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4章 公敌 (第2/2页)
刺痛让他恢复清醒,却是李和掐他人中。 “快!快下旨,让各军不要和叛军纠缠,极速回京城勤王······” 李德康用虚弱的声音呼喊。 ······ “李相,晋军开始撤退!” 李友眼中闪烁的全是兴奋。 计尚文突然派人来,让他务必缠住晋军,等他们打下凤凰城,活捉李德康后,就立他为南晋新君。 天上掉炊饼的事,让他碰到了。 这也怪李德康作死,好死不死要收留陈载国,让本来援助他的大宇军倒戈。 陈载国这厮藏得真深,他居然是陈朝后裔。 自己和他有交情,可要小心了,若是跑到他这儿来,一定要活捉送给计尚文邀功。 “传令下去,骑兵尾随晋军,瞅准机会捅一刀,不过不可冒进,免得掉进埋伏圈,依托地形和晋军急于撤退的心理,节节阻击,全力纠缠,不要让他们轻易离开······” 李友下令,脑中盘旋的都是君临天下的场景。 晋军无心恋战,急匆匆回军勤王。 遇到地形不利便绕道,遇到小股袭扰便留下一队军马抵挡,对尾随的叛军骑兵则采取驱赶······一切都以不减速为目的,后来索性把粮草辎重全部扔掉,轻装前进,直奔凤凰城。 但这也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叛军死命纠缠。 若是疾奔,叛军趁势追击,很容易造成溃败;若是回过头反击,又会耽误勤王时间。 京城若破,万事皆休! ······ 李德康从眩晕中清醒后一直提心吊胆,下令让各队伍回撤京城勤王,也不见踪迹,他不得不再次召集文武问策。 “诸位爱卿,如今如何是好?” “臣觉得应该派使者去和孟青云谈判,把事由说清楚,陈载国根本就不在我朝,然后许他金银······就算不济事,至少能减缓孟青云的行军速度,让我军有时间撤回京城!” “臣觉得应该派使者去找李友,赦免他的一切罪责,联合起来一直对外,眼看就要亡国,双方应该摒弃前嫌,合力抗敌!” “臣觉得应该加固城防······” 众臣各抒己见,李和却清楚他们说的一点都不靠谱。 他了解孟青云是个冷酷的人,布了这么长时间局,绝不会半途放弃。 萌托罗国是一个目标,南晋是另一个目标,一箭射不中双雕,绝不罢休。 那就再助孟青云一臂之力。 “陛下,现在最重要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重金招募敢死之士守城,第二是加固防御工事,大量制作弓箭等器械······” 李和很坚定的说,“谈判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得应付眼前局势,陛下,不能再犹豫了!” 李德康沉默,众臣沉默。 李和说得不错,但这都是烧钱项目,国库里哪能拿得出钱。 “哎!!” 李德康长叹一声道,“国库空了,无米之炊怎做?” “陛下莫慌,臣有一计,可暂时摆脱钱荒!” 李和话音未落,李德康便露出惊喜道:“爱卿快说!” “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是城破家中的钱财全部便宜了宇军,陛下可下令城内官员和富户捐献,按照官衔定制捐献数额,若是不捐献便有私通大宇的嫌疑······” 众人一听,愤怒的目光洒向李和。 你他娘滴,瞅准了老子们的口袋? 没门! “陛下,王爷出的是馊主意,臣等为官清廉,府中耗费颇为巨大,哪有闲钱?” “陛下,王爷妖言惑众,这是自掘坟墓,如此下来,京城定然纷乱!” “······” 众臣开始哭穷诉苦。 这是割他们的rou,他们才不会傻到捐献。 李和刚说出主意,李德康就知道结局,结果不出所料,他只能叹气。 “陛下,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政策,再不决断,宇军打过来就迟了。” 李和义正辞严道,“臣在大宇做生意,诸位大人都有红利,国难当头哭穷,你们对得起陛下对你们的恩德吗?想不到平日口口声声称,愿与京城共存亡的大人们,宁愿把银钱留给敌人,也不捐献出来为国做贡献······可真是忠良啊······” 讥讽一番后,李和再道,“臣请旨,请陛下封臣为筹款使,专门负责此事,并赐尚方宝剑,臣一定筹到巨款,阻宇军于城门之外!” 众臣不再哭穷,怒目视李和。 少顷,李德康道:“传旨,即刻封李和为筹款使,御赐宝剑,上斩王侯将相,下斩黎民百姓,并派一千禁军协助,胆敢阻拦懈怠者······以通敌论处!” 捐献实锤了! 李和也成为凤凰城公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