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章 公事公办 (第1/2页)
用来形容秦中堂,那是再合适不过的,吴承恩作为秦中堂身边的亲信幕僚,当然也很清楚这点。 看到秦老师急不可待的往外走的样子,吴承恩很怀疑,秦老师是不是嫌弃最近在幕府工作繁重,所以找借口溜出去散散心? 毕竟在逃避工作量这方面,秦老师是很有多前科的。 所以吴承恩很尽职尽责的拦了一下,劝阻说: 秦德威不耐烦的说: 吴承恩苦口婆心的劝道: 秦德威答道:当初南下的时候,秦德威派了徐文长去常州拜访唐顺之,想请唐顺之出山到自己幕府工作。去年詹事府大清洗后,当时身为东宫属官的唐顺之被牵连罢官,闲居在家。 这唐顺之所学博杂,据说从数算、兵法到哲学,甚至枪法棍法,无所不精,在五百年后互联网上被吹的神乎其神。 虽然秦德威在朝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智力游戏上,对唐顺之没有过多关注和了解。但盛名之下,至少也是有几把刷子的,请过来辅佐办事绝对够用。 所以就派徐文长去拜访和邀请唐顺之,毕竟徐文长也是以博杂出名,和唐顺之应该能谈得来。 如今幕府人手紧缺,秦中堂本人再溜号,那工作量该有多繁重?小属员吴承恩想到这里,顿时头大如斗。 吴承恩有点点违反师生纲常,有点点无礼的质问道。 秦中堂理所当然的说: 吴承恩: 万万想不到,人性如此复杂,秦老师竟然还有贪官污吏的一面? 当秦中堂甩开吴承恩的阻拦,心怀对宁波的向往,大踏步走出仪门时,就看到徐文长和唐顺之一起从大门外走了进来。 徐文长看着的秦中堂,愕然的站住了。 还没有来得及通报,秦中堂怎么就知道他们来了?而且居然还委屈自己出来迎接?如此礼贤下士的秦中堂,骄横狂傲的人设要崩啊! 秦德威也稍微愣了下,没想到自己要出门时,正好撞见唐顺之过来。 心念急转间,秦中堂大笑了几声,很丝滑的又往前走了几步,既然都已经被误会了,那就继续。秦中堂热情的招呼说。 唐顺之看着秦德威,内心挺无语的。 去年他们东宫属官看到嘉靖皇帝不靠谱,想提高太子政治地位,游说各位权臣时,他唐顺之负责游说的就是秦中堂。 当时秦中堂对自己态度冷淡的不行,甚至避而远之。没想到时至今日,自己落魄了,秦中堂态度反而热情了起来。 与此同时,唐顺之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怎么自己的修齐治平之路,就如此不顺利?秦德威比自己晚了两科,如今都是中堂大学士督师了,自己却混成了罢官闲住。 他出身也不差,甚至非常优异,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还是会元,后来成为嘉靖八才子中的第二位,也曾经前途无限光明过。 就是没几年,在秦中堂的不懈努力下,嘉靖八才子就散了。 再后来自己入职东宫,这是自己的第二次机会,结果去年又被大清洗了。 为了能当甩手掌柜,从繁重的日常事务里摆脱出来,秦中堂继续热情的忽悠 说: 唐顺之的综合能力肯定够用,甚至算是出色,名望也不错,抓来当个日常干杂活的门面人物正合适。至于说眼光和决策能力,那并不重要,有秦中堂自己负责就行了。 唐顺之神情复杂的叹道: 人都站在幕府了,还说游历,这大概就是名士的矜持了,总要习惯性的拿拿架子的。 秦德威便又道: 唐顺之: 吴承恩莫名其妙的,还是应声道: 秦德威说, 吴承恩: 唐顺之有点不悦,他当然看的出来,秦德威这是搞道德绑架吗!用一个不相干人物的命运,强逼自己顺从! 唐顺之忍无可忍的回应说,他不吃道德绑架,还是没有直接答应留下。 在场年纪最小、辈分最低的徐文长,听着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心里也是无语。也不知道这吴承恩跟着秦中堂几年,到底学了几分本事! 最后徐文长实在看不下去了,将吴承恩挤到边上去,接管了话语权,然后对唐顺之说: 唐顺之感觉这是在威胁自己,不禁冷笑了几声,他都已经无官无职了,还怕报复?徐文长又继续说: 王南江就是王慎中,乃是当年嘉靖八才子之首,与唐顺之算是至交好友。后来他因为得罪当时首辅张孚敬,被贬到了地方。 唐顺之听到徐文长忽然提起王慎中,心里颇感意外。 徐文长再次意味深长的问了一句:唐顺之无语,没有威胁,胜似威胁! 徐文长最后说: 唐顺之深深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