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一章 你有梦想吗 (第1/2页)
大明小学生正文卷第八百九十一章你有梦想吗现在公馆门外形成了诡异的局面,后排外围有小部分读书人开始散去,但前排的人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的走人,却又不敢进一步去鼓噪。 虽说部分人群还继续围堵在公馆大门外,但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候,几个仆役抬着轿子,气喘吁吁的从巷口那边转了进来,看着朝着公馆大门就过来了。 秦中堂的长随马二总算找到出场机会了,赶紧上前几步,对着轿子大喝道: 这个规矩,不仅仅是戏文里御赐牌坊才有,大人物门前也是这样的规矩。 那轿子显然没有与秦中堂分庭抗礼的勇气,又退了出去,然后不多时就见几个仆役扶着一个老者小跑过来。 这次气喘吁吁的就不是仆役了,而是当中那位老者。都认识的,不是的本土老乡宦杨美璜又是谁? 杨老乡绅走到,对秦德威说: 秦德威不屑一顾的驳斥道:「本中堂完全没动用权势强压,称得上是宽容大度,谈何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话说回来,我都不用权势整人了,你还想怎样? 莫非真想逼得本中堂动用权势,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才肯善罢甘休?若是如此,老人家你这心肠忒歹毒了!」 陈凤突然感到自己大彻大悟了,秦德威当年没那么有权势的时候,似乎一样也神挡杀神。有些人天上就像爽文的主角,和有没有权势关系不大。 还没有觉悟的杨老乡绅气得发抖,怒喝道:「这里是我大明宁波府,上有朝廷律令,下有士民人心,不是你秦中堂的卧榻之侧! 朝廷尚且知道优待士人,秦中堂你纵然有权有势,但差事也不过是剿寇而已,岂能对士子们为所欲为?」 秦中堂有点诧异的说: 这时候,忽然有急递铺的铺兵背着公文包裹,跑到公馆门前,然后禀报道: 然后铺兵将包裹打开又拆开夹板,将纸质的折子呈献给秦中堂。 秦德威简单看过后,又递给了旁边沈知府,吩咐道: 沈知府莫名其妙的将折子接过来看了,脸色变了变,便直接先对着在场众人宣告道: 「本省提学官于大人晓谕各府,为齐心合力平倭,将浙东沿海之宁波、台州、温州各府学政,托付给秦中堂代理! 想必以秦中堂状元之姿,主持区区几府学政不在话下,各处士子必能蒙受更多教化!」 还在这里徘徊不去的士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一片哗然, 士子们或许天不怕地不怕,但不能不怕提学官大宗师,只有大宗师才有革除功名和禁考的权力。 没了这个,就没了政治特权庇护,一个衙役就能把人捆走,还有什么资格闹事争好处? 但大宗师却不知为什么,将这个权力直接授给了秦中堂! 秦德威对杨老乡绅点了点头, 杨美璜愕然,据他所知,那位提学官于大宗师不是亲近宁波浙党的吗?怎么忽然就变脸了? 他活了七十几年,从来没见过秦中堂这样的人,过去的一切人生阅历和经验,在秦中堂身上都完全都不起作用了。 秦德威狠狠的低声说:「本中堂说了革掉令郎功名,就一定做到,这只是一 个警告! 本中堂连执政严阁老都能拿捏得了,还拿捏不住你们? 如果再敢充当跳梁小丑,就不管别人,专打你杨家,让四大家族变成三大!」 严世蕃: 秦中堂你能不能不要再当面贬低别人父亲?不然让他这个大孝子很难办啊。 然后秦德威又对陈凤下令说: 还没等陈凤再说什么,大门外台阶下的人群就像是炸了窝,绝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四散溃逃。 现在秦中堂还不认识自己,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几乎就是眨眨眼的一瞬间,刚才还人头攒动的公馆大门外,哗啦啦的就跑空了,只剩下了前排几个人在风中凌乱。 他们不是不想跑,而是刚才已经被点过名了,跑了也没意义。 秦中堂摇了摇头,说了个,转身回公馆内院去。 陈凤连忙跟上,很真心提的建议道:「虽然已经将士心强压下去,但本地情况如此沸沸扬扬,确实不是幕府移驻宁波的好时机。 所以我觉得,节奏应该缓一缓,不宜在宁波开府。否则的话便如火上浇油,反而不美了。」 秦德威不满的说:「形势一片大好,怎么能缓?你应该继续准备,而且不能低调! 要大张旗鼓的办事,大张旗鼓的让宁波卫把衙署腾出来!让本地人都知道,本中堂马上要在宁波城开府的事情! 而且你要散布出去,本中堂开府后,首要之事就是整顿士风、裁汰不良!」 陈凤:"......」 朝廷命你秦中堂到东南是为了平定倭乱,但到目前为止,与倭寇相关的事情也没干几件啊。 难道真相是打着平倭的名义,然后专心搞人搞钱来的? 不过陈凤现在老实多了,不敢嘴上再吐槽,只是迟疑的说: 秦德威胸有格局的说:「制造点噱头,让本地人关注开府这件事,不是挺好的? 这样他们就没有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了,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