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横行无忌 (第1/2页)
“柴绍……” 李秀宁很后悔,很后悔。 头一次,后悔自己这么多嘴。 也许是前面那些日子的顺风顺水,让她完全小看了天下英雄。 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却不知道,太过自负者,当亡于自负。 柴绍的结局,其实早就有了征兆。 此人出身公侯将门世家,文采不凡,兵法更厉害,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家族寄以厚望。 就连李阀起事,将要一统天下的征程之中,他也算得上李氏集团之中上上良将之选。 李渊把女儿许配给他,并没有觉得有半点吃亏。 反而会认为自己找到了好女婿。 这么一个厉害的人才。 唯一的缺点,姑且算是缺点吧,就是有点心高气傲。 但是,任何一个年少得志的英才,有谁会谨小慎微,谁又会没有一点傲气?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缺点,但是,在李家同样的高门大阀看来,这就是少年意气。 年轻人不气盛,那也不叫年轻人了。 总的来说,就是这种人一生走得太顺,没有办不成的事,就没有了敬畏。 因此,在面对杨林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弱了半分气势。 无论是李秀宁,还是柴绍,都没有认真考量过眼前的局势。 人家摆明了车马,打上门来,以一人之威,碾压一个势力,自然是强横霸道不可一世。 你这时候,去做拦车的螳螂,下场可想而知。 “是柴绍吗?可惜了,年轻人长得挺俊的,怎么就沉不住气呢?” 杨林微微愕然。 这时他才想起了这么一个人物。 好像柴绍后来成了平阳公主李秀宁的夫婿,为大唐东征西讨的立下了很大功劳。 或许仍然比不上李靖,却也是名将之姿,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四位。 低头一看,李秀宁一声不吭,眼中默默的就流下泪珠来。 “别难过了,打死你一个未婚夫婿,就陪你一个,日后见着李渊了,我还送他一个便宜国丈之名,岂不是好?” 李秀宁已经不想说话了,她怕自己忍不住,一点淑女风范都没有,当场就破口大骂。 见惯了生死杀场和沙场争锋,倒不是对柴绍的死有多么震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下的婚约,也不至于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只不过,见到柴绍横死当场,又是为了救自己而死,兔死狐悲,就难免悲从中来,不能自抑。 以至于,对杨林的胡言乱语,她都没了多少反应。 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了。 杨林暂时也懒得理会李秀宁怎么想,只是眼眉一横,就看向持杖握剑的窦威和李纲两人。 这两人想要向前救人,又有些不敢。 有心想要退去,面子上却又挂不住,只是停在中间,进退两难。 “怎么?你们两人也想步柴绍后尘,怕他黄泉路上太过孤单?或者说,不愿意跟随主将,入我江都?” 气机扑天盖地,轰然压下。 直压得两人身躯急颤,瑟瑟发抖。 窦威名字里有个威字,表情阵青阵红,却没有一点威风,挤出一点笑容道:“靠山王威风霸气,谁人敢抗?窦威不才,自然是愿意追随,平阳郡主在哪,我就在哪。” 这位出身世家大族,后来做到了唐朝宰相,口才还真没得说,一番话滴水不漏,明明是投降,说得好像是为了李秀宁一样。 话儿说得是真漂亮,面皮也着实很厚。 李纲此人,能成为三朝太子师,自然也不是愚笨之人。 北周、隋朝、唐朝,都看重他的才学,当然,也许是看重他的为人不迂腐。 但是,杨林的所作所为,此时就算再不迂腐,想要投降,也感觉难以启齿啊。 你这根本就不是礼贤下士了,是刀架在了脖子上。 要不要展现一下风骨? 这个念头只在脑海里转了一瞬间。 李纲就作出了决定,拱手笑道:“俺也一样。” “好,今日能请动二位大才,真是意外之喜,可喜可贺。秀珣啊,你不介意我借你这牧场好好庆贺一下吧?” 商秀珣暗暗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我能介意吗?这三言两语的,牧场就成了你家的了。’ 看着手中的聘书,就有些烫手,不过,她还真心不敢扔掉。 还得珍而重之的捧着。 这事闹得。 看着兀自被杨林擒在手里,浑身软成一滩泥的李秀宁,竟然没来由的觉得郎才女貌,分外般配。 虽然杨林行事特别霸道,说话做事也太过没有礼貌了。 但是,配合着他这种气吞天下的豪雄气概,却也不见得让人有多么反感。 反而,在内心深处,暗暗为之心折。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人还真的太不是东西了。 一边递着聘书,一边手里还搂着一个,身后还跟着一个。 商秀珣心里时而气苦,时而叹息,时而又有了一点哀怨。 她发现,这一刻,竟然不太敢看自家闺蜜李秀宁的眼睛。 生怕被对方发现自己心中的些微窃喜。 再怎么说,李秀宁是被强抢的。 自己多的不说,总还有张聘书来遮一下脸。 算是名媒正娶吧,算是吧? …… 杀了陶叔盛和柴绍,并且,强势镇压牧场高手,以及李阀势力之后,杨林就发现,虽然自己只是区区几人在此,牧场之中已经没有多余的反抗声音。 这样就很好。 “秀珣,先前我就说过,要送你两份大礼,当然不会食言。” 杨林回首望向来处。 天眼观物,就提前一步发现了牧场外面兵戈之气的变化。 几股杀伐之气,隐隐透着侵掠如火的意蕴,有着凶狂、暴躁的味道,正悄悄的涌了过来。 并且,这股力量还分为南北两个方位,隔断竟陵,围困牧场。 尤其奇妙的是。 在牧场内部某处地方,竟然有着一缕气机,与场外的杀机遥相呼应。 ‘里应外合,一同作反,好手段。’ 杨林观望了一下,心里就有了底,淡然道:“攘外必先安内,四大寇今夜发动突袭,并非无因,我还是先把牧场里面的内鬼挖出来吧。”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