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坐地起价 (第1/2页)
双方已坐定,这宋忠便躬身抱拳对李棠道: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将军以弱胜强,一夜间,一举拿下这百万黄巾,夺回起点城,绝对是盖世之功啊!” 李棠受到夸奖,颇有些不好意思,只得道: “宋大人谬赞也!小子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小子建城之时,为了逃跑方便,留下了一条密道,机缘巧合,让小子顺着密道进城,偷了城池。夺回城池不过运气使然,侥幸而已,算不得什么的!” “呃!叶将军太过谦虚了。能够留下密道,而后佯攻月余,而后一夜破城,绝对是运筹帷幄,绝非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啊!” 宋忠言语中充满的至诚,而后顿了顿,接着道: “我家刺史大人得知叶将军立下大破黄巾第一功,故命我前来祝贺,并送来酒rou、银钱,犒赏有功之人。同时,授予将军您正五品官职都尉,另外,给予官职名额从五品1名,正六品3名,从六品10名,正七品20名,名额可皆有将军封赏,而后报备荆州城即可!” 李棠闻言大喜,自己夺回城池,本来就捞了一大批,如今又是收礼,又是升官发财。 果然啊!人呢,不能太老实、太善良。 如果,李棠心系百姓,不忍牺牲他人性命,哪里能够夺回起点城呢?哪里会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呢? 所以,想要升官发财,就要杀人放火才行啊! 杀人放火出名了,就有人找上门来给自己送官职啊!而自己先前,是献上了起点城,才得到了一个最高从六品的官职,中间的差别可想而知。 李棠从来没有想过,徐璆会给自己送官职,其实,他不过是拿那些对他自己毫无用处的官职,来笼络李棠,希望李棠为自己卖命,而李棠,似乎很吃这一套啊! “叶将军也是南阳郡章陵县人吧!老朽不才,恰好也是将军的老乡,叶将军如今可是我们章陵县的骄傲啊!昨日刺史大人希望亲自来慰问将军,在下听闻,马上自告奋勇讨来此差事,希望一睹将军的英姿啊!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 如今,我们的家乡章陵县正遭受黄巾军的攻击,刺史大人希望能够有人,能够平定章陵县的黄巾军。所以,老朽希望将军看在乡亲的份上,能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果,将军能够平定章陵县黄巾叛乱,老朽愿意保举将军为章陵县令,掌管一县之地。” 没有想到,这宋忠还是南阳章陵人,倒是李棠的老乡。可见,这徐璆为了拉拢李棠并支开李棠,用心良苦啊! 其实,李棠只知道宋忠是自己的老乡,根本不知道,这个宋忠在历史上,也是个牛人的!首先,他是汉末的大儒,桃李满天下。不仅,他自己是历史武将,连他的好几个学生,都是历史武将的。不过,他的学问好,谋略差了些! 也幸亏,李棠不识得宋忠是历史武将,否则,必然要把他给扣在起点城,而后,和徐璆讨价还价,讨要此人的。 宋忠提的建议,真的打到了李棠的心坎上了。李棠本来就想在大陆上面建功立业的,只是苦于兵力,不能随意调动。 因此,始终只敢放出30余万军队,不敢多放出来。 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自己怎么能够错过呢?至于,徐璆的算计,别说李棠没有看出来,即使看出来了,李棠也不会在意的。 至于,说从荆州城到章陵县,路程不到8000余里路,以每天200里的行军速度,从管道赶路的话,不过月余的时间。 如果,全部都是骑兵行军的话,这个速度将会更快的。而李棠行军,自然带的肯定是全部的骑兵的,一人双马,估计一天1000里,是很轻松的。 “老大人您有所不知啊!我也听闻家乡遭到黄巾贼的洗掠,乡亲们都在遭罪,我早就有讨伐的他们的心思了。只可惜啊!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手下多是骑兵,每日人吃马嚼,耗费甚巨啊! 正是因为拖不下去了,我才孤注一掷,冒险攻打起点城的。如今,我军中缺少粮饷,有心讨贼,却也是有心无力啊!” 李棠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所以不叫苦白不叫苦啊! “这……将军缺少粮饷,自然是发不了兵,我想刺史大人也是能够理解的。不过,如果我能说服刺史大人供给粮饷,将军是否能够率领大军出发呢?” “那是自然。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