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如许_第四十九章 宫崎骏的电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宫崎骏的电影 (第1/2页)

    估计世界上不知道上雪要说的这位二次元导演的人很少,因为他的名字,叫宫崎骏。

    或许你真没听过宫崎骏,但是你不可能没听过一部电影,叫做《千与千寻》。

    可以说上雪了解这位导演了解得非常系统,因为上雪看过他所导演的所有作品。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

    宫崎骏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他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其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获奖无数。

    宫崎峻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

    他这份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呜,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士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

    其实第一次接触他的电影是在2001年的《千与千寻》,关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票房居然超过了《泰坦尼克号》,超过300亿日元的票房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票房怪物。

    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动用到了首相来为首映捧场;不仅如此,宫崎骏的成功甚至开始得到国际的承认,作品得到奥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奖项。

    《千与千寻》叙述了千寻的一个生活小片段,讲述她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

    宫崎骏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十岁日本女孩,其目的就在于要让每个十岁女孩都从千寻身上看到自己。

    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更是惹人生厌。

    最初创造这角色时,宫崎骏还曾有点替她忧心,但到故事将近完结时,他却深信千寻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

    《千与千寻》是大师宫崎骏的复出之作,而且也是到现在为止吉卜力的最颠峰之作,这部电影也是以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来警示世人,主人公千寻最后终于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她明白了“要让自己找到本来的自己”。

    上雪第二次接触他的作品便是七年后,有天在查钢琴谱的时候发现了那首《天空之城》,后来才知道有部同名的电影,于是就去看了。

    剧情传统但不老套,它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19世界欧洲,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希塔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的陪伴下,寻找自己失落的故乡,在旅途的尽头天空之城,终于明白了无论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如何,人都是不能离开土地的。

    人与自然的主题在此进一步体现,而漂浮在空中的伟大都市拉普塔最终的毁灭,仿佛在告诫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纪里,面对着的其实是未定的将来。

    其实上雪我一直是个看电影从不关注导演是谁的人,因导演而去看完所有作品的,宫崎骏是第一个。

    他的一生总共导演了十部电影,每部电影都有其特别之处——画面纯真但哲理深刻。

    首先就看了他的成名作《龙猫》。

    《龙猫》因为平静而温馨使得龙猫这个可爱的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

    “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这是宫崎骏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年少的他也曾经认真地在小径上等待,在草丛间寻找吧。

    长大后,他投身于动画制作,心中始终念念不忘乡下渡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不忘这个为小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