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门_第830章 一战定乾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0章 一战定乾坤 (第1/2页)

    北伐归入日程表。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百多年来,大宇除了围绕雄州在内的几个坚城被动防御,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

    所以北伐是个划时代的词。

    振奋归振奋,具体如何打还要拟定一个严密的计划。

    这是枢密院的事。

    自从孟青云主持新政以来,就调离枢密院主管文事,拟定计划的时候他没有参与,但给重臣公布计划时他得参加。

    枢密院拟定两个计划,一疾一稳。

    第一个计划突出在一个“快”字上,就是多路出兵,一鼓作气打到敌中京。

    这样毅军被迫将防线后缩,只要守不住,只有后退。

    后面是茫茫大草原,将叶鲁翰逼进草原,一劳永逸。

    不行,太激进!

    大宇官员追求稳字当头,这种打法自然不收欢迎。

    理由很简单,也很明了。

    毅朝不同于辉朝是弹丸之地,它地域辽阔,是一个庞然大物。

    大宇不可能一下子就吃掉毅朝,一不小心会崩掉牙。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大军冲杀进去,战线过于长,前方有伏兵,后方也有可能作乱,会适得其反。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必须稳住,稳扎稳打。

    第二个计划就是稳扎稳打,大军集中打一点,慢慢推进。

    第一步是集中兵力占据敌顺天城,夺回燕幽之地,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军心民心必将大振。

    稳住燕幽之地后,第二步便是拿下敌西京。

    这样大宇在北方的力量就差不多形成一条线,然后步步为营,齐齐向外推进。

    第三步便是拿下敌中京。

    如此以来,敌人只能龟缩在另外两京顽抗,或遁入草原,从此沦为游牧部族。

    这样北伐大局初定,大宇将迎来辉煌盛世。

    这个计划稳,却耗时长,比拼的是双方的国力消耗,大宇确实耗得起。

    第二个计划得到大多数人认可,但孟青云却一直没有说话。

    “攻打顺天城是关键,避免背腹受敌,要注意敌人西京的援军。”

    孟青云突然指着墙上的地图道,“我军如何防御西京援军,还有顺天城东面几处敌军的袭扰?”

    “派兵阻击,以逸待劳将敌军挡在战局外面。”

    这战略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毛病。

    只要阻挡住敌人援兵,将顺天城顺利拿下,敌援兵必将撤退。

    孟青云摇摇头道:“北伐是国运之战,一旦打响,就不能给敌人翻身的机会,所以我军要打出国运之战的气势来,要水银泻地般平铺过去,让敌人疲于奔命······”

    孟青云指着地图道:“直接三路出击,左路攻击西京,中路收复燕幽之地,东路扫清隐患,这样中路军根本不用顾及自己两翼,集中力量攻击。”

    “如今我朝兵强马壮,什么戒备、牵制之类的战术全都抛弃,直接打过去,该戒备和牵制的是毅军······”

    “北伐军堂堂正正打下燕幽之地,一战告诫周边,犯我大宇者,虽远必诛!”

    大伙没有想到,孟青云倾向于第一个计划,而且是全力攻打。

    没有虚招,都是实打实攻击。

    这似乎有些冒进?

    “如果毅军孤注一掷,将兵力集中在西京,倘若左路军失利,中路军将会处于包夹状态······”

    有人开始反驳。

    “毅军不敢孤注一掷,因为我们还有两把宝刀没有出鞘,一旦出鞘,毅军哪敢把兵力集中在西京······”

    孟青云指着地图道,“让夏侯豹和杨凯率苦寒之地的队伍,插入毅朝腹地,他敢驰援?”

    这个可以有?

    众人微微点头。

    这支军队杀出,最差能做到牵制。

    这算一把宝刀,还有一把宝刀呢?

    “别忘了,我们还有强大的水军,水军出击,毅朝一直有后背凉飕飕的感觉,上次一万轻骑闹得叶重元吐血,这次他不敢放任水军登陆······”

    对啊!

    我们怎么没有想到水军。

    如今的水军可以说强大到骨子里,毅朝水军就是虾兵蟹将,随便就被宇军灭。

    “所以,北伐战场首先从水军开始,先灭了毅朝水上力量,随时准备登陆······”

    大伙见孟青云指着地图,四处攻伐,全然看不到他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从他身上看到的只有自信。

    战争需要谨慎,但别人的谨慎是束手束脚,而孟青云的谨慎却是大刀阔斧。

    那一路的安排都是在分散毅军的兵力,扰乱他们的决策和军心。

    处处狼烟,让敌人应接不暇。

    如此方显大宇军事优势。

    不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