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枯俅(下) (第1/2页)
枯俅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方云本来还打算去掾密司打衙的时候问他何时走,没想到他自己就来了。 看着就像是一个平平无奇,可能从衣衫能判断出是个富裕的老者,但仅从外表来看,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活了四百年的三品高手。 枯俅走的很慢,一路从外城再到辅城,都没用修为神通,就像个普通人一样走着,似乎在体会什么。 方云询问要不要租个马车之类的,枯俅摇头表示不用,就这样走着,两人跟在身后,随他一起出了城。 燕京城除了最和谐繁荣的内城,别的地方都涌入了大量人口,寻求做工或者想办法挣钱,不然到了夏天,粮都买不起。 一种畸形的繁荣在催发着, 万物生机勃发,密林草木再度开始抽芽,唯独粮食已经晚了时候,显露出了饥荒的端倪。 一路走过,到处都能看到拖家带口的人,漫山遍野的采集能吃的东西,现在大部分家里都还有余粮,但他们正是因为粮食是自己亲手种出来的,更懂得雪灾的影响,现在都在未雨绸缪。 燕京脚下都是如此,其他地区的受灾之人更可以想象得到。 “枯老,朝中为何还没开启赈灾?”方云跟枯俅走过官道,看着几户农家在采草根,心里很不是滋味。 “天机阁给出消息,今年还会有大旱,赈灾还需要考虑更多,莫急,现在人都没事。” 枯俅言说这个方云并不知道的消息,一听大旱,不由感觉祸事将起,果不其然,听到枯俅又叹了一句:“自天机混沌之后,世道就开始乱了。那些都是朝臣考虑的事情,你迈入了修行,应该多考虑修炼之事。” “是,枯老……但是我想请教一下您老,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修炼的,我听说前朝时,都有各自境界对应的破境灵药,现在怎么都没了?” “我听闻被柴樵抹去了。”枯老这样说道,他口中的柴樵让方云想起来了那个故事。 想了一下那个故事,方云又有了更多的疑惑:“柴樵这个人真的存在?周就是因为他覆灭的?” “嗯……你可知,周朝以前是没有念力的,只有修行,但柴樵过后,天子剑等物就能汇聚了念力,”顿了顿,他又想到了什么,露出干巴的笑容: “你猜周朝时,洞天,修行还有普通人结合一起,会有什么局面?” ……! 方云想到了,也听到了枯俅的答复:“当时随便一个洞天里都有上万生民,神宗更是如成一国,千万人沦为奴仆,生杀予夺,民怨滔天才生出来这么一个柴樵。” 念力限制了修士的为所欲为,兵甲更是成了一口悬在修炼者头上的一柄刀,对比周朝来看,现在的情况好了太多了,或许是任何人都怕再出现一个柴樵。 那柴樵就是所谓的念力化身?还是天道彰显? 方云不知道,听到了枯俅比较耐心的跟自己讲解: “所以,前朝是修行盛世,六品到五品当然也有更快的方法,比如内家箐元丹,武夫的昆珞丹,不过极为珍贵,在前朝也是等闲不可见,现在更是没了……” 如果按照三千界的正常世界,六品应该至少得寿三百年,用三百年修炼到五品时间还算充裕,但在这里,五品后还有四品,四品后才能得寿,能帮助快速破境的东西价值都不能用钱来衡量,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东西看起来叫丹药,实际上是天地所生的自然之物,只能靠缘分得到,不存在炼制的情况。 一如中品宝器,没有洞天孕育出来的灵性核心,极难人为炼制出来。 当然,折花琴除外,它似乎是自生灵性。 洞天是修行的基础,无处不在随机开放的洞天,给足了修行者提供了充裕的资源,以灵药为例,人在修行,妖也在修行,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动辄千年万年的灵药,有的话也早都被发现了。 暗自把昆珞丹这个名字记下来,看了一眼安静的林妙玉,她一直都没说话,方云又忍不住询问枯俅: “枯老,六品到五品有这种东西,那到五品到四品,再到三品呢?” 枯俅揉了揉胡子:“五品到四品有可以灌体,除此之外并无更快的方法,最快也不过是纳精粹灵,天赋越好,资源越多,自然会逐渐的很快,十年半载不慢了。” “至于四品到三品,你到了那个境界就懂了。” 随后枯俅便不在言语,步伐缓慢的走着,方云看了一眼他,总感觉枯俅像是在等待什么一样。 半晌,三人才出城走到了一个官道旁的茶棚,离得很远就能看到军营蒸腾着霸烈的气息,在不断开动,从京城四周散出去。 飞舟,修行者混为一体,又竟然有序,方云望着出神,竟然都不知道何时开动了兵甲,又为何调兵遣将。 “枯老,他们这是……”方云遥看头顶云层至少飞过二十架巨型飞舟,下意识的出声,听到了枯俅淡淡的答复: “赵国内讧,晋国疲敝,加之我们受灾严重,就出兵了。” “同时开战两国?”方云惊呼,没想到那位年轻的皇帝这么狠! 开战的原因也很简单,抢夺别国,运回自己境内赈灾。 “嗯,你提的意见被丞相改了,以工赈灾,单论开河凿石是持续不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