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宛如地狱 (第2/2页)
环说实在的,太跳脱了也不太好。 要是不好好看着,说不定跑上战场去杀袁双城去了,别以为她做不出来。 她的胆子贼大,脑子里也会时不时的出现异想天开的想法。 与玛丽莲在一块之时,竟然能够把那个精明狡猾的小公主给压制住,让对方时不时的吃瘪,可想而知她的能耐。 这不,差一点,自己就被她说服了。 事实上,等杨林出门的时候,小蘑菇已经提着箱子,戴着鸭舌帽,穿着小背心,屁颠屁颠跟在身后了。 身后是杨家送行的人。 香莲静静站在远处,没有近前。 直到船影不见,才在众人的卫护之下,回了杨家。 …… 船行靠岸。 杨林也不耽搁。 越是往北走,他的心情就越是沉重。 一路行来,十室九空。 偶尔见到人了,想要问路,就发现, 这些百姓,或是一脸麻木,见到人就磕头行礼,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 或者是,惊慌得象是遇到吃人的猛虎一般,根本就是躲得远远的,完全不敢露头。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 所有人都留着鼠尾辫,面黄肌瘦都是在抬举他们。 时已仲秋,仍然光着黑七麻乌的上半身,可以看得出只有一层皮裹着嶙峋排骨。 这哪里是没有吃饱,是根本就没得吃。 因为,杨林还看到,有些人肚子里凸起的,其实是淤结的泥块和石头。 看起来是没有饿死,实际上,也活不了太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杨林开始还把身上的干粮给出一些路上遇着的可怜孩子。 到后来,看到满村满路都是这种孩子。 甚至,还有一些大人,也是双眼放着红光,宛如丧尸一般的看着自己。 于是就沉默了,只是闷头往前赶路,再不想多瞧。 “少爷,听说前明将亡之时也是这等景象,百姓易子而食,整天都为着下一顿而发愁。 这两年,关中大旱,两河又是水灾,粮食减产,到处都大片大片的饿死人。 最严重的还是贪浊官吏太多了,那些地主和官员,只顾着自己过得快活,哪里会管百姓死活……” “所以,每一次到了王朝晚期,就会出现种种怪事,灾害层出不穷。” 身为杨府的小丫环,小蘑菇不单单是一个丫环,陪着杨林一起长大的,她当然也兼任了伴读书童的活计。 所以,当初请来先生教导之时,杨林原身那个纨绔子弟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反倒是小蘑菇这个旁听的机灵小姑娘,学了一肚子的知识。 没用是没用,但是,她的脑子就格外好使起来,凡事可以举一反三…… 偶尔,杨老爷子会迂腐的掉几句书袋,她都能很快的说起出处,以及其中暗含的意义。 让杨林这个来自后世的半文盲,都有些汗颜。 文学底蕴这一块,连丫环都比不上。 这东西跟人的天赋的确是很有关系,自己就算穿越了无数个世界,在幻境中接受了太多的知识,但是,学不会就是学不会,没道理可讲。 就像以往在后世那会,不说看了几千本书,读过的诗词可以说,车载斗量都不为过。 但要他正儿八经的背几首诗词出来,那是两眼一抹黑,怎么也背不出来的。 当然,这不是说杨林的见识就比小丫环低了。 这一点跟文学没关系,跟阅历和智商有关系。 他看问题的眼光,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守在家中不常出门的小蘑菇可不知要高明多少。 “不是到了王朝晚期,才会出现自然灾害和贪官浊吏,而是出现了贪官浊吏和自然灾害,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到了王朝晚期。” 这里面是个因果倒置的问题。 相信天命论的人们,往往把问题归咎到时也命也的方向上去。 但在杨林看来。 其实是一个很随机的问题。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存于世间,自是步步坎坷。 迈得过去,就是一帆风顺,迈不过去,就是时运不济…… 这有什么好说的。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打仗什么的是最无聊的了,内战打出一朵花来,自身难道就强大了起来? 面对外侮,还不是会变成怯懦鸡,不堪一击。” “所以,我愿意在提升民族自信,强国强种上尽力,却不愿意在内战战场上,双手沾满血腥。 无论哪一方,是被蒙弊的也好,是有着信仰理想也好,全是苦难百姓。 他们,也只是想着当一个兵,吃着一口粮,不至于饿死而已。” 不是说,杨林不愿意为国为民。 是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国,到底是哪一国。 就有这般尴尬。 可以指责他没有信仰,没有坚持。 但是,他的信仰,显然并不在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也不需要他一个站在局外的人替别人来作决定。 没得惹人嫌弃。 一路风餐露宿。 这一日,终于来到汉口。 还没离得近,就见到漫山遍野都是逃亡的老百姓。 哭爹叫娘的。 城内已经燃起熊熊火焰。 从城中心,一直燃过半边城区,直到出江口。 炮声隆隆,枪声如吵豆般,有嘶喊,哭叫。 不时有人被烧成火炬冲出,一边开枪,一边被密集的长枪子弹打成蜂窝。 “老乡,城里情况这是?为何半边城池民房都烧起来了?” 杨林一把就逮住一个匆匆逃离的微胖商人,问道。 “是朝廷六镇大军,为了捕灭乱党,放火烧城,一路直烧到汉水,逼其跳江。” 商人急得满头大汗,感觉杨林如同钳子般的右手,不敢发怒,只是强忍着怒意,陪笑道:“这位先生,快逃吧。 这两边都不是什么好鸟,汉口市已经被打成了废墟了…… 估计那些乱党会逃到汉阳去,到时一路追击,一路打得乱成一团乱麻。 这边不能再呆了,还得逃去南方……” 杨林松开手,放他离开。 城里的情况他大致上也弄明白了,这是起事之后,朝廷反扑,调兵围剿那些进步人士。 当然,以袁双城为首的一些军头,此时一边以强大火力清除压迫南方势力。 同时,一边派人谈判。 想让南方临时政府屈服,承认其统领全国。 到底要去哪里找大哥杨继祖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汉水接战前线。 以那位记忆中十来年没见过的大哥的脾性来看,他是决不会躲到后方去的。 他是个医生,伤兵在哪,估计在哪里就可以找到他。 眼前情形宛如地狱,焦尸臭味十分浓郁,薰得久经战阵的杨林胃肠之中都忍不住有些翻滚,小蘑菇更是忍不住弯着腰在一旁干呕了。 好久没见过这等残酷了,这具身体,都变得娇弱了吗? 杨林眼神变得森冷。 他觉得,这些人,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接了人就走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