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圆梦收割机_第4章万剑一【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10000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万剑一【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10000字) (第4/5页)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修行之法,只有前半部分的法,后面炼神、返虚的部分皆未涉及。

    而且,根据《诛仙》小说的情况来看,本世界的修行之法皆是出自天书五卷,当然,也有人说是六卷、七卷。

    那么,这神秘的天书,是否出自神话中的那些大能者之手呢?

    这位大能传下天书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将这个世界当成一个试验田?

    还是偶然路过,随手所传?

    陈恒之脑海中万千想法一闪而过,心中不由正视起这个世界的修行之道,此前因为先入为主,认为这个世界的修行之道不过如此。

    此时,脑海中的这些猜测一冒出,他又哪里还敢有所轻视。

    “……至于最高层次的太清境,万某驽钝,还未触及到太清境,不过若是给我一段时间,定可破境,一举迈入新天地。”

    万剑一的话音袅袅,终是告一段落:“献丑了!”

    “啪!啪!啪!”

    陈恒之为之鼓掌喝彩:“很精彩!”

    殿内众人如梦初醒,从道途中回过神来。

    年轻一辈的弟子们都很兴奋,他们窃窃私语,讨论着这次听道的收获。

    各峰首座长老们眼中也是精光大盛,显然,收获不匪。

    最为兴奋的当属普智和尚,他心怀大智慧,早年欲参悟长生之道,欲求联合佛道,屡次上青云山求取《太极玄清道》,而屡次都以失败告终。

    就连天音寺的其他三位神僧也都认为其离经叛道,不是正道行径,屡次劝其放弃。

    如今,得遇贵人陈恒之,终是达成所愿。

    一时之间,普智百感交集。

    他站了起来,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接下来就由贫僧来吧!”

    万剑一伸手虚引,言道:“神僧请!”

    普智弯腰躬身半礼,坐下开始讲述天音寺的根本法《大梵般若》。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一时间,玉清殿中梵音阵阵。

    天音寺的佛法普度众生,强身健体,寂灭入定。

    主旨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以防守见长,佛门真言中蕴涵的力量可以使人固本培元,不受外力所侵害,大慈悲的力量也可以救济世人,恢复气血,当兽妖涂炭生灵的时候,他们更会挺身而出,以佛法降妖除魔。

    道家炼气,佛门炼体。

    道家炼气,进究心境平和,体悟自然,放松身心,意感天地,追求天地合一。

    佛门修行,却是务必要斩断自身与外界一切联系,体悟自性,注重体悟自身,照见五蕴,讲究能以“一般若而生八万四千智慧”。

    两家的道截然相反,可谓是南辕北辙。

    各山首座长老们听来,和自己的修行之法两厢对比,听懂了少许,算是稍有收获。

    年轻一辈的青云门弟子听着普智讲道,眉头紧皱,脑袋里满是浆糊,分不清东南西北。

    道玄真人看了一眼身后的弟子们,皱了皱眉,对身后的萧逸才轻声说道:“你带师弟师妹们出去,佛法高深,你们修为浅薄,不适合你们听。”

    “是!”

    萧逸才领命,年轻一辈的弟子们有序的退出了大殿。

    玉清殿内只剩下老一辈的各位首座。

    一炷香后,普智停了下来。

    众人皆闭目体悟所得,各有收获。

    陈恒之缓缓站起身,来到前排坐下,开口言道:“

    吾自六岁习武,武道,技击之术尔。

    后博览群书,悟超凡之法,始超凡脱俗。

    匆匆十年,得知超凡之上有长生。

    遂游历大千,习百家之长,以悟大道。

    又数十年,得悟己道,吾谓之曰永恒道。

    自平凡始,往永恒去。

    追求永生不死,向往永恒自在……”

    他总结了一遍自己的学道历程之后,就开始进述自己的《永恒道》,从基础开始,直到后面的渡劫期。

    陈恒之不怕自己的道被人学去,就怕别人学不会,他还巴不得学得人越来越多呢。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修行四要素,财侣法地!

    侣,道侣也!

    修行途中,志同道合、论道解惑的道友。

    并非那所谓的双修道侣。

    陈恒之的修行之道,与《诛仙》世界的道完全不同。

    如果说,青云门和天音寺之间,只是两条不同的大路,那么,陈恒之的道,和这个世界的道相比,是陆路和水路的区别。

    当然,本质都是一样的。

    修行,其本质都是为了进化,乃至长生永存。

    在陈恒之看来,青云门份属道家炼气,天音寺属佛门炼体。

    天有三宝,日月星。

    地有三宝,水火风。

    人体三宝,精气神。

    青云门专修气一道,对于精的方面只是附带,神的方面更是略有涉及。

    天音寺专修体之道,专之精之一项,炼气只是顺带作用,至于炼神,也是少有提及。

    在他看来,这是属于偏科。

    毕竟他自创的《永恒道》是精气神三者同修,齐头并进,无有专精之说。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偏科不好。

    以专精一项得大超脱的强者,大有人在,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然而,这个世界的修行者在缺乏后续功法,道路中断的情况下,长生无望,难怪这个世界的人少有普智这等大智慧之人,都在追求威力强大的法宝,伟力假于外物。

    这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

    当然,这是大环境所至,个人的力量在世界的大浪潮下,微不足道。

    如今,陈恒之来了,春天撒下一批种子,等待秋天的丰收。

    过了许久,陈恒之讲完最后一个字,就停了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