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jian商_第90章 回郑家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回郑家村 (第2/2页)

当年内卫卫士出手的影子...”

    渭河郑家的手下?

    和郑大将军子嗣有关吗?

    曹大人心中有些疑惑,

    但是,

    现在不是疑惑的时候,

    “不错,不过,我们觉得这些人不过是当年郑大将军嫡长子的侍从,可不是什么嫡孙...”曹大人斜了荀大夫一眼,冷冷说道,“荀大夫您又从何得知这其中有一位嫡孙的存在?”

    荀大夫脸上徒显几分傲气:“因为目的!”

    “目的?”

    “对!”荀大夫点点头,继续解释道,“一帮对渭河郑家忠心耿耿的人,是什么令他们蛰伏二十多年,又突然冒出来的?”

    说着,荀大夫一副全在掌握中的表情,继续说道:“若为尽忠?当年郑大将军爱子身死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郑大将军爱子死后,怎不见他们为主报仇,血溅五步?!”

    “若不忠,二十多年了,英武少年也变得垂垂老矣,还关心渭河郑家近况做甚?”

    “这帮子人,竟然还敢到北地来,探寻当年渭河郑家的余孽?!”

    “这不是就做好了暴露以后,舍身取义的准备吗?”

    “君上、曹大人,你们不觉得这帮人很矛盾吗?当年若胆大一点点,他们早就可以和郑大将军接头了,可是他们没有!”

    “为什么?”

    一句问话,令荀大夫的气势缓和一下,没有方才那么咄咄逼人,

    但是下一刻,愈加强烈的狂风暴雨随之而来!

    “因为他们不能!”

    “有一个原因,令他们不敢冒险!”

    “而这个原因,又令他们现在敢于冒险!”

    “那答案,就只有一个!”荀大夫的眼里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他举起了一根手指,语带轻蔑的说道:“他们有一位少主在手上!”

    “所以,当年他们不敢死!”

    “而现在,少主长大了,他们也敢死了!”

    曹大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推理出来的答案吗?

    曹大人只想放声大笑,时间竟还有如此可笑的说辞?

    这位年少有为的荀大夫,真的是当天下人都是蠢蛋不成?!

    内心激愤之下,

    “荀大夫,你该不会就拿着这样凭空的臆想,来回报君恩的吧?”曹大人冷笑说道。

    情绪,似乎已经失控,

    一次针对,次次针对,

    曹大人和荀大夫之间的恩怨从这一刻开始,朝着不可预计的方向拐行而去。

    未来的事情,不可预知。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徐清侯看出曹大人,有些不比往常的过于激动。

    可这样结果也是他乐见其成的。

    所以他没有出言相劝,

    反而把眼睛望向了荀大夫身上。

    这一次荀大夫并没有正面回应,反而微微一笑说道:“君上明鉴,当臣想通了那唯一的可能性以后,臣就立刻接下去去思考...”

    “无论是前朝还是今朝,对户籍管制一向非常严苛,”

    对皇帝来说,害怕贵族强抢普通百姓作为其奴隶...甚至每朝每代不乏有一些百姓,因为生活在豪族做法惨无人道的地区,百姓会活不下去,宁愿跑到贵族治下,当一名奴隶...

    与此同时,对贵族来说,也会害怕皇帝解放自己手下的那些百姓和奴隶,进而放逐到豪族的地区,削弱自家的实力...

    所以在对户籍管制这一方面,贵族和皇帝还有豪族,都有足够强的警惕性,比较统一的利益驱动下,维持了一个约定的体制...

    破坏体制的人只会遭受其他存在合力的打击,因此多年来,你生活的区域是贵族,是皇权,还是豪族,那么除非你的主人变了,不然的话,你和你的后代,世世代代,身份都不会改变...

    “因此,当年渭河郑家,他的这帮子侍从护卫们,在前朝皇帝宣布满门叛逆,就地诛杀的命令之后,他们的正经身份就没有了...”

    因为这些人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没有办法给自己这么多人安插合理的新身份。

    徐清侯的眼里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当时尚且只是一个小贵族的郑大将军成为了前朝皇帝,刀下的那一只骇猴的鸡...

    皇权的血腥屠杀,贵族的熟视无睹...

    在那种情况下,郑大将军本人也都仿佛成了一只丧家之犬。

    那么,他的手下,或者说他儿子的手下有什么能力获得这么多的身份呢?

    “而这一点却是没有任何人质疑过...”徐清侯内心感慨,“荀睿,此人确实比曹召心思缜密...”

    荀睿,正是荀大夫的名讳,

    当然,曹召,就是曹大人的本名了。

    “只可惜荀睿还是年少轻狂,好勇斗狠,为人为官不够稳重”

    ...徐清侯想起了荀睿之前在自己面前屡次放肆的事情,不免有些不悦,

    从上一代徐清侯手里接过侯爵近二十年,养尊处优,他早就不是当年可以礼贤下士的世子郑辇了,

    而是整个徐清国的主宰!

    这些年也越发看重体统和规矩了,

    年少肆意的荀睿确实不让他喜欢,

    至于大殿之内的另一个,

    脸色惨然的曹召嘛...

    “曹召此人固然不够聪明,也不会和同僚处理关系...不过胜在忠心!”

    徐清侯心中计较,和评价手下的两位“肱骨之臣”,面上不动声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