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吴用三阮入伙 (第1/1页)
“刘备三顾茅庐,是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 “主公对天下大势却已有判断,远非我所能及。” “必须想个办法,让主公更重视我!” 吴用在其它方面上或有不足,心思却极为灵巧。在听到朱武的方略后,已经认识到朱武对梁山泊的前途有完整谋划,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执行而已。 故而,虽然对朱武所说的天下大势有疑惑,吴用却没有提出质疑。反而尽心竭力,为他查漏补缺: “主公既然要缓招安,就不会让梁山泊表现的实力太强,以免被朝廷注意到,不得不做选择。” “同时在梁山泊大寨外,主公还设立分寨。将梁山泊和这些分寨的关系隐藏好,用分寨扩展实力。” “这样在招安的时机来临时,主公就能将这些人聚集起来。让朝廷见到梁山泊的实力后,不得不选择招安。” “所以梁山泊将来,会使用扩充分寨的方式,增强整体实力。” 根据朱武的方略,吴用迅速想到了朱武设分寨的用意。对这种分合之策,感到佩服不已。 只要按这种模式发展,在各地不断建分寨。梁山泊在未来亮出实力时,朝廷只要不想让地方糜烂,就不得不选择招安。 想到这一点后,吴用迅速思索,这里面有没有缺点。 很快,他就想到了这方法的一个缺陷。而且更妙的是,对于这个缺陷,他还有法解决: “大寨和分寨的设置,最重要的就是通信。” “我有好友戴宗,岂非手到擒来!” 心中大喜过望,吴用先是夸赞了梁山泊大寨和分寨的实力,继而话锋一转,向朱武举荐人才: “大寨和分寨的通信,必须保证及时。” “小生举荐一人,可为寨主分忧!” 虽然已初步建立信鸽体系,朱武对通信的需求,却还没有降低。听到吴用要在这方面举荐人,他顿时想到了吴用的好友戴宗,大喜道: “既是先生举荐,定然是个人才!” “不知姓甚名谁,还请快快道来?” 想要尽快派人,把人邀请上山。 欣喜于朱武的看重,吴用颇为自得。尤其是想到萧何的一大功绩就是举荐韩信后,对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更多了几分信心: “王伦在江湖中无人,我却交游广阔。” “只要多举荐人上山,王伦能和我比地位?” 已经在心中打算,多邀请人上山。 念头一一闪过,吴用向朱武介绍道: “主公听禀:吴用有个至爱相识,现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 “此人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他有一种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 “南方的人不识,以为他用巫术,又因为俚俗称巫为太保,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 “有他来在梁山泊,主公和各地分寨之间,就不用担心消息不通。分寨稍有动静,主公就能发现。” “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小生做道士时,和他相交甚厚,只要修书一封,便能邀他前来!” 正式将神行太保戴宗,举荐给了朱武。 朱武早猜到吴用举荐的人是戴宗,听说他有把握邀请戴宗上山,顿时十分欢喜。知道戴宗对梁山泊的作用,更有心学习他的道术,朱武向吴用道: “我在江淮游历时,也听说过神行太保戴宗名字。” “没想到这等奇人异士,却和先生相识。” “待我同样修书,邀请此人上山。” 打算和吴用一起写封书信,回山寨备上礼物后,邀请戴宗上山。 见朱武二话不说,就要亲自写信。吴用既觉得朱武礼贤下士,又感受到他对自己的信任。对于拜朱武为主公,暗自庆幸不已: “晁天王虽然信任我,却从来没有给过我这等信任。” “相比在他那里,我在主公这边,才华才能施展!” 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吴用辅佐朱武时,更加尽心尽力。 没有将生辰纲的事情放下,吴用向朱武献计道: “一年一兵之费,大约需要三十贯。” “生辰纲十万贯钱财,足够六七千人用半年。” “主公既然在各地设分寨,不如派几百人专门设个分寨去劫生辰纲。” “待生辰纲事发之后,将分寨放弃了给官府做交待。” “如此既不会让朝廷注意梁山泊,还能用生辰纲的钱财,壮大山寨实力。” “生辰纲的十万贯,可谓天予不取!” 建议朱武用分寨的名义,劫掠生辰纲的钱财。用这样一桩大功劳,作为上山的投名状。 朱武闻言细思,顿时拍案叫好。他没有真正受招安的想法,不用考虑未来事情败露后是否有后患。只要这件事能一时瞒住蔡京,不让梁山泊因此引来朝廷注意,对于朱武而言,就能冒些风险。 而且,有了分寨的名义后,许多事都能让分寨去做。朱武甚至还打算找几百人,专门去扮分寨: “以往我只考虑用分寨发展根据地,却没想到分寨还能这样玩。” “不枉我三顾茅庐,邀请吴用上山!” 对吴用极为赞赏,朱武对自己能收服吴用,更是感到欣喜。有了这样一个机巧心灵的人才,他以后在做事时,就会灵活许多。许多想不到的地方,都有人查漏补缺。 秉烛夜谈、抵足而眠,朱武和吴用谈了半宿,这才沉沉睡去。 次日,朱武和吴用一大早便离开这里,带着人前往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见到朱武、吴用到来后,都是欢喜不已。当下就带着收拾好的行礼,还有这两日说服的几十个渔民,一起划着渔船,投奔梁山落草。 梁山泊众人见到朱武带这些人回归后,都是欢喜不已。他们本来还反对朱武冒雪下山,如今在见到吴用、三阮等人后,再也说不出话来。 吴用的才能且不说,三阮在水军上的本领,正是梁山泊所急需的。有了这三人和他们带来的渔民,梁山泊的水军就能够快速扩大,让山寨更加安全。 一连数日,梁山泊都大摆宴席,欢迎吴用和三阮等人,在梁山泊入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