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传奇之冠军之路_第十八章齐齐哈尔首届旱冰大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齐齐哈尔首届旱冰大赛 (第2/3页)

是我们的学习的最后一个科目。

    对于这一次的首届旱冰大赛,戚姐唯一的短板就是,参赛的人员太少。

    如果是我参与策划,我绝对会把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水准的参赛者合理安排。

    而不是像纯业余性质的凡是报名即可参赛!

    这样的参赛选手,没有经过淘汰赛选拔,是极其不正规的。

    打个比方说,你只需要会滑旱冰,就可以报名参加比赛!如果只有三个人参赛,那么,这三个人,就会自动成为冠亚季军!

    因此,没有一套详尽的参赛流程,就是这一次大奖赛的最大短板。

    虽然我没有正式地参加过任何体育比赛,但是对于花样冰刀的规则和比赛方式,还是比较了解的。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运动员选拔方式。

    基础的赛事,是最直接的方式。

    以美国为例,参加奥运会的很多选手,都不是专业的体育人。

    八成的参赛者,都是由个人爱好起步。

    如果你有真正出色的能力,在某一个项目里面自认为比较优秀。

    在学校期间,就可以参加校办的运动会。

    取得一定的名次之后,上一级,报名参加类似于一个区的运动会。

    然后是市级,州级,全国级依次类推。

    一般都是取前三到六的名次,继续上行。

    当你获得了全国的赛事晋级名次条件后,就可以直接参加世界级的各项赛事。

    很清晰,很合理的运动型人才选拔机制。

    而在我所知道的,我接触的国内很多赛事,大部分都是体校专业运动员参赛。

    体育人才,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就业上占有更多的优势。

    曾经有很多因为学习不好的孩子,被家长送去体校,其目的只是为了将来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些所谓的体育人才,在最初一开始,就被离了基本的体育精神。

    成了某些曲线就业的手段。

    还是拿最简单的花样冰刀的为例子,女孩子学习初级冰刀的最佳年龄是七岁,男孩子学习花样冰刀的年龄是九岁。

    我认识的一个母亲的同事,王阿姨家的姑娘就是四岁开始学舞蹈,七岁开始练习花样冰刀的。

    在她家孩子从市级比赛获得前三之后,本应该直接可以参加省级的花样冰刀赛事,结果,在比赛的前期准备时候,就被她教练家的孩子顶替掉了参赛名额!

    诸如此类,种种不合理的赛事机制,我们不在此评说。

    很多新闻报道过,前奥运冠军在退役后,在澡堂子搓澡!

    这就是所谓专业运动员的多数写照,当你年老体衰,所有的年轻时候的努力,和所获得的荣誉,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

    真正的体育机制,应该是展我所长,万类霜天竞自由式的合理选拔机制。

    一九八八年我在齐齐哈尔第四中学毕业,从小酷爱足球的我,无数次地梦想着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运动员。

    从初一开始,体能训练长跑,每天清晨的场地带球训练都是自发的。

    后期参加了四中校队,我是后卫。

    还没等我全身心投入足球运动,母亲对我说,足球,玩玩就行了,你看看那些足球明星,哪一个是高个子?!马拉多纳,一米六!

    母亲用很好的例子,完美地打消了我的足球梦。

    后来,在我生日的那一天,某一年的五月十九日,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足球运动彻底在我的生命里消失!

    那一天,是中国足球的耻辱日,我不想再提。

    打那以后,国内的足球联赛,我一场都没看过!

    假哨,假球,赌球横行泛滥的年代,那也是体育人的耻辱!

    书归正传,齐市哈尔市首届金马杯旱冰大奖赛开始进入报名程序。

    来自社会各界的轮滑运动爱好者三十多人,报名参加了这次金马杯旱冰大奖赛。赛事设立花样和竞速两大项目。

    每个项目每组取预赛前三名进入复赛,最后按照成绩确定最后的名次。

    我是最后一个报名的。

    因为除了体育局群体科带来的裁判,各个轮滑俱乐部旱冰场的老板都知道,这次比赛,没有轮滑高手。

    从第一个室内轮滑馆开业到这次比赛,所有的轮滑爱好者才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努力适应带上鞋的轮滑鞋滑行。

    经过初赛,进入复赛的轮滑爱好者,要么是我小时候的玩伴,要么是我曾经教过的徒弟。

    只有一个人,十一年前我见过。

    那个叫我小屁孩的那个,长发牛仔裤。

    我看了看报名表,原来他叫高森。

    很不错的名字,谐音高深。

    真的是山水轮流转,人生何处不相逢?!

    说实话,我必须要感谢他,当年对我的不屑一顾。

    激励着我很快超越他。

    毫无疑问,看高森信心满满的样子,估计他不知道我也参赛。

    哎!兄弟!还认识我不?一个有着黑胖的女子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嗯,我们在花园旱冰场见过!我点点头说。

    我好叫刘洁,明月岛啤酒厂的。你也来参赛啊?我看你的单位写的是大仓?咱们可是一个系统的!

    嗯嗯,你报名了吗?我的记忆闸门打开,对她有点印象。和这个刘洁,的确有几次在龙沙公园旱冰场说过几次话。

    我就是奔着女子第一来的!那个双缸洗衣机就是我的!刘洁眼睛里仿佛是冒着红光,紧紧地盯着场地中央那冠军奖品。

    哦?这么自信?我心里暗暗好笑,刘洁的水平我深知,毕竟是在龙沙公园旱冰场一起锻炼过。

    哥们你在这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