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闻焕章北上 (第1/2页)
封官拜将、调整官制,朱武大张旗鼓的动作,让梁山泊割据自立的意图,再也无法隐瞒。 东京城中,一直在盯着朱武的高俅在得知这些事情后,当即大喜过望,认为扳倒朱武的机会,如今已经到来: “朱武、林冲等人皆是我的仇人,前番北伐燕云,让他做了有功大臣,受朝廷钦恩赏赐,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如今他放着朝廷命官不做,收揽辽国降臣,擅自封官拜将。待我奏过天子,给他一个好看!” 将这件事写成奏章,高俅便打算找人商议,却发觉杨戬已经去世、蔡京也被罢免。唯一掌权的童贯,如今又远在北方,率领朝廷兵马,向金国索要云中等地。 正想写信给童贯,让他和自己一起上奏此事,高俅却想到收复燕京的功劳主要属于童贯,梁山泊割据的事情,童贯应该知情: “这样看来,童贯是为了自己的功劳,为梁山泊遮掩此事了。” “难怪他一心带领兵马索要云中,原来已经和梁山泊有勾结。” 想到收复燕云会有封王之赏,高俅对童贯也不由有些嫉恨。再想到白沟兵败之后,天子对童贯的信任已不如以前,高俅便放弃了和童贯商议的想法,免得童贯得知后,反而阻止自己。 无法与这些jianian臣合谋,高俅想来想去,又想起来一人。命人把闻焕章召来,向他告知此事。 得知梁山泊在燕京割据自立,闻焕章顿时大惊,向高俅道: “梁山泊已经接受招安,怎会如此行事?” “太尉是不是被人欺骗,信了他人诬陷?” 高俅心下不悦,道: “本官堂堂太尉,怎会受人欺骗?” “梁山泊自占据燕京以来,一直专权跋扈。” “不但以余贼未靖停留当地,还派遣大军守关,阻止官兵北进。” “前番平州知州张觉投靠朝廷,朝廷也派人前去接纳,朱武却不管不顾,率军攻破平州,夺了张觉所部。” “如今朱武又擅自接纳降臣、给部下封官拜将,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招安梁山泊的事情,是宿太尉一力主张。一旦梁山泊造反,他就脱不了干系。” “你去把这件事告知宿太尉,明日上朝之时,和我一起上奏!” 让闻焕章把这件事情,告知殿前太尉宿元景。 闻焕章心下无奈,只得去找同窗好友宿元景。宿元景听说之后,叹了口气说道: “梁山泊接受招安以来,我就觉得他们所做所为,似乎颇有不妥。” “如今他们在燕京割据自立,我也毫不意外。” “你可告知高太尉,这件事我已尽知,明日会跟随他,将此事上奏天子。” 心中大是惊讶,闻焕章实在没有想到,梁山泊割据之说,竟然已经成真。想到梁山泊兵马的实力,闻焕章道: “梁山泊欲要割据,会不会再次造反?” “听说他们在山东还留有不少兵马,朝廷要不要派兵,先行剿灭他们?” 闻言有些无奈,宿元景苦笑道: “别说派兵剿灭,陛下在得知此事后,只会想法掩盖。” “朝廷北伐燕云接连遭遇惨败,唯有梁山泊这一路,连战连捷不说,还收复燕京一带。” “如今朝廷要依靠梁山泊争面子,迫使金国把云中诸州交回来。没有收复云中之前,绝不会动梁山泊。” “即使向梁山泊动兵,也只会在收复云中之后。” 向闻焕章解释了燕云之地的情况,一直在山野之间的闻焕章才得知,梁山泊收复燕京和童贯索要云中之事,还有这么多内情。朝廷对梁山泊的所作所为并非不知,只是有心无力。 心中深感惊讶,闻焕章又听宿元景道: “招安梁山之事,由我亲自促成。” “来日梁山泊和朝廷起冲突,我必遭受诘难。” “如今和高俅一起上奏,能稍微撇清此事。” “但愿陛下宽宏,不会太过追究!” 说着自己的打算,宿元景对自己的心思,一点儿都没有隐瞒。闻焕章思索一番,向宿元景道: “不至于此!” “梁山泊刚刚占据燕京,人心必然不稳。” “朝廷不去攻伐,梁山泊便不会和朝廷起冲突。” “即使来日反叛,也应该是当权者的责任!” 口中说着这话,闻焕章却想到那些和宿元景一直有些不对付的jianian臣,想到宿元景对自己的恩情,闻焕章道: “我在梁山泊被俘时,曾得朱武看重,因此写了书信,请太尉招安梁山。”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由我牵线,我愿前往燕京,解除太尉忧虑。” 闻言极为欢喜,宿元景道: “闻兄是有办法,劝朱武放弃自立之意吗?” “若能促成此事,国家天下幸甚!” 微微摇了摇头,闻焕章道: “闻某隐居乡村,对燕京的局势丝毫不知,对于说服朱武,也是毫无把握。” “但是太尉是因为我卷入此事,闻某若不出力,实在于心不安。” “只求尽力一试,解除太尉危难!” 为闻焕章的情谊所感动,宿元景闻言大叹,向闻焕章道: “有闻兄这样的友人,宿某此生不枉了!” “无论成与不成,宿某铭记于心!” 对闻焕章更加信任,宿元景将自己所知的燕京之事告知闻焕章,和他推心置腹道: “我在梁山泊曾见过朱武,知道他是个颇有主意之人。” “这样的人既然决定自立,多半劝不回来。” “你此行要尽量劝说他不要在割据后称王,更不要举起造反,我愿以折家的例子,劝陛下允许他世袭。” 折家在府州世代相袭,闻焕章自然知道此事。听到宿元景此言,闻焕章惊讶问道: “燕京那边的局势,已到了如此地步吗?” “朝廷集中兵力,能否打下燕京?” 身为殿前太尉,宿元景对大宋的虚实,知道得最是清楚。闻言摇了摇头,向闻焕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