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四章 父子对决(下) (第1/2页)
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能明显感觉对面的士气崩溃一分。 无论太子多么有手段。 大唐的人心始终站在李晔这一边。 李晔才是这个帝国的合法统治者。 李祎只是太子,只是储君。 李晔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将士眼神在躲闪,他们看着身边的将领,然而将领的眼神比他们还要迷惘。 就在李晔以为对面即将崩溃时,两队骑兵忽然从左右翼冲出。 仿佛两条挥舞而来的拳头,一左一右击向李晔。 战场上所有人都在望着。 “冥顽不灵!”柴再用大怒,令黑云长剑都列阵。 与此同时,亲卫都也在吕师周的指挥下列阵。 两支骑兵刚刚冲到一百步内,弩箭如飞蝗激射而出。 一阵阵战马与人的惨叫传来。 立即有百余骑倒在地上,被后面的骑兵踩成rou泥。 即便躲过了箭雨,也躲不过如林的长矛。 同样作为唐军,对面的将领颇有头脑,面对甲兵长矛,没有莽撞,而是虚晃一枪,围绕步阵骑射。 箭雨大多射向天子牙纛。 李晔岿然不动,辛四郎扛着大盾挡在李晔身前。 柴再用与夏鲁奇各引百骑跃阵而出,追杀敌骑。 人虽少,但有猛将为先,如猛虎扑羊。 夏鲁奇再立一功,刺死敌将,骑兵很快就被击溃了。 战场很快又恢复安静。 但这安静没有维持多久,对面响起战鼓声。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大军团作战的准则。 太子要放手一搏了。 而此时西军还在一里之外。 “陛下可回本阵,末将在前抵挡!”辛四郎急道。 李晔怒道:“让他们来,朕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乱臣贼子!” 此时若退走,岂不是自己砍自己一刀? 任何人都可以退,唯独李晔不能退。 这是一个皇帝的尊严。 这三十年,什么阵仗没见过?无非是在刀山血海里再趟一边! 而一旦退后,贼势必然高涨。 李晔不走,将士们士气果然高涨起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有人高喊着唐诗。 有人紧握长矛。 有人朝着对面破口大骂。 李晔望着对面潮水一般涌来的唐军,心中忽然有种颠倒的错乱感。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李晔心中一松。 东军忽然混乱起来。 几个步阵忽然调转矛头。 左右翼骑兵不听号令,撤离战场。 最前的唐军忽然扔下刀矛,跪在地上,任凭上官大骂。 混乱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扩大。 有人嚎哭不止,大呼:圣人万岁。 一个人喊出,便有一群人跟着喊,接着是成千上万的人在喊。 战场很快只有一个声音:圣人万岁! 无论东西,将士们的眼神都逐渐狂热起来。 他们一把扯下马上的将官、监军,乱刀分之。 很快太子的牙旗也轰然倒下。 历史上,这一幕也曾在一百四十年前的马嵬坡出现过。 牙纛之下,李晔也泪流满面,自己终于没有被大唐辜负,也没有被将士们辜负,更没有被天下辜负! 邪不胜正,公道自在人心。 玩弄阴谋诡计者,又岂能立于光明之下? 在这一瞬间,李晔感觉天地万物又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握之中。 而自己,也与这天地万物合而为一。 战场不见了,敌人也不见了。 只有唐军。 一骑白马黄袍金冠从东军中缓缓走了出来。 没有一个人阻拦。 他就那么缓缓的走向皇帝。 父子二人在这一刻终于相见了。 草原上顿时安静下来。 只有风声在呼啸。 李祎眼神淡然,目光从容,跪在李晔面前,“儿臣输的心服口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