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润州之变 (第1/2页)
虽然从朱武听过完颜阿骨打重病,但是在他驾崩的消息传来后,燕京城中的臣子,仍旧深受震动。 作为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死亡,给下局势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而且在他死亡后,燕京城众臣忽然认识到,即便是完颜阿骨打这样武功高强的雄主,同样也有死亡的那一。 这件事情,让以前从没有考虑过朱武生死的燕京众臣,开始考虑在朱武死亡后,有谁能够接替: “完颜阿骨打武功高强、箭术过人,但他今年不过五十六岁,就突然驾崩离世。” “朱公虽然年轻,却也已经有三十四岁。而且多年征战,未必没有伤势在身。” “如果他突然离世,谁能继承基业?” 一瞬间,燕京城中的臣子,开始关注起朱武的继承人。甚至还商议出几个人选,在私下里讨论。 这些人选之中,排在第一位的,自然就是王伦。作为最早追随朱武的人之一,王伦在梁山泊头领中一直排行第二,而且在朱武外出时,经常留守主事。可以,他在梁山泊的地位,类似于勃极烈中排行第二、在完颜阿骨打征战时留守的完颜吴乞买。在完颜阿骨打成为金国皇帝后,王伦这个梁山泊排行第二的头领,自然在朱武的继承人中,排名最是靠前。 只是,排名虽然很高,王伦却没有得到众人认同。相比有本部兵马支持、又在女真族兄终弟及的传统下作为继承人位置的完颜吴乞买,王伦在梁山泊除了他自己培养的一些学生外,根本没有支持者。 再加上他为人气、心胸狭窄,梁山泊众位头领,对他的观感一向不好。这样一个得不到众人支持、也从没有展现过用兵才能的人,不可能在朱武死后,继承梁山基业。 所以,虽然在众人在讨论时普遍把王伦排在最前,却又不认为王伦能继承位置。如果朱武身亡后王伦想强行继位,等待他的多半不是作为首领的荣耀,而是在一些人撺掇下,发生火并王伦。 排在王伦后面的,自然就是晁盖。作为山东江湖上的豪杰,晁盖不但在江湖上威望甚高,而且为人豪爽、注重义气,在梁山泊众兄弟中颇受信赖。可以,那些出身江湖的头领,除了朱武之外,最敬服的就是晁盖。朱武也一直让晁盖外出坐镇,负责独当一面。 这样一个人选,相比王伦要好太多。但是晁盖的优点虽多,作为继承饶缺点却更显而易见。 一是晁盖的的年事已高,已经接近五十岁,而且他热衷打熬身体,一直没有娶妻。这样的人若成为继承人,众人实在不放心,但是年龄这一点,就可以排除晁盖。 第二,晁盖虽然经常坐镇一方,但在文治上面,却并没有建树,而且在用兵时,也发生过几次失败。多年相处下来,梁山泊许多头领都知道晁盖的才干并不高,他们愿意和晁盖交好,却不愿意在晁盖麾下,追随他去征战。 更何况,晁盖在山东江湖上的威望虽高,在其它地方却没有什么影响力。在梁山泊主力转移到燕京、开始建立官制的现在,晁盖身上的优势急剧缩,劣势却明显暴露出来。 这样一种情况下,晁盖自然称不上合格的继承人,反而是排在他后面的宋江和卢俊义,更有可能一些。 “宋江比晁盖十岁,只比朱公大五岁,他在江湖中的威望不逊于晁盖,而且加入梁山泊后,多次立下功劳。” “可以,除了王伦之外,梁山泊的文臣,宋江排在首位。甚至王伦在文臣中的威望,比宋江还差了些。” “至于卢俊义,他的年龄更,只有三十六岁。而且武功韬略,俱是下顶尖。” “梁山泊武将排名,为首的就是卢俊义。朱公也一直信任他,让他独当一面。” “这两个人在梁山泊并称文武双璧,如果朱公真有什么不测,有继位的多半是他们。” 暗中交流讨论,朱武的继承人选,逐渐清晰下来。许多梁山泊的头领,都认为宋江和卢俊义最有资格继位。其他人相比他们,都相差了很远: “吴用地位虽高,却只是个谋士。让他出谋划策还行,作为首领就差远了。” “公孙胜是出家人,鲁智深、林冲、关胜相比卢俊义,都还差了一些,他们或许有资格独当一面,却没有成为首领的能力。” “最有可能继位的,仍是宋江和卢俊义!” “他们这两个人,实在难分轩轾!” 前期被朱武局限在监察院,宋江在军事上没有多少表现。卢俊义更因为加入梁山泊的时间较晚,到现在还只是军务参赞。相比有资格插手军务政务的中书参赞来,地位差了一些。 但是,卢俊义比宋江强的是,他的仪容气度,要远胜于宋江,相比黑矮的宋江,更适合在打下时做门面。再加上他有骑兵第一师这个嫡系兵马,而且还担任陆军都督府左都督,在军中的威望,远远胜过宋江。 在如今还需要打下的现在,卢俊义作为继承人,更让大家信服。许多饶心中,都更倾向卢俊义。宋江则因为平时的为人,同样有许多人支持。 就这样,在完颜阿骨打驾崩的消息传到燕京后,中书处突然接到许多有关宋江、卢俊义的奏章,请朱武将两洒回,留在燕京做事。还有人上表卢俊义有大功,有资格成为中书参赞。 最初还有些莫名其妙,朱武在镜像空间中看到讨论谁有资格继位的臣子越来越多后,才开始有些明白。这让他感到好笑的同时,也觉得有些生气: “这些家伙,不好好做正事,却来杞人忧。” “我的年龄比宋江、卢俊义还,武功也比他们高一截,怎么会在这两个人前面,突然发生不测。” “这些人真是闲着没事,给我现在添乱!” 本就在忙于观察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国和宋国的动向,朱武一开始对此不予理会。但是他没料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宋江、卢俊义的奏章越来越多,许多人讨论的时候,也由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