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明德见闻 (第1/1页)
到达衙门之后,白少棠收到了为自己量身裁剪,修改过后的新官服。 换上新官服,白少棠一亮相,立刻受到了成四通和一大票衙门捕快的称赞,称他相貌英俊,颇有乃父之风云云。 白少棠有了制服和官刀,就能随着吝玉守一同巡街,盘查在刑狱司纵火之后逃匿的罪犯。 明德坊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上午捕快们已经按照自己各自巡逻的片区,简单盘问搜查了一番居民,并无所获。 下午则由吝玉守带队,对整个明德坊进行“地毯式排查”。 大魏朝十分注重“国泰民安”这四个字,国风尚武,对外不断用兵,用进攻的策略来保证国土和百姓不受到异族外帮的侵扰。 对内则注重刑部的捕快系统,通过大量的捕快来打击犯罪,控制民众。 因此魏朝捕快系统的势力极大,每一个捕快都对自己片区的情况了如指掌,也滋生了大量的冗兵和腐败。 白少棠一下午跟着吝捕头逛遍了整座明德坊,终于对自己从小生活的这片地方有了一个大致且立体的认识。 坊内的居民和做生意的商贩都对吝捕头尊敬有加,一听白少棠是白山海白捕头的儿子,再看白少棠的眉眼,确实与白山海有几分相似,任谁也会对白少棠竖起大拇指。 日近黄昏,白少棠和吝玉守一无所获,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人员,更没有发现刑狱司纵火者的行踪。 虽然没有什么成果和收获,但是白少堂他们依旧要回衙门述职。 走在回衙门的路上,白少棠忍不住问吝玉守道: “吝伯伯,咱们就这样一无所获,回去能交的了差吗?” 吝捕头笑了一下,拍了拍白少棠的肩膀解释道: “没有办法,也得回去如实禀告,看看上头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这种案件虽不常见,但一两年里也能遇见一次,这就是个麻雷子,说不定会炸在谁那里。 最后在哪个坊里被找到了,哪个坊就倒了大霉了。 这逃犯能从刑狱司的围剿中逃脱,又隐匿在这么大的长平京里,谁能轻易找出来? 说不定那逃犯已经逃之夭夭了,到最后都会变成一桩无头悬案。 就算是找到了,抓住了是大功一件,抓不住就是失职,不好要丢官掉脑袋,上头正愁没人顶包。 而且抓人也有风险,谁都愿意升官发财,但谁又愿意拼命?为朝廷办事就图个安稳,若想寻求,又何必为朝廷办事…” 白少棠听吝玉守说了这么多,止不住的点头,吝捕头明显是把他当自己人,才会给他这个毛头小子解释这么多。 吝玉守见白少棠不住的点头,知道他一定是听进去了,也明白白少棠是个懂事的,既不迂腐,也不油滑,就咧着嘴哈哈一笑,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吝玉守又接着问道: “少棠啊,你跟着我这一下午可有什么感受?” 白少棠想了想,回答道: “我感觉咱们捕快比我想象的更安分守己,忠于职守,也更受大家尊敬。” “哈哈哈哈。”听闻白少棠这么说,吝玉守不禁大笑道: “你说的是只限于咱们明德坊的捕快,其他坊市的捕快,可不像我们这样。这都是你父亲治下有方,把大家教导得这么好,所以才受到百姓爱戴。” 就这样,白少棠一边和吝玉守聊着天,一边回应着晚霜的提问和吐槽,一下午就这么匆匆过去,回到了衙门。 衙门放班的时间一般为酉时三刻,也就是下班时间在下午五点四十五,下班之后会留下一部分人当值,其他人回家休息,紧急情况会通过狼烟、大钟、通传和信号火筒来召集人马。 白少棠本以为成四通会给大家简单开一个总结的小会,没想到他放班比谁都早,似乎根本就没有把刑狱司大案当成一件大事。 放班之后,捕快们的生活很丰富多彩,有心于武道和仕途的年青捕快们大部分会选择,回家修习功法,勤练武艺,或者读书习字; 而老捕快们就清一色的勾栏瓦肆再相逢了,因为去长乐坊的路途远些,为了方便紧急情况集合,大家都会选择就近原则。 即便家附近的勾栏规模太小,不如长乐坊的大,但老捕快们也不太挑什么,毕竟吹了灯都一样。 那些老捕快被吝玉守一一骂走,白少棠也谢绝了这些前辈们一脸猥琐的邀请。 吝玉守本想送白少棠回家,白少棠也谢绝掉了吝玉守的好意,这一天颇受吝捕头的照顾,白少棠不好意思再麻烦这位伯伯。 深秋时节,长平京里晚风渐起,吹在身上还有些凉意。 白家小院不在明德坊的繁华之地,离衙门有点远,地处偏僻,又被两座大宅夹在角落,坐马车大致要两刻钟,步行也要一个多钟头左右的路程。 白少棠走在有些陌生的明德坊大街上,感受异世的人世熙攘,和晚霜聊一些前世的话题排遣寂寞,这不知不觉的也走到了家门口。 这些日子,长平京多了许多乞丐,他们都是跟着进城运粮的马车或者藏在运夜香的驴车里混进来的难民。 白少棠上辈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没有了乞丐,而在这个世界里,乞丐这个古老的职业依旧繁盛强大,丐帮也号称天下第一大帮。 白少棠敲了敲门,没有人开门。 “白诚?白诚?”白少棠呼唤小厮白诚的名字,依旧没有回应。 突然,白少棠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一缩,转身就要逃走。 眼前却突然出现了一道黑影,黑影一闪,白少棠拔刀挥砍的念头还没传递到胳膊的骨骼肌中,就身子一软,扑到在地上。 黑影身形不高大,但力气着实不小,拖着白少棠的后领进了大门之中。 大门轻轻关上,太阳也落下了山,长平京进入宵禁,只长乐坊依旧轻歌曼舞,丝竹悠扬。 此时,冀州晋州中州三州的大旱持续的时间达到了百姓所能忍受的极点。 千里河山,寸土龟裂。 饥渴难耐的百姓开始自发的向长平京的方向集合而来。 沿路各州的守备军被惊动,饥饿的逃荒者被当做造反的匪类,爆发了一场又一场残酷血腥的镇压。 长平京城墙的一座角楼之上,今夜值班的两名士兵在分享美酒和熟牛rou,这是他们从司水坊酒铺和长风坊rou贩手里搞到的烈酒和小牛rou。 他们聊着长乐坊的美人,长风坊的野味,司水坊的佳酿。 有谁能攻打到天下第一的长平京城脚下呢? 毕竟,大魏朝承平太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