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坑了的信陵君(求全订) (第2/2页)
,会让这场战役更加轻松,但信陵君依旧安排了最多的兵力碾压。 但此刻,分别回到自己营帐的燕、楚主将却是眉头紧锁。 剧辛看着从蓟都传来的王令,一时目光闪烁。 “看来大王所言确又其事,赵、魏还真是好深的算计。” 剧辛拳头紧握,惊怒交加,“在攻打函谷关的时候,我燕国与楚国总是冲锋在前,折损数万将士,如今函谷关暂时不打,去围剿入韩秦军,而秦军很有可能是蒙骜亲率,必然又是一场血战,这一次,又是我燕、楚两国出兵最多。” “一次两次是偶然,但这连番数次,都是让我燕、楚两国冲锋在前,不是故意损耗我们两国的实力又是何故?” “如果我这十几万大军折损在此,我燕国国力必损,那赵国若是乘此机会打来,我燕国必危,那我岂不成了燕国罪人?留下万古骂名!” “不行,我绝不能让赵国的算计成功,这次合纵根本不是为了抗击暴秦,而是为了损耗我燕国战力。” “借着信陵君仁义之名,将我等召集在此,然后慢慢损耗,当真是狠毒一计!” 再想到最近从魏国得来的消息,信陵君想要自立为王,剧辛更加加深了猜测。 因为信陵君想要为王,必然是有其他诸侯支持,毫无疑问,这个背后支持者,必然是赵王,毕竟信陵君在赵国待了十几年,而赵王对其一直礼敬有加,关系亲密。 想到后果,以及燕王的命令,剧辛终于不再迟疑,立即招来众副将。 相同的一幕同样发生在了楚军阵营。 而函谷关内。 对于具体作战,嬴政没有插口。 他相信有了计划后,蒙骜这些人会安排的很妥当。 会比他安排的更好。 随着一场较量开始,双方都开始投入大量兵力。 大军行军不是易事,动则便是十数日,乃至月许。 而在新城,姬无夜已经得到了信陵君命令。 立即明人整军备战。 在此期间,秦国的使臣依旧在楚、燕、魏三国发力。 赵国与秦国仇恨较大,因此秦国没有去策动,至于韩国也有使臣,不过不是为了说服韩王,而是安韩王之心,表示秦国对韩国的信任。 信陵君带着三十万大军刚刚离开函谷关四五天,眼看距离秦军、韩军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这时突然有传令兵前来焦急回报。 “启禀上将军,殿后的楚国与燕国大军——消失了。” 传令兵低着头,也一脸不可置信。 “什么?” 魏无忌惊坐而起,上前几步,怒声问道:“你说什么?二十万大军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 但很快又有人前来回禀,赵国主将庞煖也赶了过来。 不久之后,详细情报就落在案头。 刚开始不知道是因为燕楚两国大军在整个大军的后方,而信陵君从未想过两国竟然会在眼看胜利的此刻撤军,因此没有提防,而两军放慢速度,然后——掉头跑了。 不过两国分别有十万大军,跑也跑不快,信陵君立即派人去追问明原因,因此很多详细情报就传了过来。 “燕国、楚国,真是鼠目寸光!” 以魏无忌的心境,此刻也忍不住愤怒。 “他们就不知道,只要吞下秦国这二十万大军,即便不攻入函谷,秦国也将很多年没有东出之力了吗?” “只要吞下这二十万大军,那刚刚继位新君的秦王,威望必将大损,地位甚至也会不稳,再无力窥探我山东六国吗?” 魏无忌愤怒在营帐内大吼,燕、楚两国的背弃,一瞬让联军瓦解,更为此损失二十多万大军。 现在,驰援韩国的军队只剩下他魏、赵的十万大军加上已经在韩国的十万大军,再加上韩国的十万大军,合计三十万兵马。 但秦军有二十万啊! 很有可能还是蒙骜率领。 五十万大军魏无忌有信心击败蒙骜,吞下这二十万秦军。 但是三十万对上二十万秦军,即便是魏无忌也没有信心吞下,能够击败就不错了,甚至只会陷入鏖战。 好好一副大胜局面,一下变得尴尬。 但是他无法命令燕、楚两军,虽然对方背弃联军,但他无法阻止,若是继续苛责,说不定直接内乱,自己就打起来了。 因此,现在魏无忌陷入两难。 如果现在调回函谷关外的二十万大军,那如果到时秦军出关,给他来一个首尾夹击,那赵魏两国联军恐怕就会被反包围。 但若不调回大军,他根本无法保证能吃下二十万秦军。 “信陵君,你拿主意吧,我赵国一定全力支持!” 庞煖深呼一口气,压下对燕楚的愤怒之后,抱拳说道。 良久之后, “我们还有机会!” 魏无忌狠狠一握拳,下定决心,“韩国十万大军如果能突然给秦军一击,足以打乱秦军部署,我们城池机会还能获得胜利。” “同时告诉魏王,让韩国继续征兵,再调十万兵马,成败在此一举,我们的速度也暂且放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