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九泉瀑布 (第2/2页)
默良久的二人闻声,眼光一亮,相视的互看了一眼,脸上流露出少许的激动之色。 接着,美髯道人左手掐指一算,开慰的一笑,点了点头。 “是他!” 说着,两人身影一动,化作两道清风向着山下飘然,落去了。 “这就是你说的劫难吗?”小云羲指着瀑布高挂的青山,疑问道。 “是的!”点了点头,老和尚认真地答着。 “此山,青葱活水,秀来呢!” “还会吃人不可?”他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 渐渐地,走近了山峦。 一匹澎湃又有力的声势由远及近,轰轰震耳,天空中有九道白色的银川挂出垂落,如烟似雾,白茫茫的水销在空气中碎落珠连,最后才插入到山底下的仙池之中,汇成了一曲。 霎时间,在明媚的阳光下,洋洒起了万道的虹桥彩光来,七色的缤纷映绘,似开了屏的孔雀,美艳而动人。 小云羲痴痴地望住,心也似醉了。 突然,白茫茫的水雾分开了,七彩的虹桥上托出了两个人影,凌空的踏步而来。 “神仙!” 两个字在小云羲的心头上涌现,他惊呆了。 不时,仙气已临然而至,他用尽所有的眼力,去一睹仙人的风姿。 一袭飘飘的白衣,神釆刚毅,背长剑的儒仙。 一挂拂尘了俗世,风扬美髯,冠玉道仙。 “两位,有礼了!”二人落到了近前,行了一礼。 “在下齐秋伯,乃浩然书院的一介寒儒,见过二位。” “不知大师何故,到此九泉山?”背长剑男子双手鞠了个儒礼,缓缓的问来。 “一名野道,卜算子韩东清。也见过二位了。”美髯道人手执拂尘,恭了恭。 “阿弥陀佛!” “老僧法号缘觉,一名行脚和尚,来自浮兰尼国的伽蓝寺,此来化解一场劫难。” “不知二位仙修,在此。打扰了。” 见到了仙神的二人,老和尚也不惊觉,双手合拾的施了个佛礼,鞠问道。 “伽蓝寺!”听闻老僧来历,二人眼光一悚。 “缘觉大师,慈悲哉!” “浮兰尼国离此不下万里,大师竟步途而至。” “野道,叹服也。” “咦?此位小师傅是…”卜算子释说着,见躲在缘觉和尚身后,不时还探出头来观看他们的小云羲,疑惑的问道。 “此位楚小施主,乃是俞镇人氏,途中结缘才相伴而来。”老和尚回望了一下,慈笑的一说。 二人点了点头。 后,互望了一眼,心绪难抒,却生出一脸的惆怅之色来。 “实不相瞒!” “我二人于此,也有数日之多了。” “深知山中魔障之厉害,二人实不敢独自潜去。” “小生曾闻,迦蓝寺乃除魔之圣地,不知大师可有破魔之法?”背长剑的齐姓男子心性耿直,一语明言的道开了。 “无妨!” “老僧于寺中参禅,得吾佛启示,苍生海外魔劫欲动。” “特于本寺内,取了三件法器前来,希望能化此一劫。”慈笑的一施后,缘觉和尚一言明道。 又默然地,开始念起他的经来了。 “山中当真生出了妖孽?” 听闻三人对话,小云羲神色慌张了,从缘觉和尚残破裟衣下探出头来,害怕地问道。 “呵呵!” “此山名为九泉山,顶峰上有九大泉口,泉流而下,落成远近闻名的九泉瀑布。此乃,奇一。” “奇二,此九泉布局,吻合九五之尊的风水走势,山底湖光之色筑拥紫薇帝星。堪称,帝皇墓xue之宝地。” “在此山中葬一帝皇,可保千年基业不衰。”卜算子一手挽着拂尘,一手撮着胡须,喃喃自语地说着。 “奈何,人心不足兮!”他莫名的,叹了一气。 “三千年前,嬴国之君,曾一统北渊大地。修地宫于九泉山,伐百万黎众,屠绝千万生命,但求长生一梦,终成祸害。” “这么说来,九泉山之祸是那帝皇引起的了。”点住小脑瓜,小云羲豁然的说道。 “呵呵!你这小娃儿,到显聪慧。”卜算子略微的妙叹,赞一声。 “我叫楚云羲!”他抗争着,嘟囔一句。 “那地宫的入口,便是在此池水之下了。” 说着,却见他挽住拂尘的手,向瀑布的池潭内一晃。 “起!” 池面上,激流汹涌的水浪翻滚,纷飞四散的惊滔冲天,水和雾浑乱,扭成了一团,也分不清个孰是谁非。 然而,却在如此一声的轻呢下,池水的水面向两边分开了,一道笔直的泥石道显露出来,穿过了池的中心,到达了彼岸尽头的岩壁下,山峰中的第五匹大瀑布的底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