妄为了。 不能给忽雷这个机会! 几个大部落偷偷一商量,立刻拍案决定,组成联军,对忽雷下手。 而这其中,也是有魏国牵线搭桥的影子。 成水华身在秦关,但着眼全局,既然强敌暂时无法解决,那就从弱者开始下手。 将忽雷搞定,缓解河陇的压力,顺便抽调河陇的力量支援其他三面。 忽雷得知狼丘遭受偷袭,也顾不得进攻河陇,一边派人向大汉禀报草原之事,一边急速撤军。 等汉廷获悉,派人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忽雷在回军路中,遭遇埋伏,几万大军死伤惨重。 忽雷更是身负重伤,带着残兵败将不知所踪。 王秦苦心维持的北方支点,就这样被折断了。 太不争气了。 这是汉廷上下的一致看法。 王秦只能暗叹,烂泥扶不上墙。 忽雷败走,大臣们询问王秦,是否救援? 王秦摇头道:“不用管他了,浪费了我这么多人力、物力,却一点用都没有,继续扶持,只会耗费更多的国力,让他自生自灭吧,不用理会。” “派人与草原剩下的大部接触,看他们是否有意与我大汉结盟,对抗魏国,必要时,可许以一些承诺。” 草原的变故,对魏国来说,算是困难中唯一的一个好消息。 四面合围,去掉一面,剩下的三面,仍然极为恐怖,并不能扭转魏国当前的颓势。 春季,是耕地播种的季节。 而魏国的绝大多数青壮都在一线作战,留下的老弱妇孺,承担了基本生产,处于弱势的他们,并不能有效率的完成所有生产。 夏秋之际,魏国遭遇了几十年前所未有的蝗灾,农业遭受了重创。 魏国百姓面对漫天的蝗虫,和颗粒无收的田地,心如死灰。 蝗灾在魏国肆虐一番后,向东蔓延,来到了秦关。 成水华和几十万大军被漫天的蝗虫包围,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黑压压的一大片。 “天亡我也!” “天亡我也!” “天亡我也!” 成水华仰天长叹,声音悲戚,天灾人祸,自古人祸可避,而天灾不可逆。 蝗虫到了秦关之下,大部分都被秦关所在的山脉阻挡,无法飞跃过秦关,进入大汉境内。 早在魏国爆发蝗灾时,大汉就收到消息,提前对与魏国交界的新四省开始收割,虽然很多都是青黄不接,但总算还能保住部分收成。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变冷,蝗虫是无法继续飞移的,基本都会被冻死。 等到蝗灾结束,魏国已经百孔千疮,百姓们哀嚎一片。 一些有心人士,开始煽风点火,指责天灾是由某人引起的。 蝗灾是从魏国爆发,魏国亦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而大汉所受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这说明什么? 说明老天是在针对魏国。 魏国名义上的皇帝是曹炎不假,可谁都知道,真正的掌权者是成水华。 成水华为了对付沙罗、大汉,穷兵黩武,致国内百姓生产于不顾。 因此,惹得天怒人怨,最终老天降下蝗灾,就是为了惩罚成水华。 所以,只要成水华继续掌权,魏国肯定玩完,魏国的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在这种议论声下,成水华遭受了巨大的反对。 很多地方,甚至发生了暴乱,在后来的史书上,史官将它成为起义,将成水华定义为乱臣贼子。 面对这种情况,成水华心力交瘁,抽调兵力,强行镇压。 为了存活,他向大汉和沙罗,分别派出使者,希望能乞和。 但得到的都是拒绝。 王秦是决不会坐视这大好机会溜走,给成水华喘息之机。 同样的,奥莉帕拉就等着攻破魏国,一为报百年血仇,二为瓜分魏国的利益,所以,她连魏国的使者都没见,就直接将他撵了出去。 成水华得知乞和失败,没有生气,只是默默的闭上眼睛,心中悲凉。 曾经的天下霸主,一声令下,谁敢不从,如今却被两个后辈骑到了头上,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有种无尽的凄凉感,英雄迟暮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