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入金陵 (第1/2页)
建威二十六年六月三十日。 自刘守义率领第四舰队到达金陵两天后。 陆军第一军第二师与第三师也已到达金陵城下。 而这两日,金陵城中已经全城戒严。 所有城门也已关闭,百姓们只得被强制留在家中。 再无人能出逃。 另一边。 赵辅逐渐苏醒后,本想回到金陵。 但被左右劝阻,赵辅无奈。 只得向劲江口而去,打算组织军力,重回金陵。 并向朱见深上表请罪。 只是赵辅刚到劲江口。 就得知了汉海王国第三军第七师,第八师已向南昌,九江进军。 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五军十四师,十五师已进入湖广南部,第四军第十师也已进入江西南部的赣州府,南安府。 前锋已直指建昌,吉安两府。 眼看江西东南部,湖广南部局势即将溃烂。 赵辅手无大兵,无能为力。 又想起南京和中都诸事。 不仅素然泪下。 自从第二军控制淮安后,便立刻兵分两路,向凤阳开来。 而凤阳各地全部加一起也仅有三万人。 除去中都留守司所辖勉强算精锐外。 其余各军连杂牌军都算不上。 何况中都之地,武备废弛已久。 除去城墙,几乎没有可取之处。 故而当第二军第五师,第六师进入凤阳府后。 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抵抗,一路高歌猛进。 第五师仅用半日便占领盱眙,之后一路向西,经飞熊卫,英武卫,直取淮河,八公山旁的寿州。 寿州乃淮南重镇。 只要占领寿州,汉海王国便可在淮南站稳脚跟。 而且控制寿州后,还可由此占领淮北,汝颍地区的,颖上,颍州,亳州等地。 不仅可以将淮北也掌控在汉海王国之手。 也可以此打破大明在汝颍地区的防御。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 未来汉海王国都将占据主动。 第六师在越过磐石山后,也仅用半日便拿下了汴河上最重要的重镇虹县,并向宿州急行军。 只要占据宿州。 凤阳最外围的防御便会崩溃。 凤阳也会彻底与大明北方断绝联系。 这时第五师和第六师在回头进攻凤阳。 凤阳便会轻松占领。 凤阳布局和京师顺天府差不多。 由宫城,皇城和外城构成。 皇城与宫城与京师紫禁城一样。 在承天门以南,便是凤阳的正门洪武门,洪武门左便是前左甲第门,右便是南右甲第门,而北方两座城门分别为后右甲第门和北左甲第门。 西面为涂山门,东面由北向南分别是长春门,独山门和朝阳门。 皇城外也有护城河围一圈,城内共有一百零四个坊市。 中都的作用主要是以祭祖为主,内部各种祭坛,祭台众多。 还有明皇陵位于其中。 就面积来说,中都凤阳府是大明最大的一个都城。 除去中都留守司外,还有兵马司共同护卫中都安全。 只是如今在汉海王国的兵锋下。 中都凤阳府,已经摇摇欲坠了。 …… …… …… 六月三十日早上辰时初刻。 第一军第二师,第三师高亚预,马坚,宋毅,贾昀四人前往第一舰队驻地,向刘守义拜会。 看着众将到后,刘守义命人打开了一幅金陵城的地图。 “诸位,我军已汇集金陵城下,金陵城中虽守军有三万,然真正有战斗力的,是由魏国公徐俌所统领的中军都督府诸军,不足五千人,故而我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第二师负责走西面观音门,进玄武湖,由神策门入内城,另一路走凤台门,占领雨花台,由聚宝门入内城,而我则与第四舰队由北面攻凤仪门,狮子山,后三军在清凉山,钟鼓楼两地会师,向皇城发起攻击,记得,此战尽量不使用重炮,金陵未来将是我大汉国都,我可不希望金陵被炸为平地,另外那个孝陵与凤阳那边的皇陵一样派人妥善保护,如有守灵人,只得让其继续在孝陵居住即可” 刘守义说完,众人立刻领命。 金陵已经被刘守义定为大汉帝都。 自然不能破坏严重。 所以攻城之时,重炮是绝不能用的。 但是各军还有虎蹲炮,速射炮,最不济用震天雷轰开城门,也无不可。 所以重炮也并不是必须要用。 如今汉海王国有十万大军汇集金陵城下。 金陵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就算不用重炮,也就是耗时久一点而已。 最终金陵还是难逃被攻破的局面。 刘守义布置好后,要求众人在巳时前做好进攻准备,巳时初刻,三路大军同时发动攻击。 众人则便纷纷领命离去。 众人离去后,刘守义抬头看了看金陵城墙。 今日定要攻破金陵。 而这时在凤仪门上,徐俌,蒋安,王货三人及军中众将立于城头上。 “其他人呢” 徐俌看了看众人,问道。 “哼,都是一群胆小怕事之辈,一群衣冠禽兽,要是金陵守住了,洒家定要上奏陛下,将这些人满门抄斩” 蒋安愤愤的说着。 徐俌听后,悲从心来。 或许自己已经没那机会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