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个体户扶持计划(下) (第2/2页)
工人的表现与贡献加分,并且列出一份榜单。 你在这个榜单上排位很高,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们首批次的人选了。” 说完这番话。 施泽鸿便静静的看着赵钱举,等待他的回复。 在兔子们与魏府商议的计划中。 随着几家工厂的建立。 整个赤县城的流、平民阶层,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具备温饱线水准之上的经济能力。 具体时间短则一周,长则半月,一定能如此。 毕竟赤县城的基本盘太小了,连同新来的流民也才三万人。 加之赤县城此前的生产力水平实在是低的可怜,想要提高起来并不算难事。 这就就像提高学习成绩一样。 天天考7.8分的学渣如果找对学习方法,窜到个四五十分还是比较容易的,提升幅度看起来就贼猛。 但那些146、147分的学霸想要提到149甚至150,那就非常困难了。 说到底就是个基础水平的问题。 而等这些工人群体手中有了钱后,个体户――或者说商业基本盘就成为了兔子们和魏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毕竟钱如果不花出去的话,资金就无法流通起来,这会出现有了‘生机’却缺乏‘活力’的尴尬局面。 赤县城也就将施泽鸿此前说过的米虫,这无疑是对魏思明程世清他们心血的侮辱。 因此促进资金流通,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造血目的,也是接下来的必行之路。 其中的关键就是个体户――这点早在八十九十年代就验证过了,说白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 而想要令平民阶层逐渐‘下海’,就必须要有一批先赚到钱的代表。 差不多类似当初的万元户,邻里疯狂羡慕的对象。 运气再好点的,能在今后被冠以‘风口上的猪’这种成就。 而赵钱举就是这位幸运儿。 谁让他之前的表现好呢。 赵钱举听完个体户的概念,此时多少也算有点了解为什么施泽鸿会选择自己了。 可旋即他又想到了什么,眼神顿时黯淡了下来。 只见他沉默了一会儿,对施泽鸿道: “施主任,您的好意俺心领了,可是这饭馆...俺可能没法开。” 施泽鸿颇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问道: “为什么?” 赵钱举苦涩的摇了摇头: “俺...俺家存着的钱不多。” 虽然他此前在工地上赚了一些钱。 但由于兔子们的刻意控制,工地上的收入其实也就赤县城普通人均的3-4倍。 赚到的铜子换算到如今的华夏本土,差不多等于别人4000月薪的时候你能赚一万五――不是2比1的汇率换算,而是大莫界对本土的购买力换算。 长期来看这待遇确实丰厚,但赵钱举拢共才搬了一个月的砖呢。 哪怕加上他弟弟赵前进的收入,折算成华夏水准也就两万多点――赵前进此前是学徒,最近一段才成的小工。 更别说由于家中妇孺的缘故,赵钱举哥俩有四成左右的收入花在了给家人改善生活上: 除了吃穿之外,为了给他们的老娘看病,这兄弟俩前后其实也花了不少钱。 兔子们虽然对大多数流民采取的是普惠医疗的方案,但也仅限于常规病情或者急性症状: 例如普通的传染病,肠炎胃炎,或者就是必须手术的急性症状。 像赵钱举老娘这种需要长期调理的病症,野战医院方面确认过赵钱举有足够收入后,反是需要自己负担一部分药费的。 所以赵钱举如今手上的钱确实不多,起码租个铺子是远远不够的。 得知赵钱举身上的资金不足,施泽鸿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钱不是问题...你等等,我找个东西。” 他略显匆忙的在身边一阵翻找,最后抽出了一份文件: “呼,找到了。 这是我们与个体商户促生发展规划一同发布的扶持计划。 每个入选规划的商户可以申请五千华夏币――也就是两千五百铜子的贷款,差不多等于原阶段普通人三年的收入吧。 当然,等工厂开工后只要几个月就能赚回来了。 这份贷款为其五年,不需要任何利息,通过政...咳咳,通过审核后也不需要担保,并且期间免除店面一切的税务杂种费用。 当然了,这笔钱我们会有财务随行监管动向,确保是用在铺面开设上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