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一三节 齐王谋天,百官受质 (第2/2页)
大臣们签字画押,政权移交到齐王手上,那么他们便是“开国功臣”,随时可能会加官进爵。 行宫的大门很快便被突破,前殿的两百多名士兵连连退却,众人接连退进殿内,稍稍慢了一步,便被射来的羽箭插成了刺猬,横尸殿外。 李晓光派兵将前殿围住,并不急需攻进去,而是派人将齐王请来。 大局已定,正主自然是要粉墨登场的。 齐王再羽林卫的簇拥下,颇具霸气走上石阶,面对着殿外站着的数千羽林卫,心中一片感慨,仿佛间现在便是他的登基大典,台阶下站立的是文武百官,齐声道贺,加冕登极。 齐王道:“众将辛苦,本王铭记在心!” 李晓光当先贺道:“臣等为齐王解忧,为天下解困,愿于齐王齐心合力,共扶社稷!” 众军则高呼:“齐王威武,齐王威武!” 齐王很满意现在的状况,过不多久,自己便会君临天下,这偌大的云照便是他一人所有。 而现下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前殿没的大臣们写一份文告,昭示天下。 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接班人! 谁,才是云照未来的圣人! 年号都已经想好了。 父皇的年号是“永宁”,永保安宁。 而自己,则叫“永庆”,庆这个字,远比宁字更让自己满意。 庆幸哇,庆幸袁廷贞那个老狐狸推举自己做了监国之位。否则,一切还没有这般顺利。 此事完结,庆祝一番,何乐可比。 齐王转头,胜券在握。干咳一声,唤道:“诸位大臣,本王无意伤人性命,本王所要的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只要内阁拟文,六部盖章,布告天下,本王可保诸位依然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大司马董万城喝道:“齐王,你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么?这里是圣人的灵柩,你竟敢在圣人面前忤逆不孝,不怕后人笑话么?不怕天下耻笑么?” 齐王冷哼一声:“董万城,你处处于我作对,如今已是死到临头,还想着强出头来。若是本王一声令下,定先拿你人头祭天。” 董万城道:“大丈夫死而后已,但求一个问心无愧。你身为监国,却又做出此等有悖天下人心之事,我等身为人臣,自是可以将你痛骂!” 齐王哈哈笑道:“笑话,你们当中有几个人认我这个监国,又有谁为我令是从?今日你们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否则,休怪本王无情。” 李晓光近前两步,道:“齐王……” 一句话没有说完,齐王转眼瞪了他一下:“嗯?齐王?” 李晓光连忙会意,改口道:“启奏陛下,陈勇信正率兵攻打外城,末将担心时间不足,望陛下尽快决断……拿到内阁文书,立刻撤了陈勇信的军权……” 齐王岂会不知,行宫外,陈勇信并着围猎而来的甲士至少应有两千余众,而五营官兵距离行宫不过百里,急行军的话一两个时辰内前队便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齐王又喝一声:“诸位若是在不决议的话,本王便令人攻进去了……” 殿内众臣闻言,心惊胆战。眼神全都望向袁廷贞等几位内阁大臣及四王。 袁廷贞并不是不想说话,他在盘算。 算一算到底谁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齐王的确是围住了前殿,可这并不代表齐王一定会赢。相反,齐王的做法一定会得到更多疯狂的报复。 此时若是表态支持,也是更加冒险。 他能够成为内阁首辅,除了能力惊人之外,再政治上的投机更是屡屡获胜。 审时度势,确保万无一失,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 袁廷贞走向四王所在:“诸位王爷,您们看现下应当如何?” 潘广尧道:“我是没什么主意……齐王这孩子是不是没救了?” 潘广尧的一段话说出了两个故事,听的袁廷贞有些茫然。 袁廷贞道:“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潘广尧道:“我看呢,不用我们出面,眼下马上便有人来救咱们了……” 袁廷贞故作惊讶:“陈将军尚未攻入内门,远水难解近渴,只怕……” 潘广尧道:“咱们拖了这么久的时间,按道理,晋王、康王、昭王还有那个瑞王,想必应该马上便到了……” 沈牧远远听了这话,心中登时豁然。 怪不得自己总觉得少了点甚么,夺嫡大战,岂能只有齐王一人登场。 这东海老王爷瞧着大大咧咧的模样,实则心思足够缜密。 想来也是,能够稳坐一方诸侯?哪一个是等闲之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