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荆楚之地,我来也!(四更!求订阅打赏!) (第1/1页)
次日,嬴政的政令下达。 太子扶苏因为越礼,被责罚去荆楚之地戍边。 诸臣闻之,一个个心中凄惶不已。 罢相,贬太子,这两件事,让群臣一时间对太子都敬而远之。 当然,王家是个例外。 而冯家,这一家子人都很聪明。 伦侯武信侯冯毋择、未来的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他们都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华阳君冯亭的后裔。 冯毋择很清楚,太子越礼被罚是假,前去楚地镇压楚人才是真。 若是换了别人,这楚地能否被镇压的住,还有的一说,可是这太子。 太子的长处,可就太多了。 他去了荆楚之地,荆楚之地必然能被镇压的住。 那么,昔日六国,太子已经去镇压荆楚之地了,二公子被封去辽东郡,辽东郡,乃燕地。 陛下十八子,尚有十六子。 太子独占楚地,皇帝陛下好大的手笔。 剩下十六子,分封边地。 那还剩下他们这些武将什么事情。 封君之事一起,他们这些武将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他们,手握重兵。 冯毋择当即便察觉到了危机。 太子…… 这可是冯家能否后起的命脉了。 冯毋择正在纠结,可是忽的华阳宫里又有人传出来消息,太子立了长子嬴曜为嗣子。 这就意味着,未来皇帝陛下魂归地下,那么王家之女王琳生的儿子,就是下一任太子。 自古以来,君王之家,外戚便是一股极大的势力。 王家这棵树,他们冯家可得抱紧了。 诸公子闻此消息,也多有羡慕者。 正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其中的道理,懂得都懂。 —————— 三日后。 华盖辒辌车从咸阳城南门出,接着便一路向东。 军队拥簇着一辆又一辆马车,一路向西。 冬天到了,路上时常有冻雨。 身为秦国的太子,没有那么悠闲,这一路上,基本都是马不停蹄的赶路,遇到冻雨,旧地安营扎寨。 两位夫人之所以也被带上,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鲜少存在信任。他一个人走了,将两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夫人留在华阳宫,时间久了,扶苏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车轮滚滚,一路向西,卷起漫天的尘土。 在路过的时候,扶苏看到了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画面。 战争结束了那么久,颓败的城垣上还有烽火灼烧后留下的黑色印痕。 百姓们见到秦人,也多有眼底流露出畏惧之色的。 和扶苏预料到的一样。 现在的边地城池,重兵布防,秦国的将士们日防夜防,防着楚国的百姓造反;楚国的百姓对秦人,畏之惧之,生怕他们举起长剑就对他们乱砍乱杀。 秦国的将士,和原楚地的百姓,眼中都是戒备之色。 互相防备…… 这样下去怎么能行。 不过也有情况好的地方,没有战事,百姓们不用遭受战乱之苦,再加上嬴政的威名,楚地百姓也多有敬佩他的。 再加上,新法的推行,他们也看到了秦国的诚意。 还有,耧车、小推车,那可都是秦人的发明。 楚人未必对秦人就此消解久有的龃龉,但是对秦人的才智,还是非常佩服的。 不同地方,对秦人的抵触和接纳秦国都有所不同。 对秦国的抵触,一是他们心中还存有着对故国的感情,这第二,就是秦人强行勒令楚人改变旧有的习惯,所造成的不方便加剧了他们对秦人带来的抵触心理。 首先,楚人好高冠博带…… 嬴政下令让所有梳秦国人的发型,包黑头巾。 其次,车同轨,旧有的车子不能用了,他们得重新做车轮。这重新做车轮,得多费劲啊。 这个时候,扶苏还没有让马鞍出世,他得留一手。 这个时期,马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马车才是。 马只是主要的交通动力。 出行方便全靠马。 这其三,就是文字。 统一文字,说的倒是简单。 但是大多数统治者都不知道这个过程对于楚人、齐人、燕人、赵人、韩人、魏人而言有多麻烦,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便利,反而制造了不少麻烦。 扶苏一路走,一路记,问题还有很多,他一一整理,准备到了寿春之后,再上呈嬴政。 马蹄哒哒的响,军队前后左右到处都是,两个小孩子的哭闹声时不时传入他的耳朵。 扶苏望着两边的草木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移动,但是这心里却开始盘算着猫捉老鼠的大戏。 汉朝的建立者,可几乎都是楚人啊。 “荆楚,我来也!” 扶苏对着外面吼了一声,而后身后的军队开始沸腾了。 人叫马欢! 没想到,他竟然和历史上的公子扶苏经历了同样的事情,镇守边地。 但是这过程和意义,可是截然不同。 扶苏兴致高涨,自己给自己驾车飞奔起来。 两侧的护卫自然而然和扶苏‘赛’起车来。 两位夫人的马车在后头慢悠悠的走,听到外面的马蹄的震动声,两个女人自然都开始不满了。 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但是两个女人,足以成为表面上的朋友。 雪姬原本也没对自己的儿子有多大指望,毕竟他曾经是齐王的妃子,但是她还是感激她当初的主动,要不是当初主动了,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冰肌玉骨被埋没在哪个暗无天日的角落里。 于是雪姬坐在马车上,还对着铜镜描眉。 这描眉还是扶苏教她的。 扶苏还命人给她制成了螺子黛,说是什么唐朝才有的,只有她才配的上这样的东西。 王琳的儿子被立为嗣子,她自然得意。于是自以为她王琳是扶苏心目中最爱的女人,面对姿色和身段都胜于她的雪姬,王琳只觉得她肤浅,以色侍人,看你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这两个女子各怀心事,但总归都是春事。 别忘了,此次随行还有宣阳夫人,她则是一心愤懑。 嬴政立子为储君,却不封她为皇后。她这个宣阳夫人,在宫中的地位,可谓是极为尴尬。 但是这未被立皇后,对于芈兰可谓是另一层羞辱。 她与嬴政的结合,本就是政治的联姻。 没想到,结局是这样的。 她决定,日后老死在楚地,以后都不与嬴政相见为妙。 昔日楚国公主的荣耀,从国灭时,就已经当荡然无存。 芈兰至今都想不通,为何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她一滴眼泪也未掉。 但是奇怪的是,当她进入楚国的城池,看到一些楚国特有的服装,还有楚国的灵鸟,芈兰情不自禁眼眶就开始湿润了。 扶苏说,这是近乡情更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