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六节 进军 (第2/2页)
毓。知茶局的事,有知茶局的朱彪,有邱公公,有镇南王府,最不济还有他派过去的人顶着…… “这里就是长清坪?” “是!”陈橦环顾四周,鸟语花香,春风怡人:“百余年前,南桑于我云照的那场战争便是在此处开始最终大决战,战后这山上的杜鹃开的就更红了。听老人们说,当时大地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褐色,血流成河,许多鲜血无法凝固,山中的杜鹃浸泡再血河中,盛开的杜鹃都是将士们的鲜血所化……所以才有长清坪十里血杜鹃之说。” 俞永和听了这话,再瞧着满山红艳艳的杜鹃,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陈橦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再去看那红花,还真像是鲜血一般。 “报……”一名小将穿林而来。 陈橦勒住马匹:“什么事!” “启禀将军,刚在前面抓到两个舌头!” “可是山匪?”俞永和探头问道。 “并不是……”小将摇头道:“是两个进山的樵夫……据他们说,前几日山里的确来了一批生人,有男有女,大概四五十人。” 俞永和喜道:“可问了位置!” “樵夫说应是往西首的狗牙岭去了!” 陈橦道:“好,传令下去,左右队集合作前锋,朝狗牙岭方向进发,本将领大队随后便到!” 那小将领命传令去了。 俞永和神色飞扬,他自是开心,说不马上便能救出俞毓,这样一来自己首先可以避免镇南王这门亲事出意外,顺带着或还能取个头功。 毕竟老头子也曾暗示,这伙人可能就是火烧兴翟驿站之人。 剿匪的功劳可以给郭天绪,这种小到芝麻粒的功绩不要也罢。 捕获火烧驿站的贼人可就不同了。那有可能是被八国传颂的功绩! 俞永和不傻,怎么可能拱手将送上门的肥rou平白送人。到时候大不了给个协同作战的“边角料”给郭天绪,也就得了! 俞永和催促进兵,走了一段路,陈橦忽的又下令众军停下休整。 俞永和疑道:“陈将军……天还这么早,怎么突然停下来了?” 陈橦道:“俞大人有所不知,这长清坪方圆有四十多里,大小山峰也有二十多座。若论道路险要,当属主峰长清山。那狗牙岭是个小山坡,不足百十丈高,出了山后有条斜河流过,更无险可守,理当无人会将此处当做贼窝才是!” 俞永和喝道:“陈将军,你是熟读兵书之人,可那伙人却不同了……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莫说讲究安营扎寨了,就是给他看个海捕文书都认不清杀头的是谁?” 陈橦道:“话虽如此,还是先派人去看看也好!免得大军劳师疲惫,到时候扑了一场空,士气可就受挫了!” 俞永和道:“什么士气不士气的,本官只晓得那贼人可能就在那里……陈将军,快发兵吧!” 陈橦道:“俞大人,咱们出城之时便有言在先。您只是随军的督导,而指挥权再本将!这些兄弟都是随着我出的军营,自然要由我带回去。” 俞永和还要再说,却见陈橦已经下了马匹,招呼一名小校安排探路去了。 俞永和颇感无奈,他们终究不是定州府兵,对自己的号令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罢了,等便等吧。 陈橦令军士准备造饭,待探子回来之后,再继续行军。 自己则引着俞永和坐到一颗苍松树下,取了酒水,请俞永和先行歇息。 约摸半个时辰,探子快马回来。 “禀将军,狗牙岭上却有几间茅屋。属下瞧见似有人在里面活动。” 陈橦就着酒啃了一口烙饼干粮:“可瞧清有多少人?” “大概有数十人,新山坡上林子稀少,属下藏的远,未能数清。” “好!辛苦了,先去吃东西吧。”说完,自己又啃了一口烙饼! 俞永和见他仍旧无动于衷,急切道:“陈将军,这都探明了山上有人,为何还不动身?” 陈橦道:“大人莫急。狗牙岭林木稀少,若是我们这个时候前去,还没到山下,那伙人便已瞧见逃跑了。眼下太阳就要落山,今日是月亏之夜,我们可以乘着夜色偷偷摸上山,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下那伙贼人……” 俞永和哪管这套,他只想尽快救回俞毓,当即喝道:“陈将军……我官阶高于……” 这话没说完,陈橦便已站起身来,“哼”了一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我朝规矩,文官不可节制武将。这是行军剿匪,不是公堂判案。俞大人若是觉得陈某做法不对,我大可领兵回去,俞大人只管调定州府兵前来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