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德奥合并 (第2/2页)
面,堆砌起来一座座山。 在起义失败之后,阿道夫就不断的向德意志帝国政府求助,满口都是奥地利政府的恐怖统治,希望德意志帝国能够来解放他们。 1932年2月11日,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入奥地利。他们并未遭到抵抗,他们也没有开枪。只是驻军在奥地利罢了。 根据德国官方的说法,他们是来为奥地利的民众“伸张正义”来的。他们要求奥地利政府进行一次全名性质的公投,来决定是否德奥合并。 德国对奥地利的驻军是全方面的,几乎到了每一个有军营的地方就有德国军人。 那么现在还会有人投反对德奥合并的票吗? “经过全体奥地利国民投票表决,关于德奥合并的提案……” 在奥地利的议会中,议会议长正在宣读投票的结果。 在议会中,坐着一批穿着德国军装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做兴登堡。 在议会中,还有一批穿着普通的正装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做阿道夫。 “有一千七百六十二万九百四十八人投票赞成德奥合并,其余三百二十八万人弃票。奥地利将无条件合并入德意志帝国。即日生效。” 这代表着,奥地利全境和波希米亚全境将变成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在宣读完成之后,那些穿着德国军装的人和那些穿着平民正装的人都站了起来,拍着手,表示庆贺。 阿道夫和兴登堡分别代表着奥地利和德意志,互相握手,脸上带着一个没有感情的微笑。 关于奥地利问题,德国官方早就做好了解决方案。不过现在不是宣读解决方案的时候,现在应该先庆祝伟大祖国的胜利和统一。 盛大的宴会,就在德国的维也纳举行。 这场宴会即是阿道夫的上任会,也是原奥地利政府官员的卸任会。现在的阿道夫已经是德意志帝国奥地利省的高官。 原来的奥地利被一分为三,最西边的蒂罗尔省、南边的施蒂利亚省和维也纳所在的奥地利省。至于波西米亚地区则一分为二,分为德意志人聚居的苏台德省和布拉格所在的波西米亚省。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就没有一个国家出来干涉吗? 没有。 法国人刚打完南非战争,现在又在干涉尼德兰革命,没有精力把目光放在这个中欧的小国身上。 而至于美国,他们还在打内战。 在德国解决完奥地利之后,就要收拾尼德兰了。 现在的尼德兰革命在勒菲弗尔的带领下,逐渐的走向了国家社会主义的道路。尼德兰的革命军队也在法国的支持下逐渐的公开与政府对抗。 对于两个精疲力尽的国家来说,再次开战是不明智的选择。也是在国际上一个不好的选择。如果不是南非内乱在先,让·普卢瓦也不会选择打南非战争。如果不是奥地利祖国党叛乱在先,德国政府也不会选择干涉奥地利内政。 毕竟这些都是降低自己的声望的事。是能让别人在背后嚼舌根子的事。 所以,也许能够给尼德兰施加一些影响力,让它偏向某一个政府,从而不使用暴力的方式,用文明的方法来解决纷争。 不幸的是,不仅德皇是这样想的,让·普卢瓦也是这样想的。因为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尼德兰这个小国就变成了两个世界级大国的角逐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这里打响。 最为法国,让·普卢瓦肯定支持尼德兰自由军团,而且是明面上的支持。而德意志就必然要支持尼德兰联省政府了。 大国牌局,就此开始!至于大国牌局胜利者的奖品,那一定是尼德兰啊!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尼德兰革命已经掺杂进了政治的因素,这个革命是不纯净的了。 但是革命本身还是那个革命。 尼德兰自由军团高举着“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标语,那么他们就不可能会干与之相悖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必然的走向失败。 “朋友们,拿起武器来。向着美好的明天而前进。要知道,革命总是无往而不胜的!”勒菲弗尔拖着他那肥胖的身躯,站在瓦隆街头的阳台上。他那肥胖的身躯把几乎所有的阳光都挡在外面。 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两缕阳光会透进来的,照亮这个世界。光明是永远存在的。 那些从鲁尔工业区逃往尼德兰的工人领袖们,有一些已经悄悄的回到了德国。还有一些转移到了波西米亚工业区,在那里建立他们的又一个分部。 这些都是有法国政府支持的。 革命的性质是一直没有改变的,革命的火焰迟早要烧回那葡萄山上,赤色的雄鸡迟早要雄立在大厦之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