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8章 伐辽准备 (第2/2页)
,准备建功立业。 只是,对于北伐时如何安排,梁山泊头领之中,再次有了争论。一些人认为应服从朝廷,一些人认为要维持独立,免得被人坑害: “梁山泊这次送出去的两万兵,被童贯毫不客气地消耗了,一点说法都没有。” “这次北伐燕云,朝廷的主将多半仍是童贯。此人本就和梁山泊有隙,如果在北伐时听从童贯指挥,一定损失甚剧。甚至在北伐的功劳,都会被人夺取。” “此次北伐之时,不可听从童贯!” 对童贯毫无信任,更是对他毫不客气地消耗梁山泊派出去的两万兵心有余悸,梁山泊许多头领都认为朝廷如果任命童贯为主将,应该保持独立。 对此极为赞同,朱武在对照原书中梁山泊伐辽的路线后,对保持独立的方法,同样有了盘算: “梁山泊攻打辽国,是从檀州、蓟州,再去攻打霸州、幽州。” “这条路线是由北向南,和童贯北伐的路线完全不同。” “虽不知原书中梁山泊兵马如何绕到澶州,如果想取得原书中的大胜,最好要遵照这条路线!” 虽然对梁山泊如何绕到檀州有些不解,朱武却决定参考这条路线,安排如何进军。 想到这里,朱武向众人道: “如果按朝廷安排从陆路进军,梁山泊多半要服从童贯指挥。” “想要获得独立,只有和童贯分兵、让他无从指挥。” “李俊这些年在青州早已探知到去辽国的海路,我决定从海路进军,让童贯无从指挥。” “只要打下蓟州、檀州,梁山泊就能从北向南,和朝廷从南边北上的兵马夹击,打下燕云之地。” 指着进军路线,梁山泊许多头领,都是疑惑不已。不怪他们没有见识,实在是这样的跨海远征,梁山泊毫无先例。 就连吴用,也向朱武谏道: “海上风高浪急,乘船跨海远征,实在太危险了。” “不如从河北北上,和朝廷兵马一起!” 知道朝廷北伐会失败,朱武如何愿意和这些兵马一起,执意道: “和朝廷兵马一起北上,梁山泊就不免受到朝廷制约。” “不但有可能被夺了功劳,还可能在兵败之时,作为朝廷兵马的替死鬼。” “这次北上伐辽,绝不能和朝廷兵马一起!” 说着,他又分析从这条路线进军的优势,向众人道: “梁山泊地处水泊,无论头领、士卒,对乘船都极为熟悉。即使海上的风浪更急,将士们却大多能适应下来。” “而且从海路进军,辽国毫无防备。等到朝廷兵马从南路北上,把辽国兵马吸引到南边后,梁山泊在北边的攻势,就会毫无阻碍。” “如此既能立功,又不受童贯指挥。只要立下功劳,谁都夺不过去!” 说着这条路线的优势,吴用等人在惊愕后,逐渐认同起来。对于梁山泊来说,从海路进军的确最有优势,而且能维持兵马独立,不受童贯指挥。 只是,对于跨海远征,许多人却仍有疑虑,认为应先行验证,免得出现问题。 对于这点,朱武道: “李俊在青州早已探明航线,只要船只足够,跨海毫无问题。” “北伐辽国不是一时半会儿之事,可以让李俊继续打造船只,找出最佳航线。” “还可以让将士乘坐海船,先行适应一番。” 认为这样做更稳妥,众人在朱武劝说下纷纷点头,宋江道: “这件事应该禀报宿太尉,请他在朝中说话,请求朝廷同意。” “朝廷前番在攻打梁山泊时就造了许多船只,如果跨海远征,一定会建造许多海船。” “船只足够的话,跨海会更方便!” 对此极为满意,朱武道: “宋江兄弟负责和朝廷官员联络,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争取让朝廷多拨下物资,为我们建造海船!” 说着,他还想起了两个人,道: “梁山泊前番俘虏的叶春擅长打造船只,刘梦龙擅长指挥水军。” “这两人知道咱们的厉害,尽量让他们去青州负责这件事,免得有贪官污吏到来,反而坏了事情。” “而且他们是高俅的人,可以让高俅放心,在这件事上出力!” 宋江闻言领命,又觉得派心腹去不放心,自己亲往东京,促成这件事情。 听到梁山泊主动请缨北伐辽国,宿元景心中甚喜,上奏天子,即降圣旨: “制曰:舜有天下,举皋陶而四海咸服;汤有天下,举伊尹而万民俱安。朕自即位以来,任贤之心,夙夜靡怠。” “近得朱武等众,顺天护国,秉义全忠,如斯大才,未易轻任。敕加朱武为破辽兵马都先锋使,宋江为副先锋。其余军将,如夺头功,表申奏闻,量加官爵。” “就统所部军马,克日兴师,直抵巢xue,伐罪吊民,扫清边界。所过州府,另敕应付钱粮。如有随处官吏人等,不遵将令者,悉从便益处治。故兹制示,想宜知悉。 宣和三年夏五月十五日。” 宋江跪听诏敕,得知自己为副先锋,心中极为欢喜,拜谢宿太尉道: “某等众人,正欲如此与国家出力,立功立业,以为忠臣。今得太尉恩相力赐保奏,恩同父母。” “只是战船未曾齐备,有烦恩相题奏,乞降圣旨,宽限时日,打造海船、整顿器具枪刀甲马,便当尽忠报国。” 宿太尉听罢大喜,回奏天子。天子因童贯仍在江南平定方腊余部,遂命高俅派刘梦龙、叶春等人,去青州打造船只,为梁山泊渡海远征做准备。 同时,或许是因为梁山泊主动请缨,让朝廷去了许多疑心。或许是梁山泊距离东京太近,让朝廷感到不安。天子在允许梁山泊独立北伐后,还拨下许多粮草兵器,让梁山泊派兵前往青州,适应海上行船。 朱武得到消息后,一边欢欢喜喜地接收粮草兵器,一边把梁山泊兵马分批送往青州,挑选合适人员,准备跨海远征。 就这样准备了近一年,童贯终于扫清了方腊余部,被朝廷调遣北上,开始北伐燕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