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2章:年度实弹射击胜利归来 (第3/3页)
时宿营点搭好帐蓬。 晚上十点之前,六个炮班的射击掩体全部完成,并在副连长朱金陵的组织指挥下,各炮班的瞄准手按要求完成了赋予射向。 炮四班的瞄准手是邓贵云,这是只老鸟了,梁荆宜可以放一百个心。 十点半晚点名,连长姜子军传达了去营里开会的指示精神:明天上午的训练安排是实弹射击演练,前方观察所人员带上相关器材,由指挥排长凌建科带队,七点钟到营里集合,炮排这边则是由副连长朱金陵具体负责;下午各炮班将实弹射击当天的炮弹准备到位,射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由炮阵地的干部负责督促检查。 两天一夜没怎么合眼,眼皮子打架打得昏天暗地,梁荆宜钻到帐蓬里,什么脸呀脚呀也懒得洗,就直接徜徉在了梦乡里。 四班有两顶帐蓬,他和董富贵睡一顶,王成武、彭取希和邓贵云睡一顶。 十七日下午三点,在炮班长的带领下,各班人员将炮弹搬到掩体内堆放整齐。 王成武发牢sao说:特么要是分在别的班就好了,还可以省点力气,少搬四发炮弹。 借这个机会,梁荆宜给王成武好好上了一课。 他说起了四年前,第一次参加年度实弹射击的“辛酸往事”。 他说,那年炮四班的班长还是宗儒麟,当时也是打二十八发炮弹,但临时存放炮弹的仓库,距离射击掩体有近五百米之遥。你想想看,装进箱子的铁疙瘩有一百多斤,距离又是五百米,班里才五个人,要是人人都动手,少说也得六趟才能搞得定。而现在炮弹被拉到掩体边上,只需要你弯个腰、动个手、挪个几步就到位了,你小子还有什么想法? 王成武被他问得没脾气,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班副董富贵经常嘲笑这货连“偷懒”都没一点技术含量的,在梁荆宜看来,也的确如此。 十七日下午四点,团里下达通知,对次日实弹射击作出了具体安排。 之前在夜训阶段,全团疯传的“夜间射击”成为现实。 通知上安排得很明确:十八日凌晨四点,榴炮二连四炮进行第一发试射,紧接着便是一连和三连的四炮进行试射。 天不亮就开炮,这不是“夜间射击”又是什么呢? 至于装药嘛,继续全号装药不变,团里这么安排,省了装药变换来又变换去的麻烦。 听到打全号装药这个“坏消息”,梁荆宜不免又担心自己的耳鸣来,但是现在也由不得他了。 四点半,营里召集各连主官开会。 六点吃过晚饭后,连队召开了连务会。 在会上,连长姜子军说,这次实弹射击是打山上的六个固定目标,包括夜间和白天射击两种,炮阵地距离目标点大约十五公里左右,炮弹将直接飞越LC县的上空。为了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团保卫部门已提前与当地政府协调,对部分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进行了有效的疏散。因此,这次实弹射击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各级指挥员在实弹射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检查表尺和方向,确保绝对安全。 指导员胡一宏的动员直接了当,他说,榴炮一连今年最后一锤子买卖了,成败就靠在坐的各位了。 会议结束后,翟银金和梁荆宜被留下。 胡一宏说,考虑到梁荆宜耳鸣的问题,他、连长和副连长三个人商量后决定,明天实弹射击,由排长翟银金负责指挥四炮发射,而梁荆宜负责检查表尺、方向和装填情况。 也就是说,在四炮发射时,梁荆宜可以用双手捂住耳朵,以减轻炮弹出膛瞬间,产生的巨大声响对本已受伤的耳朵造成再次伤害。 开完会,在回去的路上,翟银金笑着对梁荆宜说:“老梁啊,这次我抢了你的饭碗,你该不会恨我吧?” 梁荆宜先是长叹一声,紧接着又眉开眼笑了:“我爱你都还来不及呢,排长。” 俩人旋即哈哈大笑。 十八日凌晨两点五十分起床; 三点,吃早饭; 三点四十分,火炮瞄准手装上夜视仪,各炮手就位,严阵以待; 三点五十八分,坐镇营阵地指挥所的副营长王国建下达“二连四炮注意”的口令,这是准备试射了。 五分钟后,一连和三连的四炮,又分别进行了四发试射。 梁荆宜是捂住耳朵也没用,四发试射打完,他有种被五雷轰顶的错觉。 翟银金让他跑远一点,他却强撑着说:自己班里的炮弹,哪怕含着泪,也得看着你们把它打完。 七点半,一营炮阵地上“嘭嘭嘭”的炮声就停止了。 紧接着没过多久,就是副营长王国建通知:各连可以擦炮上油,然后有计划地回填掩体。 八点,从前方观察所传回消息称:一连是三个连队中打得最准的。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炮排的人捅炮时齐声喊“一二一”的号子声,都要比平日里高出好几个分贝来。 连长姜子军从前方观察所回来,听指挥排的人透露,三个连长里面就他走路是横着走的。 有了点成绩嘛,底气十足。 再说了,窝在营里被其它两个连队压制得久了,他就想借这个机会发泄发泄,顺带着豪横一回! 吃中饭集合时,他当着全连人说,今年实弹射击对于榴炮一连来讲,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正名之战’。 指导员胡一宏当场表示,这一锤子买卖成功了,返回营区后全连集体加餐,而且还是加鸡腿和啤酒的那种“有档次的套餐”。 此话一出口,自然是引得掌声雷动。 下午两点,炮兵团车队完成集结后,沿原路摩托化机动返回。 五点半,顺利回到营区。 历时四天的年度实弹射击,顺利圆满完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