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新式报纸 (第2/2页)
剩下的都是印刷工人的事情了,赵明诚一干太学生也帮不上啥忙,再加上头脑风暴了一两个时辰,自是困倦的很,于是就各自散去了。 ...... 翌日,天地还是一片昏暗,整个汴京热闹了一晚上至此时也鸦默雀静,潘楼东的十字街一角却是异常的热闹,地上摆满了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等,来客皆提着灯笼仔细打量手中之物,不时问上摊主几句,不一会儿已经好几个顾客笑意盈盈的抱了不少宝贝离开,一时主客皆欢。 天边这时出现一抹白,从汴京各处民居里也次第传来鸡鸣声,摊主们听见打鸣声,也不管还在摊前驻足的顾客们,直接布袋一卷,拎着东西就四散而去。 旁边一脸淡定的老顾客向一新来的顾客解释道,“鬼市向来是半夜而合,鸡鸣而散,后生不要太过大惊小怪。” 那后生抱着一堆买来的物件,哭着脸说,“我还没看完那件古玉呢,看着真是个无价之物啊,可惜啊,可惜啊!” “有甚可惜的,知道为啥鬼市开在天亮前吗?这里卖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假货,天亮后很多破绽就藏不住了,也就趁黑灯瞎火、视力不佳的时候骗骗你们这些后生。” “额.......”后生捧着一堆物件,左看看,右看看,这时觉得哪个物件都像假的,心情复杂,难以言喻,转头看向老顾客,不甘心说道,“既然都是假的,那你为何还来买呢?” “后生,天亮后等那些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之人找过来,摊主自然是找不到的,可是我可以用市价收购这些破铜烂铁顺便抚慰下他们受伤的心灵与钱袋啊,到晚上这些物件又以几倍的价格回到夜市上继续奉献。” 这下,后生完全傻了,这感情骗子们还有完整的产销回收线,一点都不浪费啊。 万念俱灰、极度失落之下的后生匆匆把东西都出手给了老顾客,只留下落寞的背影,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来汴京后,便赶往外城门,他准备趁城门刚刚开放返回家乡去,这京城的买卖是做不了的。 不一会儿,各坊的更夫出来上班了,“十里长街五鼓催”,散布在城内各处的“日参官”们的府邸此时纷纷亮起了灯火,官员们陆续穿戴好朝服,骑着瘦马晃悠悠的出家门赶往皇宫外的东华门,有些离的远的,甚至要策马狂奔。 五更两点,东华门外的马行街已经热闹非凡,此时作为朝廷重臣的“日参官”们差不多都到齐了,来得晚一点的,也正在把马栓在马行街两侧的石桩上,更有相熟的官员都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或攀谈时局朝政,或品评诗词文章,还有两个老不正经的在鬼鬼祟祟讨论做夜妓馆的姑娘。 正在众上朝官员耐心等待宫门开启之时,从街南处走过一个瘦弱少年,手里捧着一大堆摞在一起的纸稿,开始大声吆喝,“卖报了,卖报了,新鲜的汴京日报咯。” 蔡京蔡承旨刚还在与其弟蔡卞攀谈,见此不屑的道,“又是些抄录邸报的小报,早晚把这些都一一取缔了,尽是刊载些捕风捉影之事。” 蔡京这些日参官,都是朝堂里最顶尖的一拨人,各自都有消息来源,自然看不上这些小报,再加上这些小报常常揭他们这些大臣的丑,更是不喜。 见这些朝臣没人搭理自己,燕乙换上了昨天赵明诚教的卖报口号,“卖报喽卖报喽,蔡京天价字画被端王一抢而空。卖报喽卖报喽,昨夜御拳馆再度惨遭踢馆。” 还不等燕乙继续喊,蔡京一脸尴尬的叫来燕乙,要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一旁的蔡卞也很是好奇,同样掏钱买了一份。 就这样,随着燕乙的卖力吆喝,他带来的几十份报纸很快就全卖出去了,朝臣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种现代形式的报纸,颇感新鲜,看的也有滋有味。 不过里面显然有很多受争议的部分,不少官员就着报纸讨论之时,五更三点到,宫门缓缓开启,众官员纷纷把报纸藏于宽大的衣袖内,按官职大小排好位次,有序的进入皇宫准备上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