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宋江心思 (第1/1页)
“杨志兄弟和林冲兄弟打下了二龙山,又带着人马来投奔。” “且在林冲兄弟后面,坐第八把交椅!” 回到梁山泊中,朱武在召集众人议事时,便让杨志在林冲空出的位置上坐下,位列山寨第八位。 杨志喜不自胜,谦让一番坐了。朱武又把留在青州辅佐林冲的曹正排在穆春后面,坐第四十二把交椅。 至此,梁山泊头领达到四十六位。考虑到山寨有十位头领新上山,许多人还没有职司。朱武又下令道: “王伦兄弟兼任的办公厅主任,由萧让兄弟接任。” “晁盖兄弟在青州担任镇守使,他的军法处处长一职,由金大坚兄弟暂代。” “戴宗兄弟的情报处新组建,调白胜兄弟辅佐。” “林冲兄弟在青州担任教导使,他的训练处处长和马军第一营营长之职,由栾廷玉兄弟暂代。” “杨志兄弟和马麟兄弟从山寨士卒之中,挑选精锐组建马军第二营,担任正副营长。”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刘唐兄弟和欧鹏兄弟组建步军第三营,担任正副营长。如今刘唐兄弟在青州辅佐晁盖兄弟在二龙山担任副镇守,营长一职由欧鹏兄弟暂代。” “穆弘、穆春兄弟统领神机营马步军,接替欧鹏、马麟兄弟。” “另调杨春兄弟回山,担任教导处副处长,他的少华山镇守一职,由副镇守宋万接任。” 对梁山泊头领职务做出大调整,朱武又把军衔制度同样完善了一下,把王伦、吴用、晁盖三人的中郎将定为九级军衔,鲁智深、林冲、李俊等人的将军定为八级军衔,刘唐、穆弘、张横等人的校尉定为七级军衔,使梁山泊的制度,更加完善起来。 见梁山泊制度分明、头领众多,杨志等新上山的头领一个个满怀信心,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挑选士卒和训练军队中去。 梁山泊的发展,很快就进入一个新阶段。 尤其是青州那边,有梁山泊的支持和晁盖在江湖中的威望在,很快就吸引许多豪杰去投奔。江湖上许多人都知道劫了生辰纲的晁盖在青州二龙山立足,甚至收服了清风山和桃花山,成为青州江湖上的霸主。 声势如此浩大,以至于引起青州官府注意,并且向朝廷汇报了上去。蔡京、高俅两人知道晁盖、林冲在二龙山立足后,连催青州官府围剿。朱武用他们吸引朝廷目光的计划,完全达到了目的。 不多久,晁盖、林冲、刘唐、史进、周通等人,打败了青州官府围剿,让青州三山的威名,更加广为传播。和梁山泊一东一西,名传山东大地。 这边景象,让朱武等人欣喜的同时,郓城县及时雨宋江,同样心潮浮动。他不知晁盖有梁山泊在背后支持,只以为晁盖凭借名声,就闹出这么大的声势。想到自己在江湖中名望丝毫不输晁盖,如今却屈居郓城县做小吏,宋江自己心里,就有些不大平静: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在青州做下这般大事。” “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心中纳闷之下,宋江吩咐张文远将上面传下的缉捕晁盖文书发下去,信步走出县衙,去对面茶房吃茶。 刚刚坐下不久,刘唐便走到宋江面前,唱个大喏,道:“押司认得小弟么?” 宋江向晁盖通报消息时曾经见过他,道:“足下有些面善。” 刘唐道:“可借一步说话。”和宋江走到一条僻静小巷。打开包裹,取出晁盖书信递给宋江,又将金子取出,向宋江道: “晁盖哥哥想到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送来书信一封、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并朱、雷二都头。” “礼物虽少,却都是晁盖哥哥立下功劳获得的。请押司不要推辞,务必笑纳!” 宋江看了书信,闻言笑着说道: “晁天王贵为寨主,也要按功劳拿赏吗?” “你们那里的号令,真是极为严明!” 刘唐闻言大笑,又看了看周围,悄悄向宋江道: “押司是位义人,刘唐也不瞒你。” “晁盖哥哥的二龙山,其实是梁山泊分寨。” “按照梁山泊的制度,一切缴获要归公,分作十份分配。一份赏给头领,三份赏给头目,三份赏给士卒,三份收入库房。” “这三百两黄金,是晁盖哥哥和我们兄弟几个攒了一个多月获得的。乘着八月中秋回梁山泊团聚,晁盖哥哥让我送给押司和朱、雷两位都头,感谢三位兄弟的搭救之恩。” 宋江听了之后,顿时大为惊骇,万万没想到名震青州的二龙山,竟然是梁山泊的分寨: “两个山寨分开,都有这么大的声势,以后若是合力,岂非可能让整个山东变色?” “朱武和晁盖的心思还真大,竟然有这么深的打算。” 心中又惊又骇,宋江更不敢和他们扯上关系,向刘唐道: “贤弟你听我说,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宋江家中颇有一些资财,这金子且留在你们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教兄弟宋清来取。” “朱仝、雷横那里也有一些家私,不用把金子给他们。我把你们的心意,告诉他们就是。” “贤弟快快回山,莫要在此耽搁。宋江不能前去庆贺,切乞恕罪。” 让刘唐收回金子,赶紧回梁山泊。 刘唐自然不肯,向宋江道: “宋押司和朱、雷两位都头的大恩,我等无可报答。送些金子过来,不过聊表心意。” “何况梁山泊号令严明,刘唐接了此任,就要完成任务。否则回了山寨,定然会受责罚!” 苦苦央求宋江收下金子,宋江那里肯接。刘唐哀求许久,宋江也只是取了一条金子和那封书信放在招文袋内,然后又取了一幅纸来,借笔砚写了一封回书,让刘唐带回去复命。 刘唐是个直性的人,见宋江如此推却,想是不肯受了,便将金子包了,连夜回梁山泊。 宋江与刘唐别了,自己慢慢回住处,一面走一面寻思道:“幸亏没做公的看见,险些惹出一场大事来!” 一面又想到刘唐的话,寻思道:“晁盖落草之后,竟做出这般大事。他和朱武两个,真是极为大胆!” 心思浮动之下,宋江一连几日都在想这件事,招文袋里的金子和书信,一时也忘了处理。而且,或许是打熬气力时有些心不在焉,这件事过后没几日,宋江便在阎婆、王婆的撺掇下纳了阎婆的女儿阎婆惜做外室,把处理招文袋中金子和书信的事情,彻底忘在脑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