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6章 宁可亏欠,也不拔苗助长 (第2/2页)
开放边关榷场的打算,这事就算辉皇献上刘戚的脑袋也不行”孔德摇摇头道。 关闭榷场就是捏住辉朝的咽喉。 他们的物品卖不出去,经济就会瘫痪。 而大宇不和辉朝交易,还会和周边各国交易。 相对于损失来说,大宇只伤到皮毛,辉朝却伤到根本。 这帮豺狼以后就得勒紧腰带过穷日子了。 “孔大人,开放榷场两国都有利” 刘元又开始劝解。 只要能通过外交开放榷场,他就为辉国立下汗马功劳。 辉国皮货腐烂,青盐过剩,牛羊成灾这些以前都在交易中换成银子,现在却成为他们的累赘。 而这些物品,除了大宇朝,其他国家需要甚少。 他们必须把这些东西卖出去,才能换取更多的物资。 不然这个冬天可不好过。 “贵使大概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说的不是榷场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今年不开放榷场希望贵使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浪费口舌” “请问孔大人,贵国准备何时开放榷场?” “或许明年,或许后年,或许十年后,或许永远不开放这事谁能说准,这要看两国关系恢复到什么程度。” 孔德道,“我朝都不能把你们养肥,再让你们来抢劫一番吧?” 刘元又赌咒发誓道:“请孔大人放心,我朝绝对不会再做此等荒唐事” 孔德静静听完刘元的谎言,然后微微一笑道:“既然贵使三番五次保证贵国有诚意,那我也就开诚布公说吧。辉军入侵霖州,杀了无数大宇百姓,搜刮了无数钱财,掳掠了无 数大宇人口我朝要求很简单,一是给大宇赔款,二是归还掳掠去的大宇人口,若这都做不到,那虚假的诚意就免谈” 赔款? 辉国穷得叮当响,哪有能力给大宇赔款。 这事他若答应,就会成为第二个狄毅。 至于归还人口,也是不可能的。 辉军劫掠到辉国的人口是女人和青壮。 这些人口是战利品,早被当作商品卖光。 大宇女子在辉国就是香饽饽,那些贵族重金购买,拥为己有。 青壮则作为奴隶被贵族瓜分。 这些人口可是别人花钱买走的,现在若是归还,朝廷得出钱从贵族手里买回来别说贵族不同意,就算同意,朝廷哪有钱。 刘元知道,回绝就会闹僵,但答应他都的脑袋不保,于时他眼珠子一转道:“我朝掳掠人口只是凤毛麟角,大宇把近十万辉兵羁押在霖州,这些人口若归还我朝,必然会答应你的条件” 归还个锤子。 孔德敢保证,这些辉兵回到辉国,就是壮大他们的兵力,他们还会整兵入侵。 “他们是战俘,在霖州犯下滔天罪行,必须赎罪” 孔德针锋相对,刘元则力争。 双方就在这个问题上开始扯皮。 刘元清楚,换做自己也不可能痛快答应开放榷场,恢复增币,但大宇答应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事就有得谈。 扯皮几日,也没有个结果,刘元便回国交差。 一个月后,刘元又来大宇。 这次身份变换,他成为新一轮辉朝驻龙城大使。 死皮赖脸住在四方馆。 寒冬季节,天气格外冷。 盛桢披上棉锦袍,还是觉得有丝冷意。 朕尚且有寒意,百姓岂不得冷得瑟瑟发抖。 百姓缺衣少食,吃饱穿暖便成为他们唯一的奋斗目标。 整日忙碌还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他这个皇帝当得真失败。 盛桢嗟吁半晌,突然想起孟青云。 第一批大宇薯早已运送来京城。 他也吃了,味道不错,还扛饿。 这作物亩产七千斤,若是大宇普及种植,几年后百姓至少能吃饱。 孟青云说,还会运送一批大宇薯来京城,希望朝廷鼓励百姓种植,但朝廷严格管控,不要轻易把大宇薯交易到敌国。 盛桢最感兴趣的是棉花。 孟青云说了,棉花能填充到被子里,棉衣中,很暖和,还能织布。 棉布保暖、柔和、贴身、吸湿、透气是做衣服的佳料。 吃饱穿暖,他一个人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他还不居功。 明明是自己寻到的种子,偏要命名为大宇薯,无条件把大宇薯交到朝廷手中,这份情怀和功劳没办法,朕必须亏欠他。 年轻人升迁太快就是拔苗助长,一点要把他的性子磨一下。 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战事已结束,让他来京城吧。 朕确实想他了。 “汪忠!” “陛下,臣在!” “拟旨,着孟青云交代好霖霏两州事务,即可返回京城有要事相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