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九章 南北宗之争  (第1/1页)
    回到明朝做仁君正文卷第一八九章南北宗之争让孔家南北宗陪祭之事安排下去以后,朱翊钧就不想再插手其他的事了。    剩下的事,交给其他人办就可以,接下来可以安心造自己的枪。    这段时日以来,西苑的工匠们一直都在忙着仿制火枪,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钢材的问题,大明现在的钢铁不行。这种后装枪之所以很强,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的钢管不但坚韧而且很薄。    大明的钢铁没有办法做到很薄,如果想要强度足够就需要做厚。即便是锻打出来最好的铁也不行。    而且技术落后,生产枪管要手工制作,这个问题就很难搞了。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钢材的问题,要知道撞针要求更高。枪管都不行,别的就更不行了。    让朱翊钧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头脑灵活、百折不挠的工匠们想到了用合金。    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铜铁合金。试验证明是不行的,铜铁合金的延展性好,铸造难度低,如果用来铸造枪管就需要铸造的更粗。这也是为什么青铜火炮的重量动辄就上千斤的原因。    炼钢已经成了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朱翊钧开始让人在西苑里面建造小高炉,要开始尝试着炼钢。    有系统的存在,炼钢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土包炉炼钢、钢锅炼钢法,这些都能够拿出来,甚至连人力的土机床,朱翊钧都拿出来了。    这玩意儿改一改,可以用牲畜的力量,或者是用水利都行。虽然不是那么精密,但比人手工要精密一些。    朱翊钧相信,很快自己就能够搞出来,就能够建设炼钢厂了。    至于钢铁的质量,朱翊钧根本就不担心。自己又不是造Ak,黑火药的后装枪要求没有那么高。甚至为了方便,还兑换出了一些样本交给了那些工匠。    除此之外,还有刻刀、炼钢的器械之类的东西,朱翊钧也从系统兑换出来了。    这些东西已经快把朱翊钧的家底掏光了,不过效果很明显,有了这些器械之后,工匠们能制作出难度比较低一些的东西。    然后一步一步的向上升级,肯定能够做出更好的。    现在朱翊钧的主要精力全都扑在这个上面,根本来不及去关心其他的事情。    如果不是这一次山东的事情太重要了,朱翊钧才懒得搭理。    当然了,还有一件事——赚钱。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花钱了,无论是建立炼钢厂也好,还是大炼钢铁也好,制造火药、打造新的枪械,这些都要钱,    这些东西,朱翊钧是要下大力气的。    至于这些东西是国家出钱还是内库出钱,朱翊钧其实都不太在意。    因为都没钱。    朱翊钧很穷,户部的银库也穷,想让他们拨出一百万两来给自己造枪造炮?    快别闹了,现在大明这么和平,这钱用在哪儿不好?是赈济灾民不好,还是给官员发俸禄不好?    虽然大家的想法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但是方向根本就不一样。说白了就是穷,我家一穷二白,搞什么呀搞?    索性自己就单干,也不用和他们废话了。    送走张居正之后,朱翊钧就跑去看枪了。    最近他迷上了打枪,长枪、手枪都很喜欢,枪法精进很快。为此,还专门给自己兑换了一把左轮手枪。    出了皇宫,张居正的脸色就黑了起来。    等他回到内阁,张四维和申时行就迎了上来。    两人都有些紧张。    这次的事情闹得太大了,他们不太敢想后果是什么。    三人一起走进房间,各自坐下,茶水也端了上来。    喝了一口水,张四维就有一些迫不及待的问道:“阁老,陛下那边怎么说?”    张居正把赵贤的奏疏放下,看着两人说道:“陛下什么都没说,山东那边的事情让咱们看着办就行。”    申时行和张四维对视了一眼,都有些迟疑。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世上也没有这么白来的好事,皇帝不可能什么都不管。    即便皇帝真的什么都不管,皇帝旁边的那些人也不会不管的。    旁边的那些人说的就是高拱和海瑞,他们肯定会鼓动陛下做什么事情。    “陛下有旨意,”张居正想了想说道:“要在京城举行祭祀孔圣人,让衍圣公进京参加;也请了孔家南宗的人。”    闻言,张四维两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太狠了吧?    “他高拱怎么敢?”申时行在一边黑着脸说道。    张四维有些尴尬,还不能接话。    毕竟高拱是他的老师,不过他也觉得自己老师这件事情办的不行,太大了。    当年孔家南宗北宗之争,谁不知道?    现在是南宗和北宗,可实际上谁都明白,哪有什么南宗和北宗,有的只是嫡系和旁系,有的只是正统的继承人和篡权的继承人。    南宗的人是嫡系、是正统的继承人。    北宗的人是旁系,根本就没有继承资格。    北宗当年是怎么强盛起来的?    那是元朝人册封的,是蒙古人册封的。    当年太祖皇帝在位的时候,尊奉孔家嫡系还是北宗?    那都是一个问题。当年为什么闹出了南北榜的事情?    除了地域不一样之外,更多的是人心不一样。    朱元璋从南打到北,北方的人也担心,两边的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闹腾的很厉害。    朝堂上文官武将之争、淮西浙东之争,朱元璋杀了那么一大批人,这才把这股歪风邪气弄下去。    现在又翻腾这件事情,生怕事情闹得不大吗?    事实上,大明到了现在也闹腾不出什么事情来了,毕竟这不是开国之初。    可是朝廷上下做官的人都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闹腾,维持祖制不好吗?折腾什么呀?    “这是要压衍圣公啊!”张居正感叹了一声说道:“山东那边肯定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让刘守有查一查吧。锦衣卫那边的消息总归是灵通一些的。”    张四维两人点了点头,算是赞成了张居正的想法。    这件事情绝对不是独立的,山东那边肯定发生了什么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