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三十章:总得有人负责  (第1/2页)
    陶宏元提了一把喷壶,正在仔细地替一株十八学士喷着水,这些天来,天气一直晴好,阳光明媚,但相应的,灰尘却也多了些,这株山茶名品的叶片之上,却也落了不少的灰尘,此刻,清亮的水流滑过叶片,在叶片之上先是冲出了一道道的印痕,紧接着整个叶片便显得翠绿欲滴。    花园里山茶不少,但像十八学士这样的名品,却也是不多的。    管家陶正急步而来,垂首道:“学士,付参军又来了,跪在府外呢,说要是学士不见他,就跪死在外头。”    陶宏元提起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替山茶松着土,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    “学士?”陶正又叫了一声。    陶宏元站了起来,扔了铲子,往屋内走去:“他要跪便跪吧,要死也由得他。”    “学士,他这样跪在外头,毕竟不好看,而且他要是乱说起来......”陶正欲言又止。    闻听陶正此言,陶宏元却是回过头来看着他,冷笑道:“他想要说些什么呢?”    陶正心中一凛,躬下了身子:“小人明白了,小人这便去赶他走。”    回到书房,陶宏元的脸色却浑然没有了刚才的镇静自若,坐在书桌前,提起笔来,想要写几个字来平复一下仍然激荡的心情。可笔是提起来了,却不知写些什么,直到偌大一团墨渍落在了上好的宣纸上,就像是在美人脸上扔了一砣屎,心情顿时更坏了,重重地将笔扔在了桌面之上。    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胡茂的邕州之行,如今看来就是败笔之中的败笔,自己真是昏了头了,怎么能同意让胡茂去做这样的事情呢?    难道当初就没有考虑过有失败的可能性吗?    大意了啊!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如今那个岑重,拉开了架式,丝毫不加掩饰地一路浩浩荡荡地往桂州而来了。    这位招讨使,上任以来,第一次准备来拜见自己这位安抚使了。    想必他此刻的心情,一定美得很。    胡茂被擒,阮清政被抓,整个邕州的羁縻州被岑重一体拿下,这一条又一条的重磅消息对于陶宏元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    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暴露在了岑重的面前。    他来桂州,是与自己摊牌的。    他想要什么,现在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了。    官场就是这样的现实。    前几天,整个广南西道上所有的官员,见到自己都还跟老鼠见了猫一般,但当邕州那边的消息传来,桂州各级衙门之中的官员,顿时便请假的请假,告病的告病,差不多一半的主官,都不班儿了。    而这,还算是客气的。    有一些不客气的,早就已经派了心腹之人,去半路之上迎接岑重去了。    这是看准了自己要一败涂地了啊!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陶宏元知道自己就要一败涂地了。    不过那些认为自己要倒大霉的家伙们,恐怕也要失望了。    岑重真想要把自己往死里整,就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地往桂州来,他只需要将自己的手里掌握的那些东西,包括胡茂、阮清政等一干人往上一交,自己就将跌入万丈深渊。    可他却往桂州来了。    这是要与自己交换了。    岑重的脑袋瓜子很是清楚啊,过去是自己小瞧他了。    他真要把这些交上去,那就立刻会成为震动天下的泼天大案,想要审查清楚这个案子,只怕非得让两府里来上一个相公坐镇,御史台倾巢出动才行。    可这样一来,他岑重还能得到什么呢?    作为当事人,自己说不得要去乌台里睡觉,他呢,纵然不进乌台,也得在汴梁随时听候上面问话吧?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他才会巴巴地往桂州来呢!    摆出这个阵势,不就是给自己看的吗?他是想要告诉自己,咱们有的谈,可别破罐子破摔,弄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现在,也只能谈了!    只是,真的有些不甘心啊!    仰靠在椅背之上,闭着眼睛,陶宏元考虑着怎样才能尽最大可以地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陶正去而复返。    “学士,军队进城了,庆远军回来了!”    “嗯?”陶宏元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庆远军?”    “是庆远军,领头的是原庆远军的一名营将,叫王启年的,另一个却是岑招讨使的心腹手下,叫刘益国,是一个独眼龙。现在整个城里已经有些慌乱了,这两个人各带了一个营的士卒先行进了城!”陶正战战兢兢地道。    陶宏元点了点头,却是站了起来。    得,没得什么好谈得了。    岑重这是进一步向自己摆明了态度。    自己,有的只是接受。    好吧,却看看岑重给自己开出了什么条件吧!这个人是个聪明人,想来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耽搁了自己的大事。    孰轻孰重,对方应当是很清楚的。    有一句话,陶宏元没有说出来,但心里却明白。    自己已经是一条落水狗了,痛打自己一番或者会有心理上的快感,但却不会有实质上的收获,反而会极大地影响岑重接下来的想要得到的东西。    “开中门,让大郎代表我去迎接岑招讨使!”陶宏元叹了一口气,道。    “学士,您不亲自去迎接一下吗?”陶正嗫嚅着问道。    陶宏元摇了摇头:“我病了,病得不轻,自然不能去门外迎接,这一切,大郎会跟对方说清楚的。”    仪仗排开,鸣锣开道,武士左右护持,威武的清街声音之中,街道之上拥挤的人群忙不迭地向着两边避让,敬畏的眼光看着前呼后拥着的正中间的那位身着紫袍的官员。    身着紫袍,代表着的便是三品以上朝廷高官。    桂州是广南西道的治所,在这里,也算是高官云集的地方。但平常时节,看到最多的,也不过是身着红袍的官员,更多的还是青袍。    紫袍,事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